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强调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道教界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努力。在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科学判断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王忠禹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根据目前我国的形势,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需要全国各族各界人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实际的贡献。宗教界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多做贡献,是个非常重大的课题。希望大家通过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通过交流各宗教团体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决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于宗教和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为  相似文献   

6.
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得到了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决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体现了我们党深刻的战略思考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发展,是对我国宗教具有积极作用的明确肯定,对当前和未来宗教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统战部于11月召开了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这一节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宗教界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宗教自身、各宗教之间及宗教与社会各方面的和睦,努力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于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次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决定》是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出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时间:2006年11月22日下午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主办:中国心理学会承办:北京心理学会、北京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人员:张侃、杨玉芳、荆其城、林仲贤、陈永明、林崇德、乐国安、王登峰、傅小兰、许燕、周晓林、王二平、苏彦捷、崔耀、孙向红、高文斌、刘正奎、李扬杨玉芳(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促进心理和谐”。今天研讨会的主题就是“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下面请大家围绕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探讨中国心理学怎样更好地为…  相似文献   

10.
尹东平 《美与时代》2013,(12):12-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博物馆作为先进文化与历史文明的传承者,在弘扬民族精神,启迪民族智慧、凝聚民族力量,培育共同理想,为三个文明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董延谅 《天风》2007,(11):28-30
为积极响应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山东省青岛市基督教两会于2006年11月30日-12月1日举行了第三次神学思想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关于治理国家治理社会执政观念上的一次重要转变和重新认识。是在血与火的磨砺、风和雨的洗炼中最终追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的指导方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说,平常我们讲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争取社会和谐而奋斗。因而它的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的理想追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包括我们宗教界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要议题,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会议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决定》的精彩论述,让人兴奋不已,他抓住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核心问题,明确…  相似文献   

15.
徐远杰 《中国宗教》2006,(11):38-3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马宇虹 《中国宗教》2006,(11):39-4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张训谋 《中国宗教》2006,(11):43-4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郭伟 《中国宗教》2006,(11):42-4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陈宗荣 《中国宗教》2006,(11):41-4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民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份引导宗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于宗教和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做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宗教问题的高度重视,而且为丰富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