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4)
正旧约圣经很看重名字,因为在旧约中,名字不只是一个方便称呼的符号,更是切实表达了叫这个名字的人的本质。一个人的名字代表了此人的存在和身份,名字的意思常常表达了其人的性格或特征,例如拿八■的名字就是"愚顽"的意思,他为人果然愚顽(参撒25:25);夏娃■意思是"众生之母"(参创3:20),根据旧约的记载,她名副其实是人类之母。可见,透过名字可以认识一个人的特征,同样,透过上帝的名字也可以认识上帝的属性。在旧约中,上帝并不只有一个名字,而是有许多名字,这些许多不同的名字是为  相似文献   

3.
杨永纯 《天风》2022,(2):52-53
一天,有位姊妹问我:"牧师,我可以和上帝吵架吗?"由于我对她比较熟悉,也知道她那时的艰难处境,能够明白她这个问题背后想要问的是什么.她不是在问闲来无事可不可以与上帝"吵架"找茬,也不是在问找上帝"吵架"会不会是一种亵渎与不敬,更不是在问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可不可以有"与上帝吵架"的念头;而是在问,当我们面对人生中各种各...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特别重视教导人要谦卑,是因为她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上帝是一切价值的尺度。上帝与人之间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这种“被造感”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理智和道德上的有限,因此我们必须谦卑在上帝面前。“凡以谦卑态度敬拜上帝的人也能谦卑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友善地评价别人的行为,以平等地位与人对话。主耶稣在马太福音7章12节教导我们:“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谦  相似文献   

5.
袁世国 《天风》2004,(1):36-37
人可以向上帝祷告,因为三位一体的上帝是一个有位格的上帝,他自我的启示指出,按他形象造出的男女都可以与他沟通。又因为上帝是圣洁的,人的罪恶中断了人与上帝之间的交通。然而,上帝是一位满有恩典和怜悯的上帝,通过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重建并更新人与上帝交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悯心 《天风》1994,(10)
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 耶和华上帝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耶和华上帝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1~24)  相似文献   

7.
李世峥 《天风》2015,(4):44-45
《撒母耳记上》16章记载,先知撒母耳奉上帝之命前往伯利恒,要在耶西的"众子"中寻找上帝所"预定"的将要取代扫罗的以色列王。到达目的地后,撒母耳首先看到耶西的长子以利押,便以为他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此时,上帝严肃地告诉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相似文献   

8.
尼采通常被视为是无神论事业的哲学捍卫者,但是通过对尼采《快乐的科学》中"疯子"及其在市场中的表现的分析可以揭示出,"疯子"并不是尼采的代言人,而是对尼采学说的极具诱惑力的歪曲。"疯子"没有把"上帝死了"作为探索自我肯定的非关系性基础的机会,他宁愿背负杀死上帝的终极之罪,也不愿思索与上帝无关且不受罪玷污的生存可能性。因此"疯子"所宣称的"我们已经杀死上帝"的信念伪造了一种后有神论生存,但实际上,晚期现代西方人并没有做好接受彻底无神论的准备。对于尼采来说,"上帝死了"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个黄昏时期的开端,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变得越来越非理性和不可思议,但又不可动摇,不是因为人的选择或过失,而是因为一个濒临衰竭的文化融合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10.
田素良 《天风》2016,(6):36-37
“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这是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胡瑞琴姊妹最喜爱的一段经文,也是她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铭。她在灵程道路上践行了基督,诠释了基督的爱,为神做出了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历程     
一位91岁的老妇人在度过自己漫长而有尊严的一生后去世了。当她见到上帝时,问了上帝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她的问题:如果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创造出来的,如果被创造时人人都是  相似文献   

12.
说服老母亲由佛教徒转为基督教的宝贝女儿(注),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近老年,徐娘半老,丰韵犹存。她是一个坚定而虔诚的基督徒。她深信,祷告能治病,忏悔可免罪,即便有否定的例子也不动摇。由于虔诚的笃信,似乎她已从教徒升为神职人员。她不仅自己祷告,还经常给教徒宣讲。她讲的除了圣经有关段落外,还经常反复强调几点:1.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归属,而人的所有权属于上帝,人的最大价值是上帝的殿,让上帝居住,来荣耀上帝,也就是说,听上帝的话,供上帝使用。2.上帝就是耶稣,耶稣就是上帝,要感谢主,愿主耶稣与我们永远同在!3.我们中国,就是上帝所预备…  相似文献   

