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践唯物主义和“自我中心论”——评《走出自我中心困境》肖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走出自我中心困境》(见《哲学动态》96年第1期,以下简称《自我》)一文涉及面较广,我现在仅就它对实践唯物主义的批评谈点意见。《自我》指出:关于“实践的观点是否也作为马克...  相似文献   

2.
为实践唯物主义辩护——评《走出自我中心困境》刘福森(吉林大学哲学系130012)何锋(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马列部161006)1、《走出自我中心困境》(见《哲学动态》1996年第1期,以下简称《困境》)一文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全面批判。它把实践唯物主义归...  相似文献   

3.
寻找哲学发展的契机夏甄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动态》办得很有特色,形式比较多样化,是哲学界很好的朋友,刊物应该保持和发扬这种优势。《动态》也很关注热点问题的讨论,对有些问题的讨论很有声色,在哲学界引起较大叵啊。但我总觉得以往的讨论还没有充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是一本“需要有些理论勇气和眼光”(张岱年(序》的著作,对这点我有同感。学术无禁区。能够超越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结论,找出第四个“学脉渊承”——中国传统哲学,确乎“需要有些理论勇气和眼光的”。当然,“研究起来难度很大”。(同上)因为这个问题在张允烟博士的论文《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学脉渊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8年第1期)和著作出版之前,还很少被触及到。正因如此,我才仔细阅读了本书。读后,受到不少启发,但也产生了一些疑惑。该书需要…  相似文献   

5.
杨友成同志在《科学世界观与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较量》一文(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8期,以下简称“杨文”)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读后深受启发。但我不同意杨文的基本观点。同时,对目前学术界有些同志提出的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关系本体论(参见俞吾金《马克思物质观新探》一文,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以下简称“俞文”)或者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我也不敢苟同。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包括马克思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唯…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奠基人。其文化思想,照逻辑顺序着,集中反映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ig22)、《人心与人生》(1984)、《中国文化要义》(1949)、《乡村建设理论》(1935)等几部著作中。《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不仅确立了他的文化哲学思想,而且还奠定了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基础。但该书出版后不久,他就感觉到里面有些问题,需要进行纠正,因此他曾停版该书(参看该书第三、第八版自序以及《人’J与人生》序等)。《人心与人生》即是他为纠正错误而作的。25年他写了《人心与人生》的序,但是由于他一直奔忙于种种事务,…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范畴──访肖前教授本刊记者肖前,1924年生,湖北沙市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哲学论稿》、《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当代认识论》(即将出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主编)、《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8.
在近年的人学研究中,有些学者注重从社会的视角研究,有些学者着重从劳动的视角研究,而李淑梅博士则着重从需要的视角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出版了《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一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该书把人的发展问题纳入社会哲学的研究视野,使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A.麦金太尔的道德哲学高国希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A·C·Macintyre,1929—)是英美当代最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之一。他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国际现象学学会《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编委,1984年任美国哲学协会东部分会主席,现任美国圣母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一汉克哲学讲座教授。他的哲学以其批判性、富有挑战性、多学科的文化叙述形式特别是其德性理论而享誉欧美思想界。1985年以来渐为我国学者译介和研究。麦金太尔著述颇丰,著有:《马克思主义:一种解释》(195),《无意识:一种概念的分析》(1958,《督教信仰中的难题》(1959),《伦理学简史》(1966),《世俗化与道德变迁》(1967),《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1968),《无神论的宗教意义》(1967,与P.利科合著),《赫伯特·马尔库塞:解说与反驳》(1970),《反对时代的自我镜象:意识形态和哲学文集》(1971),《社会学理论和哲学分析》(编,1970),《黑格尔:批评文集》(1976,编),《德性之后:道德理论研究》(198;1984第2版),《谁之正义?哪种合理性?》(1988),《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索观点:百科全书、谱系学和传统》(1990  相似文献   

10.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2,(2):153-155
海因茨·佩措尔德(Heinz PAETZOLD)卡塞尔大学哲学教授、杜布罗夫尼克大学校际中心主任研究员。他的著作有:《文化的符号语言:美术与建筑》(1997)、《符号、文化、城市》(2000)、《恩斯特·卡西尔引论》(1993、2002、2008)、《城市生活:论城市文化》(主编,1997)、《整体城市文化》(主编,2006)、《跨文化哲学》(2007,与W.施米德一柯瓦尔齐克合编)和《谢林的自由思想》(2010,与H.施奈德合编)。2004—2007年间担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电子邮箱地址:f2hpaetzold@hetnet.nl。  相似文献   

