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安龙这个地名,原先叫南笼。原是贵州省的一个教区,上世纪末,随着贵州教务管理的需要,安龙教区与贵阳教区合并为一个教区。5年前听到贵州教会在当地教育部门的批准下由安龙天主教会承办公益学校的事后,就萌发了一定要到这个地方看一看的念头。恰好利民中学校长李一飞神父来京学习,就此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2.
阅96年11月份《天风》17页杨佳智同学投稿的《为教会做好事的家乡宗教干部》一文内说:“湖南道县宗教局向县财政局申请,一次拨款2万元为当地教会建堂之需。”这是张冠李戴,与事实不相符合。情况是这  相似文献   

3.
木杉 《天风》1997,(9):25-26
在宜阳、洛宁、渑池等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每个教会、每个信徒,一提起官庄教会,都伸出大拇指,称为“洛河岸边一枝花”,被誉为当地的“流奶与蜜”的迦南。 官庄教会是座落在宜阳县的古老名镇“韩城”东四公里的洛河北岸的官庄村,是一个有五、六百信徒的农村教会。现将官庄教会情况介绍如下: 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今年才三十岁,可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成绩之一是全国办了七所神哲学院、四所备修院,为解决神职人员奇缺、苦无接班入的问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就是其中之一。该院根据中国天主教“两会”的意见,同云南、贵州天主教“两会”多次讨论协商,决定由三省联合办理。经过长期的准备,1984年春,终于在成都正式开学了。现有两班,56名修生。学制是五年,有的读了三年,有的读了两年了。教会知识课占70%,一般文化课占30%。办学方针是: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并把它  相似文献   

5.
余江 《天风》2003,(10):38-39
1999年笔者曾出席香港教会举办的“城市的新希望”研讨会。会上有一位牧师在发言时说:“1998年抗洪救灾时我们访问了内地灾区教会,就救灾的情况问起当地一名负责同工:你们为抗洪救灾做了哪些工作?那位负责同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只做救灵魂的工作。”当时全场哄堂大笑,我作为一名来自大陆的牧师顿时感到脸红。  相似文献   

6.
在宜阳、洛宁、渑池等方圆百里之内,几乎每个教会、每个信徒,一提起官庄教会,都伸出大拇指,称为“洛河岸边一枝花”,被誉为当地的“流奶与蜜”的迦南。 官庄教会是座落在宜阳县的古老名镇“韩城”东四公里的洛河北岸的官庄村,是一个有五、六百信徒的农村教会。现将官庄教会情况介绍如下: 一、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周修生  李彬 《天风》1996,(9):7-7
睢宁县基督教堂座落在徐洪河南岸稀疏的杂树林中。这所不怎么起眼的教堂近年来却不断吸引当地人们的关心,教会事工丰富多采,蒙恩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教会建立了一个信德诊所。信德诊所共有7名工作人员,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在牧师和院长李培文带领下,为众人“医治病体,拯救灵魂,传播福音”。 1996年2月中旬的一个主日,李培文院长在去乡下讲道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李世峥 《天风》2012,(12):16-17
在使徒时代,教会尚属“新生事物”,并没有被那个时代所理解、所接纳。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成为获取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机会。据《使徒行传》3章记载,彼得、约翰曾借着对一位瘸子的医治,向在场的犹太人展示了教会的见证,使他们“满心希奇惊讶”。在这个过程中,彼得说了一句重要的话——“你看我们”,这是引起瘸子注意并引来众人关注的直接源头。“你看我们”,这是教会为见证基督的荣耀而向社会和民众发出的邀请。  相似文献   

9.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是由耶稣基督所建立,基督是宇宙性的基督,他的奥身──教会,根据圣保禄宗徒在厄弗所书中的教会观,教会也是宇宙性的,且包罗万象。教会历经两千年的漫长旅程,在历史中默默地起着光和盐的作用。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圣神的领导下,对教会自身作了彻底的反省,寻求教会的根,教会的真精神,教会的真本质。因此梵二在圣神内给我们指出了教会的真面貌,正如教会宪章第一节所说:“教会在基督内好象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与工具。” 梵二称教会为圣事,一般称之为基本圣事,因为…  相似文献   

11.
《天风》1994,(8):25-28
“治好教会大家谈”迄今已连续发表4期,即将告一段落,由于篇幅关系,本期我们再从来稿中摘登一些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与大家见面,供参考。 这几期所发表的文章,围绕“民主办教”,就今天教会治理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起来看,似可在下列问题上形成共识: 一、民主办教是今天教会治理之路,表现在充分组织信徒参与并监督教会圣工,反对在教会中搞“一雷堂”、“家长制”的做法。 二、发挥地方自治的教会治理方式,包括完善地方教会规章、组织、人事,同时有效地发挥各级两会的监督、指导、服务功能(两会不是教会的太上组织),使教会治理形成两会——教会——信徒群众三者相互协调的有机体。 三、民主治教,但必须彰显神主,即各方面都追求“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谦卑寻求圣灵的引领,而不以人意取代神旨。这就要求教会的治理要从灵性上根本解决问题,把治好教会建立于个人与团体灵性素质的提高之上,使教会的治理能始终保持教会特征,杜绝种种为信徒所反对、为教会性质所不容的做法。 四、治理教会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当使教会的各项事工有明确的分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消除“挂职的多,尽职的少”的现象,使教会各方面事工井井有条、蒸蒸日上。 《天风》今年开展的治好教会的讨论受到读者广泛?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5日至12日,贵州教区王充一主教率省天主教“两会一区”视察组一行6人,到黔西南州5个县市进行了为期8天的视察教务工作。对学习贯彻全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颁发的民主办教的三个规章制度,以及教会房产、爱国会开展工作等有关落实情况进行视  相似文献   

