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曼斯菲尔德的多数作品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观察视角独特,敏锐而深入地思索人生。近年来,不同批评理论流派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如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等,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梳理作品中鲜明的对比,拟从新批评中“张力”观对《花园茶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又是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素描是形象地认知和反映世界的主要手法之一.我们现在进行的素描训练是以基本功训练为主体的基础训练,通过基础素描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形体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因此,熟练掌握素描技法是创造思路的翅膀,是发展创作设计个性的必要条件和手法,能在现代及规律性的创作艺术中反映出艺术思路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董宝芳 《美与时代》2014,(6):102-102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萧萧》中,描绘了远离尘嚣的田园风光,深刻反映了湘西地区民俗风情和女性历经磨难仍能够坚忍、倔强的秉眭,蕴涵着浓厚的乡土民性的自然、真诚与善美,颂扬了生命及优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装饰画一般以工艺材料为主,通过与技术手法相融合,将韵律、美感、艺术等体现在绘画作品中。文章对现代装饰画进行论述,对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综合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材料可塑性、外观视觉性、环境贴合性等对综合材料的体现方式进行探析,并对综合材料在现代装饰画创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代小品画在借鉴古代绘画的同时,跟随着时代精神和审美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它与现代的审美观念、造型理念相融合,以现代的情感、创新的手法、独特的艺术面貌,满足人们欣赏美的需要,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元化的审美享受,并提倡艺术创作者,以最虔诚的态度,用心去对待艺术、创作艺术,而不是仅仅为了利益去创作、绘画,脱离了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脊柱手法在东西方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都有数千年的历史.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脊柱手法治疗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框架和体系.许多基础研究和手法机制的研究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科学的认可.以经验医学为主导的脊柱手法治疗能够在一个以现代实验医学占主导的欧美国家生存和发展实属不易.本文就此进行了综述和剖析.分析了当代脊柱手法治疗仍然无法融入现代医学体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波普艺术和奥普艺术都是西方现代美术思潮.波普艺术被称为"流行艺术",主要运用拼贴和复制的手法创作作品.奥普艺术被称作"光效应艺术",主要借助几何图形利用线、形、色的特殊排列引起人们的视错觉.波普艺术和奥普艺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都不是绝对的,而是在相对的领域内它们之间有所异同.  相似文献   

8.
程爽  孙冬 《学海》2004,(4):141-144
从 1 90 4年在报刊发表首篇文章开始 ,到 1 941年小说《幕间》(BetweentheActs)完成第一稿为止 ,在短暂的三十八年创作生涯中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随笔、散文和文艺理论方面建树频仍 ,开创现代小说之先河。她拓展意识流之手法 ,奠定其女权领袖的地位 ,并笔耕不辍 ,创作了  相似文献   

9.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后期,一些画家不再遵循印象派客观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而赋予绘画以象征意味和主观表现色彩,其中代表即是梵高和塞尚。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并在创作主旨、创作技巧上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绘画风格。两者在艺术手法、表现形式、色彩运用和创作思想的差异,为后来的西方现代艺术彰显个性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0.
吕思静 《美与时代》2013,(11):24-25
“新时期”以来,对文艺“形式”的探索再一次引起广泛讨论,不同于50年代,它以不可遏制之势创造了系列理论与大量作品,“意识流”、“怪诞变形”等手法普遍运用于小说创作中。对“现代派”创作资源的征用究竟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现代主义写作?中国的文艺、政治和社会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发生了什么改变?重新进入中国现代主义创作,将有助于找到进入上述问题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1.
偶然音乐从哲学思维、概念、音的素材、创作手法、表演方式、记谱方法和涉及的艺术领域等几个方面打破了传统音乐美学的观念,有自己独特而新颖的音乐美学观,在叛逆中以特殊的方法刺激了现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以纪实与虚构的独特手法,建构了我的成长史和我母亲的家族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体验。探讨其纪实与虚构的创作手法、四不要的创作主张,有助于我们认识作品的创作特色,更好地实现对作品的整体性把握。  相似文献   

13.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给科学界的多重启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美英物理学家,劳特布尔和曼斯菲尔德,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导致现代磁共振技术的开发,这一技术标志着医学诊断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突破.该项发现建筑在核磁和核磁共振现象被发现的基础之上.核磁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导致了1943、1944和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导致了1991年和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这意味着,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是该系列发现中第六个诺贝尔科学奖.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识流在西方现代派小说中广泛应用。在新时期的文坛,王蒙是最早尝试用"意识流"手法去进行创作的作家之一,尽管应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小说写作,但从小说的审美方面进行分析却展现出了东方的审美意蕴。分析其意识流小说中的东方审美意蕴对我们探讨文学作品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当代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成功的戏剧。在这部伟大的当代精神悲剧中,威廉斯运用他的“诗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在精神上的生存困境。作者从现实与幻想、灵魂与肉体、欲望与死亡三个方面的冲突表现了主题,展现了被世上各种矛盾法则弄得进退两难、苦苦挣扎的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生存困境,揭示出人类灵魂所遭受的独特折磨和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16.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琴改编曲创作中的民族化体现出了三方面的特点,第一、从音色、装饰音、旋律方面体现出对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第二、从和声、织体、结构方面体现出对民族传统手法的创新;第三、从诗歌性、韵味方面体现出曲中独特的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8.
舒伯特即兴曲以其短小、灵动的创作特点成为浪漫主义时期钢琴创作曲的典范,而后二度创作者的差异化表达让其焕发了新的艺术活力。通过对青年钢琴家吴牧野钢琴专辑《灵感的刻录——舒伯特即兴曲全集》的诗性韵律、情感意象、技术手法等方面的艺术分析,结合演奏者自身的艺术表演风格,探讨歌唱性及沙龙性在现代钢琴技巧上的艺术表达特征,为进一步挖掘现代钢琴表演的人文内涵提供参考,为钢琴创作中表现技法的艺术特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现代绘本创作中,尤其是互联网全球化的现状下,没有任何画家能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可以说,从出生那天开始,就不断受到社会整体趋势的影响,我们的所见所感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方式和采用的手法。与此同时,每位优秀的插画家都有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虽然可能是同一主体,但表现手法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这便形成了每位画家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作品中空间的创造,始终是艺术创作中的关键一环.比较而言,传统古典写实绘画追求和展现的是客观空间,而当代绘画主要展示的是主观空间."绘画中主观空间的构建是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而进行的,由于绘画风格、创作方法、创作意图的不同,故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样式".现代绘画有其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主观空间"导致了一种双向变化的现象,即一方面可以使赋予自我的意义随着它与环境关系的更迭而改变,另一方面,又使空间随着对我们的感情意义的改变而构成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