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科学教育事业的进步以及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日益重视起儿童早期的教育及智力开发,家长们对于儿童玩具的需求也日益转型,从开始的传统型中低档的电动、拼装玩具逐步转向新颖的电子型和智慧型玩具。由于传感器、自动控制和嵌入式等高新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交互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萌芽,交互设计在儿童玩具设计中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儿童玩具产品的互动性已经不仅仅是指儿童与玩具之间的互动游戏行为,而是更深入地发展到了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家长、儿童与玩具、玩具与玩具等方面的互动,交互式儿童玩具无疑会成为未来儿童玩具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其心理需求存在一定的区别,这对木制玩具设计有着一定的影响。云和儿童益智木制玩具的设计中应关注到并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自身在儿童益智木制玩具设计方面的能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国儿童木制益智玩具设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现代儿童玩具设计研究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玩具对开发儿童的智力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的玩具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要求.玩具种类繁多,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玩具的喜好不同.设计师要学习和研究更多的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以设计出更安全、更符合孩子口味的玩具产品.  相似文献   

4.
电子图画书阅读是儿童使用数字媒体的重要内容。相比纸质图画书,互动是电子图画书最重要的特征,而词典互动则是电子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互动特征之一。本文从阅读参与度、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词典互动对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影响。梳理已有研究可见:(1)在阅读参与度上,词典互动让电子图画书有着与纸质书相似的阅读效果,但未能表现出明显优势,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诸如眼动、生物反馈仪等手段对阅读参与度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估;(2)在词汇习得上,有词典互动的电子图画书能够提供类似成人伴读纸质书时的词汇互动与指导效果。与无词典互动的电子图画书相比,词典互动能显著促进儿童的词汇习得。动态词典互动,尤其是在呈现目标词文本的动态词典互动中,儿童的词汇习得水平更高。词典互动能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词汇习得,但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已有词汇能力的儿童,其效果仍有争议;(3)在阅读理解上,词典互动的作用仍不够明确,这可能与研究设计、阅读理解的测量方法不同有关。未来研究可从阅读内容的难度与类型、词典互动的方式与水平、儿童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探究词典互动的作用,并探讨词典互动影响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5.
玩具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产业之一,其题材广泛,品种花色众多,行业发展迅猛,具有强大的加工能力,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玩具定位不明确,设计力量相对薄弱。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满足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的玩具消费心理,并且消费者消费的也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且是一种体验。学龄前儿童对玩具的依赖性高,对这一年龄段的玩具进行设计时应在注重安全性、趣味性、益智性、互动性,加强玩具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为体验和关联体验,对玩具的外观造型、材质选择和色彩搭配进行探究,充分利用感官特性设计产品,以使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在玩具产品智能化、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玩具产品设计师在设计中愈发开始注重儿童的心理诉求,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前提,充分结合儿童的感官体验、交互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发展,更贴近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儿童自身发展规律,帮助其认知事物、确立社会关系、启发智力、寄托情感。其中社会关系的确立,对儿童的影响较为深远。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以其为依据,并且结合学龄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整理分析智能玩具对学龄前孩子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旨在论述智能玩具设计用设计心理学的角度在学龄前孩子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玩具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充当着儿童的玩伴同时也发挥着开发智力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对儿童的成长越来越重视,对于玩具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了设计出好的作品,设计师应经常浏览一些产品设计资讯,把对自己引起共鸣的设计、有感触的产品,整理下来,作为今后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原民间玩具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结晶,与中原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研究中原文化的重要依据。以中原民间玩具的保护和传承为出发点,研究其文化背景、造型特点、表现形式,运用现代扁平化图形设计原理,结合现代设计思路与方法,进一步探讨中原民间玩具扁平化图形设计的问题,目的是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加适应现代信息传播的环境,实现传统文化资源转为文化符号,完成文化之间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赵雨洁 《美与时代》2013,(12):42-43
将庆阳民间剪纸与西方现代的构成艺术相比较,是在原形与极具现代构成形式的对比中,辩证地看待不同艺术领域审美规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加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拓展现代设计与民族民间艺术语言的互动,探索不同艺术种类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儿童2-4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陌生同伴交往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用纵向追踪的实验室观察研究了儿童2岁、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及其4岁时与陌生同伴交往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能预测其在4岁时的社交发起行为缺乏,但不能预测各种游戏活动类型。儿童4岁时的行为抑制性与其单独一被动活动、平行活动及社会互动活动呈显著负相关;与交往中的抑制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儿童4岁时的抑制性分数能预测儿童交往的主动性的缺乏。稳定极端抑制儿童和稳定极端非抑制儿童在抑制行为、平行游戏、社会互动游戏、社交发起和玩新奇玩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何为玩具?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专供儿童玩的东西。谁都清楚,儿童尚不具有成人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寓教于乐是玩具和玩具商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孩子们在拼装飞机模型中热爱科学,在哄布娃娃中培养爱心。然而,把丑恶恐怖的东西拿来玩,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伙伴”,这种”熏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次于原子弹的杀伤力。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12.