13.
爱是上帝的属性,因为上帝就是爱(参约壹4:8、16)。上帝一切创造与救赎的行动都是基于他的爱。正如希伯来诗人所说:"耶和华……在他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参诗145:17)"神啊,你的慈爱何其宝贵!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荫下。"(诗36:7)上帝与人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他对人的爱。  相似文献   

14.
正"沙漠之花",世界超模华莉丝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她有全世界最美丽的脸蛋和最健美的身材,她是来自非洲心脏的芳香,是上帝遗落在索马利亚沙漠上的傲人玫瑰。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都值得为她倾倒,因为她的美丽完美无暇。当然,对于中国人来说,欣赏华莉丝的美,要有一点儿障碍和挑战难度,因为首先要打破国人的传统审美价值观。中国有一句民谚叫:一白遮三丑。读懂华莉丝的美颇不容易,欣赏者要没有肤色成见,因为华莉丝是纯正黑  相似文献   

15.
五百年前发生在欧洲的宗教改革有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引发宗教改革的因素包括宗教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等等,这些因素迅速地改变着当时的欧洲。但宗教改革最重要的原因是神学上的。改教家们明确地将神学作为他们对抗罗马天主教会的基础加以使用:维护恩典的教义或维护耶稣基督的福音。作为最重要的改教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一方面批评当时盛行的经院主义恩典观念,其将恩典看为人的灵魂性质上的改善,这种改善是神圣的恩典及人与上帝恩典的合作而促成的。另一方面,路德抵制唯名论和人文主义的"现代"观念,其强调人的意志有自由去主动地与上帝拯救的恩典建立连结。路德认为,这两种在中世纪后期被广为接受的恩典模式不过是人的"自义"两种不同的表述。与此不同,接受使徒保罗和奥古斯丁的教导,路德强调恩典教义的三个维度。(1)首先,人被不信和自我中心的罪所奴役,以致他/她不能自由地成为悔改的人,不能够自由地寻求上帝和上帝的救恩。罪人没有能力靠自己成为悔改的人,并改变他/她的心意,从不信转向信心。只有上帝"先存的恩典",即圣灵有效的行动,能够触摸人内在的存有,使他/她悔改,认识到自己需要基督,需要上帝的饶恕。只有上帝的灵能够使人皈依,相信并确信基督、基督的十字架及其复活。只有上帝的灵,能够将罪人和救赎主联结起来。(2)第二,称义(也就是成为上帝所接纳的)包含两个因素。一方面,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和代赎,有罪的人被上帝宣称为无罪。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站在罪人的地位受到罪的刑罚,而罪人的罪现在则被赦免了。罪人的罪被归于基督,而耶稣基督藉十字架上的牺牲所成就的救赎和公义则归于罪人,并因此使他/她为上帝所接纳。另一方面,称义同时也意味着恩赐、赦罪、给予者,即基督自己进入人的里面,与人联合。基督不是仅仅从远处将他的礼物送给人,而是亲自进入罪人里面,与人联合。因此,基督本身的公义和圣洁也就作为礼物赐给了罪人。在基督和罪人之间发生了"一种幸福的交换":基督的属性一他的公义、圣洁和不朽的生命一.被归于罪人,而罪人的所有一他/她的罪愆、污秽和软弱一被归于基督。称义意味着基督藉圣灵居住在罪人里面,而基督内住的结果就是罪人与基督进入一种紧密的位格的联合(unio cum Christo)。事实上,这也意味着蒙饶恕的罪人成为"神圣三一上帝的殿",因为基督的灵同时就是父上帝的灵。因此,蒙救赎的信徒现在分享有神圣的生命及其特质,而最重要的特质就是神圣的爱。路德的称义概念有这两个方面的含义:赦罪的法律的或法庭的维度,以及蒙救赎的人与基督亲密联合的维度。(3)路德恩典教义的第三个维度是强调在圣父和圣子的圣灵中的新生命:在圣灵中复活的基督开始在被称义的人里面活出他复活的新生命。作为一个与基督联合的"新生"的人,信徒分享有耶稣基督复活的生命。这种分享使人进入一个改变的进程中:因着内住的圣灵的大能,他/她被纳入一个毕生的医治和圣化的运动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老"肉体"与在被称义的罪人里面的新灵之间会有一个长期不断的冲突;但是,信徒越被上帝的灵充满和引导,他/她就越深入地分享有神圣的爱,就会在他/她自己的生命中越愿意爱上帝和爱邻舍,成全上帝的旨意。这不是称义的一个要求或条件,而是称义的结果和产物,是通过圣灵的影响而有的纯粹的神圣恩典的礼物。在这种神圣之爱中的成长使基督徒能够越来越无私地去爱和服侍上帝、教会、及世界上所有的人。成圣意味着逐渐成为"像基督一样"。被称义的罪人逐渐被改变的程度将不会对他/她永恒的救恩产生任何的影响;救恩单单靠赖十字架的礼物和耶稣基督的"义"。在作为当代普世教会运动中最重要教义文献之一的《关于称义教义的联合声明》中,恩典教义的这三个维度是可以被辨识出来的。这个"联合声明"最初是由信义宗世界联盟和罗马天主教会于1999年制定并签署的。"联合声明"(Joint Declaration on the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消除了信义宗与罗马天主教之间有关称义教义的相互谴责。稍后,世界卫理公会联合会(World Methodist Council)于2006年也签署了这个声明;最近,改革宗教会世界同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于2017年7月签署了这个联合声明。许多其它教会,例如安立甘教会,也正在考虑签署这个联合声明。我个人确信,马丁·路德恩典教义的这三个维度(其也包含在"联合声明"中),在中国基督教会进一步的神学建设中可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义因素。接受宗教改革这个根本的、源自圣经的教义将会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强化中国基督教会的后宗派身份。这个教义现在也正在成为普世教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上帝的奖赏     
刘燕敏 《天风》2004,(9):33-33
1963年,一位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  相似文献   

