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地区七所高校663名在校大学生的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他们在选择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时所用的标准却有很高的一致性.(2)“高级职员”既是大学生理想中的首选职业,又是现实中的首选职业.(3)“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职业中的自主程度”成为大学生择业时的主要标准.(4)大学生的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与其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科类、性别、是否临近毕业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理能力现状分析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继霞 《心理科学》2007,30(4):964-966,936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理能力问卷”,对我国大学生自理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理能力总体状况是稳定的;在情绪情感状态、日常管理、职业准备、行为效能和交往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五个方面薛在年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行为效能和交往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随年级的升高将越强。本研究从家庭和社会、大学以及大学生自己的责任三方面提出了关于大学生自理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大学生们不准备考研充电、不打算自主创业,而是知难而上毅然选择投身职场去求职,那么就要有屡败屡战的心理准备,并要了解摸索掌握一些必要的求职技巧,这样成功率就会高些。“三差一介”时间差、地域差、专业差;亲朋介绍)求职法,就是被学长们实践证明了实用有效的求职方法,大学生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4.
多级估量法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模糊数学中的多级估量法对532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多元化的职业价值体系中,"充分发挥能力"、创造性"、"收入"处于前三位,"地位、名声"、"成长为领导者"、"冒险",处于后三位.(2)用多级估量法不但可以得到用排序法得到的信息,而且可以得到用排序法得不到的更加细致的信息.(3)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不因其所在的学校、所学的专业科类、是否临近毕业、性别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就部分而言,上述四大因素都对大学生的某些职业价值项目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万增奎 《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93-96,126
自我效能感是近几年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学毕业生要有良好的择业意识,如何理性提高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成为求职心理准备和求职实务准备的首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当前大学生择业中的几种心理干预策略,为职业指导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内隐职业声望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佐斌  温芳芳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7(3):171-175,182
通过理想职业抱负的问卷,考察了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共10个省市(北京、上海、辽宁、广东、湖北、江西、贵州、山西、四川、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现状;同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大学生内隐职业声望的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选择“企业家”、“教师”等职业的人数要显著地高于选择“工人”、“农民”等职业的人数,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声望高的职业;(2)大学生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性别类型相符的职业,相比之下,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反职业性别刻板,而男生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职业性别刻板;(3)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41)大学生对不同社会声望的职业存在显著的内隐偏好。  相似文献   

7.
“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必备能力认知的年级与性别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依  罗良  张日昇 《心理科学》2006,29(3):704-707,683
本研究以200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访谈及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备能力的认知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必备能力认知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必备能力认知的年龄与性别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必备能力的认知得分在自我调控、社会应对、学习和人际交往四个因子上没有显著的年级和性别主效应;在“社会应对”和“学习”两个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二年级男生在“社会应对”方面能力的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学习”维度上,一年级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涯发展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探讨了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关系,以及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的中介效应。采用职业使命感量表、求职清晰度量表、求职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可就业能力量表对80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求职清晰度的中介作用;(2)求职清晰度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3)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可就业能力的影响受到了求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因此,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在职业使命感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职业使命感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还会通过求职清晰度与求职效能感间接影响大学生可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社会背景差异下的大学生自理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陆10所大学988名学生、台湾6所大学319名学生和香港6所大学31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香港、台湾和大陆大学生自理能力依次由强到弱,除价值观与自我调节能力维度相反外,其余在情绪情感、职业准备、行为效能和交往、自我控制能力四个维度上与自理能力有一致的呈现,且在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职业准备、日常管理能力香港与台湾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后者得分大陆最高.  相似文献   

