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宗教是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宗教的和谐,其中最根本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新时期宗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其核心是探讨新时期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宗教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关于宗教规律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继续在指导实践中发展与完善。2016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说明这一概念和理论体系已经跃升为国家层面的理论共识。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线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2003年3月23-25日,由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宗教极端主义研究》课题组、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联合主办,国家  相似文献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发展和理论创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思想推进和理论贡献,其开拓和创新意义深远,由此创造了世纪之交、尤其是新世纪15年来宗教工作的辉煌成就和走向未来的巨大潜力。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提出并实践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理论。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15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关于宗教规律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继续在指导实践中发展与完善。2016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说明这一概念和理论体系已经跃升为国家层面的理论共识。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线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其  相似文献   

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其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的许多重要论述,都出现在他们的哲学著作中,是与他们的哲学观点结合在一起的。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不言而喻,也是处理社会主义新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适应”的客观依据 “相适应”理论的客观依据是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长期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  相似文献   

9.
1993年11月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座谈会上,提出“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著名理论,给国内外宗教界人士以极大鼓舞。因为在这以前国内外“极左”思想都认为宗教与社会主义“势不两立”。江泽民的理论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宗教界人士如释重负,指明了宗教信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人民内部次要差异,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是可以很好地“相适应”的。 既然提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基督  相似文献   

10.
3月24至25日,由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宗教极端主义研究”课题组,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联合主办,国家宗教局宗教研究中心协办的“宗教现状与宗教发展趋势”座谈会,在国家宗教局培训中心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  相似文献   

11.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将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如此。如何解决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没有作过全面论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缺乏成功的经验。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宗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存在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宗教本身既不姓“社”也不姓“资”,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可以承载各种不同的内容,形成与所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相适应的不同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本身并没有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的必然性。相反,宗教要在其中存在和发展,就必然要服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这一普遍规律,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党和政府积极加以引导,宗教自觉地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这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06,(1):63-63
金刚在2005年第4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上发表《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问题浅论》一文。文章指出,为了切实做好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重要性:宗教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到宗教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着丰富的内涵。相适应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需要我们宗教教职人员、教友和宗教干部去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并梳理清楚,以有助于祖国的建设,民族的团结和提高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和价值。下面,我从天主教修女的角度来谈谈我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认识和理解,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宗教的两个重要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代中国宗教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理论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依据新时期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从11个方面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其要点是坚持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文章分析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提出了相适应的理论根据,即经济决定社会的唯物主义观,两个基础,即信教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根本一致和现在我国各宗教自身改革和进步的事实。文章强调,相适应是对宗教的基本要求,宗教界是主体,政府对引导主体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上利国安民的正确途径。认真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重要方面,是我们准确把握政策,正确执行政策,做好宗教工作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与所在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内在的功能与需求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及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我们研究宗教与社会关系的切入点。宗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对宗教事务作法律上的规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新时期新阶段积极推进宗教立法应当以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抵制境外宗教渗透为宗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以及政教分离原则。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是新世纪党和国家在宗教问题上的一项基本方针。对此,各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就“相适应”的规律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规律的根据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根据。但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据则是: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如同周恩来在 1957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 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有神论者,不管是唯物论者,还是唯心论者,大家一样地能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新疆,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就要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下功夫。 一、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其坚实的政治基础 宗教作为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信仰,其世界观是有神论,这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不同的。强调世界观的差异必然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很难找到共同点,“相适应”也就无从谈起,因为宗教有其自身发展、消亡的规律,还要长期存在不可能使其立即消亡,这是客观存在的,只能是存信仰之异,求政治之同。这个“同”就是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现实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张训谋 《中国宗教》2006,(11):43-4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深刻理论阐述和重大战略部署。《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信教群众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团结,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决定》的这些新论述,为宗教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宗教局党组高度重视对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决定》的学习贯彻,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专题学习,并对全局的学习贯彻工作做出部署。本期,我们约请国家宗教局部分司室负责人,围绕"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进行笔谈,以进一步推动宗教工作领域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