13.
“公元”就是公历纪元,也叫基督纪元,是以耶稣的诞生作为元年纪起。这个主张是由六世纪时的一名叫狄奥尼西的基督教神职人员提出的,得到了教会的支持,于公元532年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那时西方各国纪年法各不相同。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精确度高,为  相似文献   

14.
金丽琴 《天风》1996,(9):14-15
苏州市基督教两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义工培训工作,自1984年至1995年市两会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养义工170人次。经过培训的义工绝大部分在当地教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庄稼多、工人少”的矛盾,义工成为我市办好教会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会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信徒素质。改革开放和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信徒人数增长较快,但初信的信徒往往信仰上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15.
天主教是由耶稣基督所建立,基督是宇宙性的基督,他的奥身——教会,根据圣保禄宗徒在厄弗所书中的教会观,教会也是宇宙性的,且包罗万象。教会历经两千年的漫长旅程,在历史中默默地起着光和盐的作用。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圣神的领导下,对教会自身作了彻底的反省,寻求教会的根,教会的真精神,教会的真本质。因此梵二在圣神内给我们指出了教会的真面貌,正如教会宪章第一节所说:“教会在基督内好象一件圣事,就是说教会是与天主亲密结合,以及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与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两会,是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两个组织的简称,目前我国教会已基本上形成了从全国一级到地方一级的两会组织网络。尽管全国的或省的两会对基层的两会最多是指导的关系,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体制”,但对于处于宗派已过的中国教会而言,两会对于各地教会所起的作用却是非常重要的,两会对于各地“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有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讲教会的组织和管理,当然也应包括两会的组织建设。今天有些地方的两会尚存在一些问题,如组织涣散,形同虚设;如个人“承包”,独断独行;如脱离信徒,类似“衙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对当地教会的各方面工作开展不利,也不利于两会的凝聚力和威望。值得各地同工同道一同关心。  相似文献   

17.
魏悌香 《天风》2010,(4):10-13
近三十年来,不管信徒增加多少,不少教会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以“讲台为主、探望为辅”牧养模式,对这种方式有人戏称为“图养”。探望固然重要,但众多信徒仅靠一两个教牧同工岂不是“蜻蜒点水”?故目下一些信徒抱怨教会没有“家”之温暖感,教会的凝聚力随之下降。不时发现有信徒走失或离开,少数的甚至被异端邪教所引诱而误入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和改进教会的牧养模式。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丰富教会牧养事工”,相信会对有负担的同工同道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8.
李锡生 《天风》2002,(3):35-35
东阳基督教已近150年的历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会恢复圣工,东阳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工作是做得很好的,特别是落实教会房产政策,可以说是十分圆满的。所以在80年代初,教会呈现过一派复兴的新气象。但由于一批信仰根基不深的年轻人和信仰上有偏见的同工受到外来渗透“呼喊派”的影响,说什么教会要“维新”、“打倒老旧”,视年长的为“老先知”,“要捣乱基督教,直到组织没有了”,所以掀起了一股反三自的骇浪,诬“三自爱国组织是大淫妇”!甚至  相似文献   

19.
55年前,一场伟大的运动给中国的基督教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从此,一个被帝国主义利用的“洋教”变成了中国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自治自养自传的基督教。1950年4月,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吴耀宗先生同各地部分知名的教会领袖谒见周恩来总理,要求政府协助解决教会面临的困难。三次详谈后,根据中国基督徒在多年前所提倡的自治、自养、自传的方针,教会领袖们决定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得到了周总理的赞同和支持。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在上海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通称《三自…  相似文献   

20.
(一) “中国基督教的新生,并不只要砍掉帝国主义的大树,它还要建立中国基督徒自治、自养、自传的新教会。” ──吴耀宗 中国教会新的一页,是伴随1950年开展的“三自爱国运动”揭开的;当年的“三自爱国运动”,是伴随中国历史揭开新的一页诞生的。 教会的“三自”原则─—平心而论,早已在它漫长的历史中实践着、并为普世教会所接受。中国教会在1950年开展的三自爱国运动,只不过顺应了普世教会发展的历史,也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当中国历史进人到新的里程,上帝给中国教会以新的启示:开展“三自”,让中国的领土上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