11.
学生原有的心理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进行教学,这是教学的准备原则的基本要求。本在揭示学习心理准备的含义的基础上,对其基本结构作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和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使用自编大学生上网成瘾诊断问卷、自编上网行为和态度问卷以及三个人格量表,对上海市6所高校370名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上网成瘾的大学生在上网的行为和态度上明显不同于非成瘾的大学生,他们表现出高开放性、社交性、胜任能力和匿名性,并且更认可网络交流的便利性。(2)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3)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社交性”、“交流便利”、“焦虑量表分数”、“开放性”、“胜任能力”对大学生陷人网络的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献中关于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存在争议, 本研究认为需要根据不同的就业绩效和具体的调节变量来深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1, 基于预备性研究, 来自全国不同地区10所大学1190份问卷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大学生可就业能力包括8个因素:职业认同、乐观开朗、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学习能力、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网络差异; 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研究2, 采用他评、前后间隔2周的问卷调查方法, 获得不同地区高校530份有效匹配问卷,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但与录用通知书(客观就业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职业探索在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的倒U型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职业探索高水平下二者呈倒U型关系, 而在职业探索低水平下二者没有显著关系; 生源地在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录用通知书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农村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主观就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 而城市大学生二者相关不显著; 城市大学生可就业能力与录用通知书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 而农村大学生二者关系不显著。这为未来探究可就业能力的价值实现机制有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4.
王绪振 《美与时代》2014,(10):122-123
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从岗位群的角度研究了“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和“艺术设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的现状,在教育教学方面列举了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的实践路径。在现代职业教育转型时期,突破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线性”演绎关系,强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强调人才培养与职业能力要求的匹配性,培养适应现阶段和未来艺术设计市场所需要的“智力+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访谈(19名大学应届毕业生)、开放式问卷调查(310名大学生)、企业座谈(18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及专家咨询(12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等方式,调查了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提炼出13个大类别,80个小类。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问卷,对北京市各层次共10所高校1177名(样本一588份,样本二589份)毕业生及非毕业生进行施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能力可分为9个因素: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内省性、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动机、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方法及自我定位。  相似文献   

16.
个性与人们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选择与人格相匹配的职业锚,不仅有助于个体合理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而且组织也可以人员优化组合,从而提高组织绩效。本文以A型人格作为人格测量指标,选取“80后”大学生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A型人格与职业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A型人格与“80后”大学生员工自主型、创业型、技术型与挑战型的职业锚存在正相关,与挑战型和自主型职业锚有因果关系,其中时间紧迫感(CH)维度对挑战型职业锚有预测作用,竞争不耐烦(TH)维度对自主型职业锚有预测作用。具有A型人格的“80后”大学生员工非常适合创业和自主型的工作。B型较适合选择管理型与安全型的职业锚以发展自身的职业道路。本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帮助“80后”大学生员工设计符合自身个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7.
人才准备是未来军事斗争诸多准备中最重要的准备,人才准备的充分程度决定军事斗争准备的程度。大力培养信息作战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古往今来,得知识者得大势,得人才者得天下。一支胜利之师。大都拥有雄厚的人才基础;一支缺乏战斗力的部队,人才匮乏;素质低下往往是一个重要原因。许多战例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战斗力。谁抢占到人才这个“第一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战场上掌握主动。特别要注意到,目前在新军事革命的形势下,我军与对手还有差距,在信息作战人才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知识差”、“能力差”。因此加强信息作战人才培养就显得更加现实和紧迫,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不同风险态度的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中的线索偏好及信息搜索特点。以大学生为被试,以Weber的风险态度问卷为工具,筛选出风险寻求大学生26名,风险规避大学生23名,采用信息板技术进行模拟职业决策研究。结果发现:(1)风险寻求和风险规避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中点击次数最多的职业属性均依次是工资、发展空间和兴趣;(2)在信息板的点击次数上,风险寻求被试比风险规避被试更多;在搜索模式上,风险寻求组被试和风险规避组的得分均为正值,但风险寻求组被试的得分显著高于风险规避组。因此,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偏好的线索主要是工资、发展空间和兴趣;风险寻求者的信息搜索模式与风险规避者不同,风险寻求者更倾向于以选项为基础的搜索模式。  相似文献   

19.
职场是每个人必须踏上的舞台,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的价值往往是通过职场来实现的。在职场上是如鱼得水,还是原地踏步,都关系着一个人的发展。而大学则是一个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本文从职业素养入手,结合并探讨大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方式和方法途径,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迎春  莫雷 《心理科学》2004,27(5):1143-1145
本研究采用扇效应技术来探求推翻G.A.Radvansky针对其1993年研究结果所作解释的证据。共分为两个分实验。实验1重复Radvansky1993年研究中的实验三,以取得中文材料的基线值,为实验2做准备;实验2通过在材料中使用同样具有可“移动性”的物体的概念(例如快餐车)来探讨“可移动性”是否是“[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人的可移动性”不是“[人]在[大场所]”.材料范式下观察不到信息整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