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振芳 《天风》1997,(8):35-36
读了本年4月份《天风》登载的马红姊妹的一篇证道,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基督徒为什么受苦”?我带着这个问题读了一些有关的经文。《圣经》中有一卷专门讨论苦难问题的书,就是《约伯记》。约伯是一个义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但是一天之内约伯的财产和儿女都遭到毁灭,他自己也从脚掌到头顶长满毒疮。  相似文献   

2.
葛晋卿 《天风》2002,(8):53
非常高兴地看了6月份《天风》转载了丁主教在浙江省第五次神学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神学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一文,受益匪浅,令人茅塞顿开,心亮目明,卸掉了许久未能解决的疑虑和包袱。上帝恩待中国就体现在神学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中国教会前途堪忧,堪虑。  相似文献   

3.
陈丰盛 《天风》2018,(11):62-62
1980年10月20日,《天风》复刊了!这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自改革开放后唯一一份公开发行的刊物。该刊于1945年由吴耀宗先生在四川成都创刊,先后经历两次停刊。第一次于1946年3月停刊,同年8月在上海复刊。第二次是从“文革”开始,《天风》被作为“牛鬼蛇神”而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从而被迫停刊。作为1980年10月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议后首份成果,《天风》的复刊对于中国教会向世界展示新的面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读了本年4月份《天风》登载的马红姊妹的一篇证道,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基督徒为什么受苦”?我带着这个问题读了一些有关的经文。《圣经》中有一卷专门讨论苦难问题的书,就是《约伯记》。约伯是一个义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但是一天之内约伯的财产和儿女都遭到毁灭,他自己也从脚掌到头顶长满毒疮,坐在炉灰中等  相似文献   

5.
要互相尊重     
《天风》编辑部: 我看了《天风》今年第9期中江苏刘重明的《巴克莱〈新约圣经注释〉评介》一文后有一个疑问,该书既存在缺陷和不足,中国基督教协会为什么要出版?刘文说,该书作者的思想信仰上有“一个极大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5,(6)
<正>记得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教堂只订阅一份《天风》,当时在农村要订阅《天风》不是一件易事,复刊以后的《天风》不能直接订阅,只有零售。所以,教堂一本《天风》,信徒轮流传阅。每一期《天风》至少经过十几位信徒的手,传阅到最后页码残缺,纸张污腻。当时我父亲是那个教会唯一的传道人,因此他有第一个阅读《天风》的权利,因为他在讲道时还要负责向信徒传达《天风》里的新闻与见证。因此,我们全家常有机会在饭桌上先听为快。在我父亲的讲道记录本里有很多从《天风》  相似文献   

7.
当看到今年第三期《天风》上刊登怀念英年去世的贺昌平牧师和邓有德弟兄的二篇文章后,我的心里似乎塞进了一块铅,这是为什么?为什么?! 记忆的手把我牵拉到1994年8月7日,沈以藩主教突然归回天家,当时也给很多人带来了一个大“?”,上帝却因此唤醒很多牧长重视栽培年轻的同工。而今天贺昌平、邓有德两位同工在跨出神学院不久,年龄又都只在35岁,相继离世,归回  相似文献   

8.
看了《天风》第5期刊登的曹圣洁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不妥”文章后,本人也有同感——上帝岂能是顾客! 这个书面发言很好、很及时。真正反映和代表了我们基督教信徒的正义呼声及要求!引起教会内外的高度重视及关注。  相似文献   

9.
《天风》2002,(12):1
当圣诞钟声敲响的时刻,当我们在纪念耶稣诞生的时候,我们为上帝信守他的诺言而感谢他。上帝启示先知以赛亚说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在这个特别日子里,《天风》全体同工,“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恩赐。”(林后9∶15)《天风》作为中国教会的窗口、福音事工的牧者,灵命造就的知音,近来我们在办刊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如何使上帝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人群,使更多人在耶稣基督里得到平安和喜乐。  相似文献   

10.
正气与邪气     
“《天风》往哪里吹?它应当向良善的地方吹,也应当向丑恶的地方吹:它应当向光明的地方吹,也应当向黑暗的地方吹。《天风》更应当吹进我们自己的内心里,解放我们的顽固,暴露我们的自私,使我们在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中,窥见上帝圣善的真面目……”(吴耀宗:《天风》往哪里吹)主内弟兄姊妹,当你看完前面的  相似文献   