18.
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救恩的核心是神与人的同在。上帝是一位与人同在的神,是以马内利的神。这是上帝的应许,也是上帝救恩的行动。当福音从犹太经小亚细亚传到以希腊哲学为主导的罗马世界时,希腊哲学的"逻各斯"概念被借用来说明上帝如何与人同在。耶稣基督是上帝的逻各斯、上帝的话成为人,是无限的超越的上帝进入有限的物质的世界,为要与人同住。  相似文献   

19.
本刊在2008年第6期和2009年第1期曾登载《〈我为什么是无神论者〉一书述评》,对作者及其创建的美国无神论者协会有所介绍,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和感叹,很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我们在网上搜寻了一些,又将她的原著重新翻译,拟分期发表,共分四部分:"美国无神论者简史"、"奥海尔简介"、"我为什么是个无神论者"、"唯物主义的历史",与大家共享。美国无神论经过的艰难苦难的历程,使我们震惊;对于我国无神论的处境,感到无比幸运。美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为什么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哲学会受到那么大的压力,遇到那么多的阻加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美国日益向宗教国家迈进,甚至宣称美国是以"宗教自由"建国和立宪有关,至少在对外宣传上,宗教自由是不包含不信教自由的,而蒙受中世纪传统,视无神论为"邪恶",形成压倒性社会舆论。第二,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根深蒂固,所以极度短缺客观真理。人类的劳动生产——包括人自身生产的实践,以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无不证明神、鬼和天堂地狱的虚无荒谬,支持否定鬼神存在的无神论是客观真理。这些事实和道理对美国的上层,完全无用。所以在美国语言系统中,"价值"是第一位的,以示美国利益第一;对外宣教中,"自由"是第一位的,因为宗教自由是首要自由。现在"人权"的声音转高,因为人权"天赋","天"的涵义在一神教语境中就是"上帝"。——为什么拒绝使用"人性"、"人本"、甚或"人道"?因为在他们鼓吹的宗教教义里"人"是罪恶的产物,除了上帝的"救赎",人的未来只有地狱。"人"除了"原罪",不能别有人性。世界和人的本原只能是上帝,人的命运也只能由上帝左右;人只有作为羔羊和奴婢的身份存活,不能像人样地为自己做主。而"人道"有与"神道"对立的嫌疑,所以也越来越淡出西方的话语体系。我们从美国的无神论者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20.
道与逻各斯     
上帝在耶稣基督里救恩的核心是神与人的同在.上帝是一位与人同在的神,是以马内利的神.这是上帝的应许,也是上帝救恩的行动.当福音从犹太经小亚细亚传到以希腊哲学为主导的罗马世界时,希腊哲学的"逻各斯"概念被借用来说明上帝如何与人同在.耶稣基督是上帝的逻各斯、上帝的话成为人,是无限的超越的上帝进入有限的物质的世界,为要与人同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