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佳节——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儿童们花灯竞赛,热闹非凡,所以元宵节又称之为灯节。今年,塔尔寺的喇嘛们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满怀喜悦的心情,制作了许多绚丽的酥油花,迎来了这个象征光明的节日。塔尔寺在青海省湟中县境内,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是青藏高原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我国藏语系佛教中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1357—1419)即诞生于此。塔尔寺的酥油花是该寺喇嘛们历代相传的一种独特的油塑美术品。元宵节的晚上,成千  相似文献   

2.
号称雪山之乡的青海藏族地区有卫藏佛教之部,多尕人才之部,多梅俊马之部。宗喀巴,本名罗桑智华,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出生在多梅俊马之部亚尔毛滩地方的宗喀十八部落(现青海塔尔寺所在地)的一个世袭贵族家中。父名达鲁哈赤·龙本格,母名香姆沙·阿曲,共生儿女六个,宗喀巴大师居第四。相传宗喀巴生下后脐带包扎时的血滴到地下,这血迹中便长出了一棵檀香树。宗喀巴三岁时,父亲带他到当时作为帝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1,(6)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我国藏传佛教六大著名寺院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因年久失修,加之去年塘河地震等,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去年指定有关部门进行了4个多月的调查,并由省政府给国务院写了塔尔寺险情调查报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很重视,此次特派由九个单位十一人组成的塔  相似文献   

4.
青海塔尔寺维修工程竣工新华社西宁电(记者张松青、逯寒青)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塔尔寺维修工程历时5载胜利竣工。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为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国务院于1990...  相似文献   

5.
坚赞华藏  根桑措姆 《法音》2013,(4):44-47,73,77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距省会西宁市26公里,地处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必经之路上,风光旖旎,满山翠绿,夏季气温仅在6-28度之间,是修行和旅游的理想之所。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山祖师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亲香萨阿切,在宗喀巴落生的地方修起一座莲花塔(即现在的宗喀巴纪念塔),从此,信教群众就开始  相似文献   

6.
塔尔寺地处湟中县(沙鲁尔镇)西南的浅山区,由于数条沟壑分割的分割作用,周围每一山包形似莲花花瓣。从地理学、生态学的视角对塔尔寺的区域地理环境、塔尔寺的小环境等角度,对塔尔寺宗喀巴大师圣迹的原真性进行了考证,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必须源于场所的原真性,而场所的原真性源于空间的确定性、保存完好的文物与历史事件的内在统一。塔尔寺历史遗迹、独特的空间形态、周边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宗喀巴大师圣迹的文化内涵有机地合为一体,形成今天地理环境与人文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宗教文化场所和大众旅游的胜地。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5,(4)
甘肃夏河拉卜楞寺大经堂,于今年4月7日下午2时不幸失火烧毁!全国佛教徒对此深感痛惜。拉卜楞寺创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我国藏语系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甘,青,川藏族地区的佛教中心和最高学府之一。原有六大扎仓(学院)、十八个囊欠(活佛住地)、十八个拉康(佛寺)等建筑。现存殿宇等二十九处。  相似文献   

8.
桑吉扎西 《法音》2004,(11):48-54
格鲁派大约产生于十五世纪初期,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最后兴起的一个教派。格鲁派在吸收其他教派学修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寺院管理体制和循序渐进的佛教教学体系,在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中颇具影响,深受广大藏族佛教信众的欢迎和崇敬。格鲁派自宗喀巴大师创立以来,涌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6,(8)
塔尔寺抢修加固第二批工程通过国家正式验收本刊讯塔尔寺班禅行宫、宗喀巴殿是抢修加固的第二批工程,现已竣工并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正式验收。6月27日,由国家文物局原顾问谢辰生、古建筑专家傅连兴、姜怀英和计财处高级工程师傅清远等同志组成的专家验收组专程来青...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7)
<正>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创立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发展至今有以东南亚国家为代表的南传巴利语系,东亚国家(中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北传汉语系,以及中国西藏为代表的北传藏语系三大语系佛教。现在这三大系佛教传遍世界各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后,佛教各传承派系相继传入美国,三大语系佛教都有其所代表的寺院、中心及信众,信众包括传统的亚裔和非亚裔美国人。美国是宗教自由的国家,它成  相似文献   

