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种特定“语言”的作用下,人产生的反应以明确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语言”的作用叫做心理暗示,而自己对自己施加的心理暗示就叫自我暗示。自我暗示能使意识中  相似文献   

2.
在人生道路上,个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不一致性,是到处都有,经常可遇的。由于诸多因素的障碍和干扰,致使自己的目标不能达到,从而引发不愉快甚至苦闷的心理烦恼,以致让人感到羞愧、内疚、愤懑、悲伤、失望乃至绝望。人的心理状态如果持续“烦恼”下去,就会陷入心理危机,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以及心理变态、人格异常等)。尤其是某些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往往因为自己未必合理的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心境骤然变坏,萎靡不振;或者一时冲动,铤而走险,干出“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来。可见,倘若平时注意学习一点心理学…  相似文献   

3.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地、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人类的自杀行为自古就有,但现代社会自杀率尤其是青少年自杀现象有增无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杀者多数是由于生活中遭遇挫折,从而产生激烈的心理冲突,陷人危机状态不能自拔,难以承受,或心理异常而产生自毁行为。可见,自杀与挫折有密切关系,自杀已成为心理卫生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自杀规律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自杀,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总结参加5.12汶川地震后心理救援的亲身体验.概括介绍了对灾民实施个案访谈、集体辅导等心理援助的方式与成效,提出“灾难之后人的尊严和信心就是自愈的力量”,“灾难是可以成为知识被纳入个体经验的”,“组合并优化新的人际关系,帮助个体确立恰当的目标,引导正确归因,是灾后心理常态重建的良好策略”等论据,最终得出“处理得当,危机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的鲜明论点。  相似文献   

5.
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使儿童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儿童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最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其一生。通过概括疏理7种常用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为灾后儿童心理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手术病人的心理状态手术患者对手术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复杂的,他们最主要的心情是顾虑、害怕与怀疑。他们好象一听说手术,就本能地与疼痛联系了起来,本来疼痛在人的机体上占着重要的地位,容易产生惧怕,而惧怕又会产生不良的反应,反过来影响手术,如过度紧张而产生对抗,儿童甚至形成“逃避反应”,说针即哭,小便失禁,也有的紧张到打针都扎不进或折针现象。  相似文献   

7.
严必林 《天风》2003,(1):25-25
嫉妒,往往产生于经常在一起,地位、身分差不多的人中间。 嫉妒是可恶的,因为“在何处有嫉妒纷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雅3:16)。下面几点克嫉妒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存心谦卑法。有的人喜欢自我表现,处处要高人一等,别人取得了成绩,便误解为对自己的否定,所以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不服气的心理就油然而生:“你算什么?你不过是机遇临到罢了,其实你任何方  相似文献   

8.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弛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希望长生不老,但死亡不会因人们的惧怕而消失,这是我们的常识。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减轻许多人患病时的痛苦,但绝不能使人长生不死。某些疾病确会对濒死的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于是有的病人就希望早日结束生命,于是“安乐死”应运而出现;有也有些老年人不希望自己因久病卧床而给别人添麻烦,免得年轻人把他看成累赘,因而希望早些死去,这样又往往产生“自杀”。为了减轻!临终前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科学家致力于运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高超的临床护理手段,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垂危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生…  相似文献   

10.
嫉妒是指对在才能、品质、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感。持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怨恨别人的成就和成功,甚至有破坏性的情绪,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是对别人才能的一种烦恼。嫉妒是在利己主义思想支配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名利和虚荣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尊与名誉意识的偏差是产生嫉妒心理的温床。被嫉妒者一般是在年龄、职业、能力等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人,甚至还不如自己。一旦对方在各方面优于自己,对这种位置变化就会缺乏正确认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痛苦刺激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抵触和对立,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1.
时髦心理: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相似文献   

12.
灾后儿童心理创伤及危机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后,幸存下来的儿童可能比成人心理承受的压力更大,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危机干预,帮助他们进行灾后心灵的重建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儿童心理创伤反应、危机、危机干预、展开,针对儿童较成人的特殊性提出了对儿童进行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心情一低落就担心是“抑郁症”;又气又恨不能平静的时候就怀疑自己得了“躁狂症”;不喜欢读书就归结为“阅读障碍”;算错报销单就自卑是“数字恐惧症”……现在,越来越多的白领喜欢用心理学来分析自己的日常行为.但是对这门科学的一知半解,使他们习惯将一切负面情绪定义为“心理疾病”.然后要么自卑消沉,要么盲目治疗,心理学专家将这种庸人自扰的情形称为“心理疑病症”,它是压力作用下紧张情绪的一种畸形释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力求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给社会做出较大贡献,获得社会的肯定和承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某个人的成就在同行中遥遥领先的时候,这个人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名人”。名人,榜样、模范人物的行为和业绩对周围人产生积极影响,优化社会舆论,对社会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名人一旦出名,其“轰动效应”也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很大伤害,对他们进一步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每个人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往往产生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他们心里有什么话也不愿向父母说,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甚至产生抵触、不顺从的情绪。人们把孩子的这种现象称为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6.
恋情与友谊     
青春期由于心理品质的发展,性意识的表现,男女之间的友谊感就逐渐成为他们内部心理冲突的“支柱”。这些冲突是与他们和其他人的关系相互联系着的,是与他们在活动中达到预定目的中的成败相联系的,是与他们的愿望、志向与热衷的幻想能否得到实现相联系的。他们需要一些人从旁给予坚定的情感上、道德上和意志上的支持帮助。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危机的原因剖析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严重的心理危机对其极为不利,笔者从多方面剖析了患者术前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危机如何有效应对提出了诸多策略,最后就目前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严重的灾难事件中,亲历者历经了一般生活中没有遇到过的危机状况,从而会产生一系列不常见的反应,这表明他们的心理情绪开始发生变化。其实,从灾害发生的一刻起,人的心理情绪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否认期、怨恨期、讨价还价期、忧郁期、接受期和适应期。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是个特殊的群体,正处“成年”与“成人”的交界地带。他们心理机能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还缺乏自主掌控和熟练运用的能力;他们对大学满怀美好的期冀,但却对怎样才能适应大学生活,怎样才能走好自己的成才之路感到迷茫困惑,了解扣把握大学新生的心理特殊性,抓住大学第一年这个对大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身心健康极为关键的时期.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自我认知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大学的环境、学习、人际交往以及个体价值体现标准的分析与适应的能力,这是当前高校学生教育中一个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严重的心理危机对其极为不利,笔者从多方面剖析了患者术前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危机如何有效应对提出了诸多策略,最后就目前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