当今社会,玩具已成为儿童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我国最庞大的残障弱势群体听障儿童,却很少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玩具。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但启发了特殊教育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更好地实施听障儿童特殊教育,也让听障儿童玩教具设计的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玩具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元素不光包含了有形的物体,更是蕴含着文化、艺术及哲学等无形的内容.而现代玩具设计的核心也不仅仅是造型与风格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了造型和风格中蕴含的艺术性、文化内容及其功能性.所以,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玩具设计中的运用并不是简单肤浅地移植和嫁接,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精髓,并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赋予它时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儿童布书具有玩具和书籍双重性的特点。儿童布书中的互动性设计能促进儿童各种感官体验、训练儿童四肢协调、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启发儿童思维潜能、培养儿童读写能力。儿童布书互动性设计中的游戏性质,既能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又能使儿童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技能。因此在儿童书设计中,应根据书籍内容需要来设计巧妙有效的互动性环节,这些环节也需要反复多次使用实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儿童玩具的数量成倍增长,但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深入剖析儿童的心理是提高玩具质量的新出口。以2-6周岁儿童的心理为参照,从玩具的色彩、材料、卡通图案、造型上阐述玩具的易用性、安全性、趣味性原则,树立儿童正确的审美和三观,并在对他们的教育和生活中发挥创新型玩具的优势。把握儿童心理细节特征,合理运用在玩具上,帮助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杨朔 《美与时代》2014,(11):49-50
现代装饰画不再单局限于美化环境的作用上,它在现代美术与现代设计理论与风格的影响下,有真实的情感表达和现世的时代气息,已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绘画语言体系。现代装饰画中的构图形式是其形成的关键要素。文章通过分析现代装饰画中的构图形式和作用,来体现它对现代装饰画创作的意义。分析表明,现代装饰画的发展趋向离不开构图这一大要素,并且它们在现代装饰画的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在现代装饰画中,不同的构图形式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引发观者不同的自我探索式的思维联想。  相似文献   

17.
玩具是自古有之的,对人类,尤其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文章重点研究玩具对儿童的影响,希望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玩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一个可以用于研究遗传与环境互动的新颖方法。此研究收集了上千个4~10岁儿童的数据。这些儿童的出生都借助于不同的辅助受孕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包括试管婴儿、精子捐赠、卵子捐赠、胚胎捐赠及代孕技术。本项目通过妇科(助孕)医院收集被试的行为数据,包括家庭互动、养育方式、父母婚姻质量、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及经济状况等。本文选择性地介绍一些分析的结果,以彰显这种设计在分离遗传和产前产后环境对儿童发展的贡献。首先,我们比较了“助孕”儿童与“自然孕”儿童在父母冲突、父母对子女敌意以及儿童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异同。其次,我们比较了这两组儿童在父母抑郁症状、家庭关系质量以及儿童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异同。再次,本文介绍了这一可分离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研究设计。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一设计对发展心理病干预及预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玩具在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孩子的技能、创造力,使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本调查的目的:一是确认在我国人们为儿童选择和购买玩具的影响因素。二是比较在教育水平、性别、经济状况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们在为儿童选择和购买玩具时的理由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个贴近现实的玩具交换任务,考察3~5岁儿童在玩具交换情境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利用社会知觉信息指导交换选择的能力,被试为91名3~5岁儿童,男女各半。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在交换任务中得分有显著增长,通过率由43.3%(3岁组)上升到85.5%(5岁组)。儿童对成功的交换行为的解释逐渐偏向于参与交换的人物而非交换的物品。这表明儿童利用社会知觉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能力在3~5岁间有明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