11.
宗喀巴(1357-1419),十五世纪初西藏佛教的改革者、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青海西宁湟中县鲁沙尔人(今塔尔寺一带)。湟中,藏语称为宗喀,故名宗喀巴。宗喀巴兄弟6人,他居第4。父名达惹哈伽鲁嘣格,属藏族的默族,是元朝兼管当地军民政务的达鲁花赤,是个较有实力的地方官员。他为人仁和,济贫救苦,敬信三  相似文献   

12.
塔尔寺巡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惕 《法音》2004,(10):28-30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方26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又译“善规派”)的圣地,也是该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宗喀巴大师的母亲香萨阿切在大师落生的地方,修了一座莲花塔,从此,信众们开始在这里“煨桑”(即燃烧各种香末供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佛牙舍利访缅纪实(续)自国内几座寺院的汉僧如今已是南传佛教僧侣打扮,与缅僧难分彼此。中国佛教协会派留学僧赴缅留学是有深意的,中国是汉语系、藏语系、巴利语系佛教并存的国家,缅甸上座部佛教人才集中、水平较高,派去留学僧,无疑会对我国佛教产生深远影响。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佛教影响大、传统深厚的国家。在长期佛教文化活动中,历代先人建立了为数众多的寺院,而且形式多种多样。我们到各地寺院参观,常看到形式极不同的寺院建筑,如唐代以前的寺院多以大雄宝殿为主的建筑群,有时或以佛塔相伴。而在宋代以后出现伽蓝七殿式(如北京法源寺)。另外佛教各宗派不同,其建筑形式差异也很大,如密宗佛教和禅宗佛教差异很大。密宗佛教多带有西藏建筑特点,而寺院禅宗则是汉族化特点突出。有的寺院因山势而异,也有的因建筑结构不同而出现变化。总之,我国的寺院建筑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值得我们去观光…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发展到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无与伦比的宗喀巴大师,在系统地了解印度佛教、熟悉藏传佛教的基础上创立了格鲁派佛教,把西藏文明推向了高峰。宗喀巴原籍青海人,生于1357年。公元1372年遵师命去卫藏学经。20岁在夏住孜钦寺从贡噶贝学《现观庄严论》注解。宗喀巴25岁,在贡塘寺、桑朴寺、孜塘寺等,依  相似文献   

16.
佛教艺术的魅力民族感情的吸引──八度赴藏写生观感爱新觉罗.赵凤琴藏语系佛教,博大精深,是我国佛教三大语系(汉语系、巴利语系)之一;藏传佛教艺术,丰富多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这个酷爱佛教艺术的青年来说,西藏这座佛教文化艺术宝库,无疑具...  相似文献   

17.
宗喀巴·洛桑扎把(1357—1419),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生于青海玛氏家族(今塔尔寺),地属湟水流域,古称宗喀,故而大师成名后,为表尊崇,讳其名字,尊称宗喀巴(意为宗喀人)。他7岁出家入甲琼寺,拜噶当派高僧顿珠仁钦为师,学修佛法9年,打下了坚实基础。1373年赴西藏遍从名师深造,先  相似文献   

18.
<正>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的塔尔寺(藏语名为"贡本噶丹贤巴林"),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这里是被藏传佛教界誉为"第二佛陀、雪域高原智者庄严顶饰"的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这里有神秘而庄严的"四大法会",这里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其中被誉为  相似文献   

19.
漫谈金刚力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抵造访过中国佛教寺院者,都知道入寺先要经山门。“天下名山僧占多”,为避尘喧,利修行,寺庙基本上多建于山林,放习惯上把寺院大门唤作“山门”。山门一般有三个门,喻意为“三解脱门”,即空门、无愿门、无相门。这三座门常建成殿堂式格局,有一殿三门,也有将中间一门建为殿式,“山门殿”或“三门殿”由此而得名。金刚力上像就供置于山门殿内,好比寺院的门卫传达。金刚力上是佛教的护法。人们习惯略称之为“金刚”,但其不同于身着甲胄的“四大金刚”,四大金刚则为四大天正之所指,即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自天王、…  相似文献   

20.
都本玲 《法音》2020,(1):68-70
酥油花,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供佛彩塑艺术,以青藏高原人民日常食用的酥油为原料,揉配鲜艳的矿物颜料,通过复杂精巧的技艺雕塑形成诸佛菩萨、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亭台楼阁等形象,内容多为佛教题材故事。青藏高原数以百计的格鲁派寺院,多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这天供奉酥油花,但基本上都是单个的佛像和花草树木、动物的塑像,而塔尔寺的酥油花是成组的主题系列雕塑,技艺也更为精湛,因此脱颖而出备受关注。2006年塔尔寺酥油花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