11.
金微 《天风》2007,(14):22
《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我们信主时间不长,圣经知识浅薄,牧长们讲的道,我们有的听不懂,就请教老信徒,老信徒也讲不明白,所以请你们帮助解答。我们堂里的牧师说:“攻击上帝设立的仆人,就是攻击上帝,是要挨打的……”我们实在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请予解答,谢谢。河南石磊  相似文献   

12.
泥土 《天风》2021,(1):42-43
我是《天风》长期的读者,从第一次看到《天风》至今已有33年;我也是《天风》的铁杆支持者,订阅《天风》至今也有27年;我还是《天风》殷勤的作者,从第一篇投稿《天风》至今已有25年.因此,《天风》是我灵程路上的良朋益友,是我读书的良伴与教牧工作的重要参照!我与《天风》有一个情结,愿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13.
陈逸鲁 《天风》1996,(11):21-22
读1996年8月号《天风》里多加的文章——“牧长,我想对您说”,颇有感触,不过,我觉得目前的情行不单要对牧长说,也要对神学生说,遂以“牧长、同学,我想对你们说”为题说几句。  相似文献   

14.
金微 《天风》2002,(12):37
《天风》编辑部:我们教会过圣诞节的时候,有人说:“小孩子吃了圣诞树上的东西就能长寿”,我想问一问,小孩子吃了圣诞树上的东西是否真的能长寿?请你们能在百忙之中尽快回答一下。陕西张媛媛很抱歉,隔了将近一年才给你回信,因为《天风》的篇幅有限,而等待回答的问题却很多,请你谅解。庆祝圣诞,目的是为了纪念主的降生。“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他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赛9∶6)基督是和平的君,他的降生给人类带来了和平与爱。基督的降生是上帝对人类大爱的表现,这是爱的庆节,上帝宣布了他的救恩,将他的正义、  相似文献   

15.
史伯雄 《天风》1994,(1):27-27
国人历来很爱面子,都不愿意把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抖露出来,于是就有约定俗成的“家丑不可外扬”之说,谁若向外界扬了“家丑”,别人就会说你是天下最大傻瓜。“教会是神的家”(提前3:15),有些“当家者”也往往对教会内存在的“丑”相不敢扬出。可是在今年《天风》里连续刊登文章都揭出家“丑”,这给各地教会的“当家者”敲响一记长鸣警钟。  相似文献   

16.
国人历来很爱面子,都不愿意把家庭内部不体面的事抖露出来,于是就有约定俗成的“家丑不可外扬”之说,谁若向外界扬了“家丑”,别人就会说你是天下最大傻瓜。“教会是神的家”(提前3:15),有些“当家者”也往往对教会内存在的“丑”相不敢扬出。可是在今年《天风》里连续刊登文章都揭出家“丑”,这给各地教会的“当家者”敲响一记长鸣警钟。  相似文献   

17.
刘玉霞 《天风》2002,(1):24-25
去年9月份《天风》转载了香港苏颖睿牧师撰写的“牧师也是人”一文,文中说牧师也是人,也有人性的软弱,希望得到信徒的理解和谅解。而刘玉霞姊妹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苏牧师的文章,可看为未雨绸缪,善意而有益的补充吧。  相似文献   

18.
沈德溶 《天风》1995,(2):2-3
《天风》是吴耀宗先生于1945年2月在成都创办的,至今已整整五十年。 吴先生为什么要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来创办这个刊物呢?他在《天风》的《发刊辞》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抗战已经到了一个最严重的阶段,中国的前途如何?就看我们如何渡过这一个危急的关头。”  相似文献   

19.
孙彰道 《天风》2007,(6):32-33
《天风》在介绍面向全国的两个社会服务机构之后,继续刊登在我国各地教会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事工,敬请各位同工关注。为了使更多的人知道上帝在中国大地的作为,如果你所在的教会或地区也有社会服务、荣神益人的事工,也可邮寄《天风》,我们将酌情刊登。愿我们在主的爱里不断分享彰显上帝之爱的事工,使我们更有信心走前面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致读者     
《天风》2006,(4)
亲爱的弟兄姊妹: 当你们在新春之际,收到这份充满着感恩的杂志时,你会发现《天风》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离读者的需求更近了。有很多弟兄姊妹来电、来信询问我们,为何增加了一份免费“别册”?实际上所谓“别册”就是《天风》的下半月号的试刊。蒙神眷顾和带领,近年来,在编辑部同工努力下,克服了采编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努力地在文字事工上服侍弟兄姊妹,在全国两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在2005 年12月正式批准《天风》于2006年改为半月刊。如今,弟兄姊妹所看到的“别册”即是2006年半月刊的样刊。我们会不断征求读者的意见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