11.
当代美国哲学走向——访美国彼得·赫尔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彼得·赫尔(PeterHare),哲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Bufalo)分校哲学系教授,前系主任,美国《皮尔士研究-美国哲学季刊》杂志主编,美国哲学促进会主席,皮尔士哲学研究会主席,全美哲学学会理事会理事。著有《理由、理解和信仰》,《魔鬼和...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哲学和人类──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简介韩庆祥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于1993年8月22日至28日在莫斯科召开,60个国家、地区的800多名哲学专家和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著名哲学家邦格(加拿大)、罗蒂(美国)、利科尔(法国)、穆尔蒂(印度)、阿伽齐(意大利)、王浩(美籍华人)以及俄罗斯哲学家弗罗洛夫、斯乔宾、列克托尔斯基、奥伊则尔曼等出席了大会,并做了专题发言;我国的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共中央党校和北京大学的9位学者也组团出席了大会,并宣读各自有关专题论文。现将这次哲学大会的主要问题简介如下。一、大会的主题19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是,“转折点上的人类:哲学的前景”。这次世界哲学大会基本上分主题报告和学术研讨会(或圆桌会议)两种方式进行。大会共做了四次主题报告,其题目分别是:《哲学与未来形象》(由俄罗斯哲学家乔宾等演讲),主要探讨哲学与文化的转型及未来重建问题;《技术文明的命运:进步的代价》(加拿大哲学家邦格等演讲),主要谈论西方工业技术文明或文化的前途、命运和出路问题;《现代人道主义:理论与现实》(俄罗斯哲学家列克托尔斯基等演讲),主要论述世纪之交中人和人类的发展及人道主义的实现问题;《新思维:传  相似文献   

13.
孙学刚等先生从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3篇评论中医的文章。中医学作为一门饱经历史沧桑,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学科,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正视各种各样的批评,其恢宏的气度,正是不断前进的活力之一。作为一代中医学人,都有促进这一传统科学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责任。但孙学刚等人的3篇文章:《实用主义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医学与哲学,1998,(9)]、《医学经验主义的贫困》、[医学与哲学,1999,(1)]、《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医学与哲学,1999,(3)],并没有…  相似文献   

14.
20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已经基本上走出了苏联30年代(斯大林教科书)的模式,一个具有当代高度和中国特色的、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和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这个估计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点:(一)对苏联30年代(...  相似文献   

15.
人的尊严、价值及其实现问题,是古今中外哲学的不衰主题之一,更是当今世界具有时代意义的突出课题。我国哲学界自7O年代末以来开展的关于人及其价值的问题、主体性问题、道德主体性、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等问题的讨论,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也存在某些不足。如有些讨论过多地在抽象概念层面上徘徊,理论脱离实践;有些讨论则理论深度不够。由是,悉读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岩崎允岚主编《人的尊严、价值及自我实现》(刘奔泽,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尊严》)一书,便确有耳目一新之感,其深沉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和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传统智慧再发现》一书研讨会在京举行石乐文(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00732)1997年1月6日,由作家出版社,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科院心理所共同发起,在京举行了《传统智慧再发现》一书(王树人、喻柏林著,作家出版社1996年出版)研讨会。与会的30多位在...  相似文献   

17.
索洛维约夫,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1853—1900)俄国宗教神秘主义哲学家。他在自己的著作《抽象本原之批判》(1880)、《神人信仰讲座》(1877—1881)、《替善辩护》(1897—1899)和其他著作中,企图创立一种无所不包的哲学学说──...  相似文献   

18.
“无立场的思想”可能吗?──评一种“新”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当代际遇,再一次使人们追问哲学的合法性。但究竟以什么作为哲学合法性的判据,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近年来,赵汀阳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论著,试图对已有哲学进行“一种整体性的改变”(赵汀阳:《自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亦即“把我们通常所说的‘哲学’变成另一种东西”(赵汀阳:《存在就是做事》,载《天涯})1997年第1期),从而结束一切旧哲学。在他看来,“旧概念的哲学”或“经典哲学”的缺陷主要有二:一是“无用”,即“旧哲学(西方哲学或以西方哲学为思维模式的哲学)一直未能成为真正有用的思想”以…  相似文献   

19.
孙伯钅癸,男,祖籍江苏泰兴,1930年6月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主要学术成果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卷本,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三卷本,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第2卷主编)、《西方“马克思学”》(主编)、《卢卡奇与马克思》等13部论著,以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等数十篇学术论文。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九五规划重大委托项目和重点项目各一项,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一韩树英先生的理论文集《哲学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为《哲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平心而论,《哲学》不是一部系统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专著,也不是一部完整严密的哲学教科书,它是作者的一部自选文集。然而,这部书仍然具有很重的理论份量,是一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意义的著作。拜读这部著作,我首先有一个感觉,就是作者出版这样一部文集,或许有些不合时宜,个中的缘由大家都清楚。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所谓知识、信息发生“爆炸”的年代。这是一个崇尚“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