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旸 《美与时代》2014,(10):96-96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仅景德镇的彩瓷品类即达数十种,其中著名的有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和斗彩以及各种色地彩、素三彩。彩瓷品种和装饰内容的丰富,为陶瓷生产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明成化斗彩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彩瓷之冠,世所瞩目,而名品又绝大多数收藏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故人们极难见到成化斗彩的全貌,以致把斗彩与五彩混同。  相似文献   

2.
粉彩艺术瓷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它在创作手法上既吸收了国画的笔墨技巧,又采用了织锦图案作为画面衬托,把主题绘画与边饰图案相结合。粉彩瓷以其独特的装饰方法凸显质感,构建出独有的艺术美感。一、粉彩艺术概况(一)粉彩艺术瓷的艺术特征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其绘画装饰色彩绚丽,图案精细,巧夺天工,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材质美是粉彩装饰艺术美的重要体现。粉彩颜料中的透明颜料烤烧后晶莹剔透,具有玻璃质的光泽,覆盖于珠明料的底线上具有玉质般  相似文献   

3.
夏颖 《美与时代》2014,(1):60-60
在紫砂装饰上,施釉加彩可以使器物绚丽多姿,而另一类平淡朴实的装饰方法——泥绘.则可以使作品具有一种简约的美,带有乡间泥土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认识青花装饰的色彩、题材、表现技法等几个方面,对于继承传统文化,吸收青花装饰艺术的营养,探索和总结青花装饰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将会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1],它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蜚声海内外,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青花瓷器的成长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特别是明初永乐、宣德两朝,伊斯兰风格的青花瓷器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清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兴起于康熙皇帝时期,到了雍正时期大量盛行,工艺水平于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嘉庆之后日渐衰退。虽然清代末期仕女图粉彩陶瓷装饰技法水平下降,但是其陶瓷装饰艺术对当代粉彩仕女图陶瓷装饰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朝是中国瓷器发展最鼎盛的时期之一。明成化时期的瓷器特别注重线条的美感,其风格轻盈秀雅,淡雅幽婉,在中国历代瓷器中别具一格。成化瓷器很少有大件,主要为便于观赏和把玩的小件,不管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成化瓷都达到了历代的高峰。而作为与永乐的青花、宣德的红釉并称为我国瓷器领域独领风骚的三大绝唱之一的成化斗彩的成功烧制,则将明代制瓷成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青花瓷装饰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非常珍贵的传统装饰品种之一,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装饰题材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青花瓷装饰艺术作为一种传统表现形式被运用到城市公共艺术空间中,使青花装饰逐渐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空间中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它符合当下艺术发展的创作理念和当代人们的生活审美理念,是城市建设发展和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青花瓷又名"白地青花瓷器",简称"青花",属于釉下彩瓷的一种,在古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由于其质地坚硬、耐磨,平常人家中多将其当容器用,达官贵人多将其作为家中装饰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现代生活中,"青花瓷"被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我国青花瓷文化的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乾隆时期是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时期,从乾隆时期开始,粉彩的地位便逐渐上升,几乎完全取代了唐代五彩[1]的地位。这时粉彩的质量虽然不如雍正时期的那样秀丽淡雅,但是在装饰工艺上更加多种多样,特别是对于一些用于陈设的大型瓷器,做工精湛,在当时极为流行。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装饰纹样设计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装饰纹样风格——"新洛可可"风格。"新洛可可"风格和传统意义上的"洛可可"的区别在于它们所要表达的视觉中心的不同,即在于人们对生活的关注点的改变以及设计师对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以及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详细理解。今天人们理性对待设计观念以及电脑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种看似复杂、充满自然情趣并且更加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充满情趣和热情的设计成长为"新洛可可"。"新洛可可"风格建立起了新时代的审美时尚。在装饰纹样教学中"新洛可可"的应用也更多体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对细节的把握上,将这种时尚化的语言融入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有着悠久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瓷器中造型轮廓的变化,在受实用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受到时代,甚至民族的审美喜好和情趣的支配.特别是从器形的装饰与图案上来看,不管是原始陶盆的人面鱼纹,还是明清的青花缠枝花卉纹,都是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感和意趣的体现.它是工艺的发展,更是时代的物语.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壁画的复兴始于首都机场壁画的建成,创造出许多风格独特、艺术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现代壁画。其中彩石壁画由于其特有的形式艺术语言,逐渐被艺术家运用在其壁画创作当中。与其他壁画艺术形式相比,彩石壁画中所运用到的石材具有的天然色彩和纹理,并且彩石壁画作品本身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审美和心理体验,故彩石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彩石壁画作为一种新的表现手法,其产生的壁画作品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中国现代壁画艺术的一种比较独特的表现形式。文章试图从彩石壁画的造型语言特征着手,通过对造型语言的思考和研究可以从中反映出其艺术审美价值,它既是彩石壁画作品过程中创作情感和审美意味形式得以表现的前提,也体现出了文章对彩石壁画造型语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近现代被人们尊称为"青花大王"的王步,数十年致力于青花瓷画艺术的创新。他的青花作品,无论材质、构图和笔法技法,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青花瓷画的中国画风格。这一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化,使景德镇古老的青花瓷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粉彩瓷板画的出现为中国传统文化添砖加瓦。粉彩瓷板画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与观赏价值。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素质修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具有中国色彩的艺术品更能彰显个人品味,由此他们将瓷板画放入家中,或者制作成屏风,或作为装饰。因为具有中国色彩的艺术品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粉彩瓷板画的发展从古至今都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6.
装饰图形作为陶瓷艺术中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理想化的艺术表达,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需要。探析装饰图形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了解和掌握各种装饰图形设计与陶瓷艺术设计的内在联系,设计出具有特色的陶瓷装饰图形,凸显陶瓷作品的个性和风格,指导陶瓷绘画创作,从而达到提升陶瓷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青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代表性元素,彰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和审美哲学。在了解青花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和青花纹饰图案的类别特征的基础上,提炼青花元素及其文化精髓,探索青花元素与现代家具创新设计相结合的可行性,把青花与家具碰撞出的最灿烂的火花呈现在人们面前,最大限度地让观者感受到美的内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海上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开展贸易和进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文化传播作用也十分显著。"广彩"是清朝康熙年间发展起来的广州地区釉上彩瓷的简称,是在"海上丝路"贸易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独特艺术形式,具有"世界官窑"的美誉。其色彩绚丽多姿,整体图案饱满丰富,工笔精湛细腻,花样款式"岁无定样",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艺术形态。作为中西方文化、贸易往来的产物,"广彩"既继承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精华,又融合了西方的色彩审美、装饰题材、绘画技法、生活习惯,为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我们必须更理性、更科学地发掘"广彩"的艺术底蕴及内涵,不断努力实现其传承与创新,为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历史文化支撑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麒麟,乃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祥瑞神兽。古人认为,凡麒麟出没之地,必有祥瑞。中国传统民俗工艺在器物饰品上绘制麒麟纹饰,以寄托祈福安佑之意。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元代的一些装饰题材中以麒麟为数最多。麒麟纹寓意着吉祥如意、多子多福、事业成功等意愿,麒麟文化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祈愿。  相似文献   

20.
伴随时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城市装饰艺术随处可见。"装饰"追溯至《辞源》有"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装饰是对既定物体进行修饰美化的一种行为或行业,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使其伴随城市发展进步呈现出形式丰富的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