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信砚同志在《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中说,“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经典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没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认识活动”,“都没能解决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汪信砚同志指谓的“经典辩证唯物主义”是指由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认识论是否就如汪信砚同志所说的那样呢?本文将就马克思的一些论述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认识论中,主体与客体是一对基本范畴。近来有些同志著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主客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1期。以下简称赖文)一文中,着重阐述了认识的客体方面,并论及了哲学基本问题与认识的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对此,我想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以求教于赖金良和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3.
选择论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哲学界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讨论,把哲学研究的视角转向了主体自身的认识。拙作《认识定义新探》(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之后,不少同志针对我的看法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目前在认识的本质问题讨论中,出现的多种观点并存的态势,应该说是我国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个好现象。因为它开辟了从多角度、多方位研究认识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现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智能模拟机的出现和运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许多新问题,需要从哲学上加以概括和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1980年以来,在《哲学研究》、《东岳论丛》、《复旦学报》、《学术论坛》等刊物上,陆续载文,就认识论研究的对象、认识的主体、是否存在“人工认识主体”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歧看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发表的汪信砚同志的《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一文(以下简称“汪文”)提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古老理想已经破灭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非经典认识论的首要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它以主体为轴心”。笔者认为,这一立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为自然科学,不论是近代的还是现代的、实验的还是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略论道德的本质——兼与肖雪慧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哲学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客体向主体的转换。因而,对主体性问题的反思,既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或许是受一般哲学研究对象重点转移的影响,道德哲学界即伦理学界,也有不少同志对道德领域中的主体性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光明日报》今年2月3日刊载的肖雪慧同志关于《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李福海、雷咏雪同志合著的《主体论》一书,前不久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首次对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作了全方位的系统的论述,具有以下学术特色。 第一,全面地分析了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成为当代学术热点的时代背景。指出主体和主体性问题不仅是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也是世界人文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把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放在当代世界历史发展长河的大背景下研究,更加突出了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认识的确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很有必要。在这个认识的新阶段,究竟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像曹伯言、周文彬二位同志在《人类认识的新阶段》(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以下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该文)一文所说的那样,出现了“人工认识主体”呢?如果把“人工认识主体”作为  相似文献   

9.
读了张巨青同志主编的、由十四所大学的专家集体撰写的《自然科学认识论问题》,颇有感触,现发表几点零碎的想法。 尊重自然科学本身的历史和逻辑 《自然科学认识论问题》并不是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去注解哲学认识的一些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0.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内容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同哲学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人类对自己认识的哲学审视和反思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侧重...  相似文献   

11.
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体能动性问题。怎样理解认识中的主体能动性,特别是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是理解认识主体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1 要弄清怎样在认识中正确发挥主体能动性问题,首先必须对能动性作出科学的理解。 一般地说,强调主体的作用并非始于近代。早在古代,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就提出过有关思想,如柏拉图将精神性的理念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和存在根据。然而,只是在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研究中,主体的作用才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强调主体(在近代哲学家那里往往就是“精神”)的地位和作用能否一概地视为强调主体的能动性呢?  相似文献   

12.
认识论概述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认识的起源、结构、方法和正确性问题。认识论(epistemology)这个术语是J.F.费里尔(Ferrier)在《形而上学概要》(1854)中首次使用的,他区分了哲学的两个部门:认识论和本体论。德语中认识论这个词是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Reinhold)在他的著作《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所使用,但直至E.蔡勒(Zeller)在《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1862)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之后,  相似文献   

13.
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看到现代化生产手段和科学仪器设备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认识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致有的同志提出把电子计算机和机器人作为“人工主体”加入认识论中来(曹伯言、周文彬:《人类认识的新阶段》,载《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同时,我们又看到前人积累的各种精神产品在科学和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致英国的波普尔提出了“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主张把科学思想、诗  相似文献   

14.
《社会认识论导论》所作的探索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突破原有的认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拓展了原有的社会哲学或者社会研究领域。从两者的结合来看,我认为它在社会的认识这样一个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有启发性的观点,比如对社会认识主体、客体的理解。社会认识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认识论本身的学理性探讨,而应延伸到社会的阶层、社会的信仰以及社会形态等其他层面。如果哲学不去关注社会层出不穷的问题,那么哲学本身也会被社会冷落、抛弃。  相似文献   

15.
现象的分析     
多年来,目,内哲学工作者注重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并以主客体统一的原则分析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开始,主要是以主客体关系重新探讨哲学认识论,之后,有的以主客体的关系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有的将主客体的关系命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的用主客体的关系分析唯物史观,有的以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来规定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其中不乏有益的探索。本期发表的杨河同志《现象的分析》一文,从主客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现象和本质的范畴,认为现象具有主观和客观两重属性,它既在主体之中又在主体之外,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并没有与主体认识的现象和本质相对应的物质原型。还认为,主体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绝对分明的界限正在消融,代之而起的是以主体性为主导的两极渗透。杨河的探讨不失为一个新的角度,很值得作进一步研究。例如,该文从主客体相互作用角度对色、声、味和时空等现象作了分析,那么对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如何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上去界说?如果对现象和本质可以作这种分析,那么是否可以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辩证法的规律及其它范畴?怎样使这种探讨有更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如何在探讨中达到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科学统一?等等。探讨这些问题,无疑将会对哲学的根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我们期待更多的、有新意的研究文章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的认识论既要注重认识的客体属性,同时也要深入地研究认识的主体属性。一、认识的主体性的定义和内在根据主体性,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属性范畴,指的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人性,即处于一定认  相似文献   

17.
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并不是表面的"认识对象"的不同和区分,而是"认识方式"的不同和区分,也即一种从"客体性逻辑"到"主体性逻辑"的"认识逻辑"的根本转换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凸显。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的认识论革命,必须在"认识论转向"而不是"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上才能理解:它既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非批判的"抽象实在论",也不同于古典哲学非批判的"抽象辩证法",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抽象力"。正是借助于"抽象力",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才能既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又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深入把握和具体分析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唯此,《资本论》才能对作为政治经济学"轴心"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才能揭开笼罩商品世界的一切"魔法妖术"和全部神秘性,最终破解"抽象"之谜,使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获得其完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德顺同志在《关于“主体性”研究的一点看法》(见《哲学动态》1990年第1期)中指出了“主体性”研究中的两种片面性——盲目夸大和简单否定“主体性”,并进而指出,“这两者之间有共同的理论根源,就是都未认真弄清主体性问题的实质,尤其是未弄清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应有的科学涵义和理论意义。”在我看来,这里提出的问题是实质性的。理论意义姑且不论,弄清主体性的科学涵义,即弄清到底何谓主体性的问题确实是反  相似文献   

19.
汪信砚同志的《认识的主体性探讨》一文(载《哲学动态》1987年第3期),提出了一些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很好的意见,但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缺点,即离开实践去论述认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0.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