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大学文学院任教三十余年。三十余年来我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书籍十几种。无论书还是论文,都显得庞杂。就著作而言,我出版过《道教文化》《小说史话》《元曲》,主编过《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丛书》《桐城派文学理论研究系列》等有关传统文化的书;我也出版过《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垦拓与建构》《穿越比较文学的世纪空间》  相似文献   

2.
我与《中国穆斯林》刘守刚尊敬的编辑先生:色兰!我是《中国穆斯林》的老读者。遗憾的是"文革"前我保存的许多期《中国穆斯林》都被当作"四旧"给烧毁了。1981年贵刊复刊后,我每期都认真阅读,每年都装订成册。特别是我退休后,更能经常阅读,毫不夸张他说,贵刊...  相似文献   

3.
新疆一回族女孩的来信《中国穆斯林》编辑部的长辈们:色兰!我是远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一名回族女孩。在1997年上半年,我无意中发现了《中国穆斯林》杂志,当时一看到封面,先是一阵喜悦,待看完内容后,更使我爱不释手,接着便连续阅读。纵观几期内容,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编辑同志:今年偶然看到一位朋友订的《思维与智慧》96/l期,大概翻了翻,没想到不读不知道,一读真奇妙!它竟让我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欲罢不能,真是相见恨晚啊!不知不觉已滤过一遍,我发现其中每一篇都有其价值。认真思考,细细咀嚼,居然奥妙无穷!我一直想启迪思路提高思维能力、改变思维结构,以使自己的大脑具备昨决一切问题和出奇制胜的能力,但苦无指导性书历,而个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劳工夫”啊!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可以作为我一生的教科书的杂志,她不仅教/知其然”更深入到车之根本,好象在远离喧嚣的…  相似文献   

5.
求其放心     
从一九八六年我出版了《弹宗与中国文化》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年,这八年中我虽然把精力转向了道教的研究、文学的研究而没有再写禅宗的专著,但也零零星星地写了~些关于禅的书评、杂文、随感,翻译了一本铃木大拙的禅书,并编成了一本小品《门外谈禅》,注译了一本《祖堂集选》,在这些零散断续的工作中,有一个念头始终困扰着我,甚至可以说像一个梦魔在纠缠着我,就是如何修正我那本《禅宗与中国文化》的过分情绪化、观念化的立场和视角,这并不是“悔其少作”的意思,那个时候思潮所笼罩的人都会受到那种焦虑的影响,既不必后悔也毋…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我们的心情这么疏畅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啊!年轻的《中国穆斯林》为什么我们依然豪情万丈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啊!火红的《中国穆斯林》年轻的《中国穆斯林》,火红的《中国穆斯林》青春和激情迸发世纪之光年轻的《中国穆斯林》,火红的《中国穆斯林》青春和激情托起世纪辉煌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幸福安康谱写篇篇辉煌的乐章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普照在中华大地上为什么我们的眼睛这么明亮因为你啊!《中国穆斯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希望升起在世界的东方啊!年轻的《中国穆斯林》啊!火红的《中国穆斯林》在安拉的襄助下会更加辉煌心…  相似文献   

7.
受洗     
认罪、悔改、得救的我就盼着今天主啊!在这一刻我与你同死同埋又与你同活正式归入你的名下见证你的慈爱和恩惠生命已经更新乐章已经奏起主啊!我要纵声歌唱  相似文献   

8.
赵连元的《新世纪比较美学发展展望》(载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文学前沿》2000年第2期,以下简称“赵文”)一文,大量抄袭了古风的《21世纪:比较美学的世纪》(载于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主办的《文化与传播》第四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年6月版,以下简称“古文”)一文,存在着严重的剽窃行为.现具体调查如下:  相似文献   

9.
智灯千万亿     
一九九三年《佛教文化》第四期上,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赵朴老的一首诗。其中有“尚有平生志,还思老级图。智灯千万亿,一一耀明珠。”之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弘扬佛教文化的期望。这种期望绝不仅只停留在愿望中,他一直是付诸实施,尽力而为的!这一点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佛教文化》的同道都深有体会。他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及《佛教文化})杂志社的创办人,名誉所长、名誉社长。对于研究所,杂志社的一切他都十分关注。《佛教文化)}创刊以来,常收到读者来信,提出有关“什么是佛教文化?”的探讨。关于这一概念,我无意在此多说…  相似文献   

10.
书法     
书法当日,鲁格曼曾教训他的儿子说:"我的小子啊!你不要以任何物配壬。以物配主,确是大逆不道的。"我的小子啊!你应当谨守拜功,应当劝善戒恶,应当冠受患难,这确是应该决心做的事情。(《古兰经》三十一章十三、十七节)马益平书禁月抵偿禁月,凡应当尊敬的事物,...  相似文献   

11.
旅途闲话     
乙:这是一次名符其实的旅途闲话,因为它不仅是人生旅途中的闲话,而且是在一辆车上进行的。对话的两个人只有这样一段因缘,车到了目的地,下车互道“再见!”却不知是否还有再见到的缘……。甲(出租车司机):你在那儿工作?乙:就在这儿,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甲:哟!那你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乙:(笑)为什么呢?甲:不是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搞文化工作。乙:这样说也对也不全对,知识和文化并不完全是一回事的。甲:这我就不明白了。乙:现在不少人很重视知识,但不一定重视文化。一般人总认为读书多,知识多就是有文化的人,而没读过…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梦想:写一本《佛教文化史》,至少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主旨要写什么呢”朋友问道。“就八个字:美的信仰,信仰的美”。这么回答朋友的话时,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真地进入梦境,一腔神往。您可能要说了:写书就写呗,用得着书还没有写成,就先吹乎出来么?不,朋友啊,我想我没办法不一言及此,就悠悠神往。佛教文化是一条美的信仰的河流,《佛教文化》就是一艘长年镇日航行在河上的兰舟,我就是这条航船上的一个水手.一个导游,一个痴情的追求者啊!您注意到本期中心插页匕赵朴初居上的最新诗作吗?在发稿之前,我曾久久地…  相似文献   

13.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在迎接和欢庆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里,电视里经常播放这样一首依据闻一多先生的作品谱写出来的名叫《七子之歌》的歌曲。那充满稚气的童音,加上浑厚的和声,有一种令人回肠荡气的效果。闻一多先生早年留学外邦,深感国家危亡,疆土日蹙,才以儿女对母亲依恋的感情,写下这首沉郁伤感的诗。1999年,恰逢诗人100华诞,他所痛…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理论部与淄博学院齐文化研究所联合举办了“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暨《齐文化丛书》座谈会”。10余位专家学者畅谈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齐文化丛书》出版的价值与意义。兹将会议的主要内容整理于下...  相似文献   

15.
陈公鼓励我     
《中国天主教》1998年第5期上的几篇文章,我读完后,本想给作者写信。但不知通讯地址,转念一想,就写给编辑部吧!当我一读过陈公万林的佳作,情不自禁拍案而起,踱来踱去,自言自语:“唉!彼人也,我亦人也。”陈老已八十六岁高龄尚不服老,我年方八十却长吁短叹...  相似文献   

16.
红炉白雪     
佛法的缘份真是不可思议,有些人虽然从未见过面,却结下深厚的法缘,我与印顺法师就是这样。出家后不久,便接受师父的指导开始学习佛法,而最先系统阅读的书竟是印师的《中观分论》与《中观论颂讲记》。从那时开始,便一直不断地拜读印师的著作,从中汲取思想的营养。印师以流畅的文笔,深入浅出的说理,带着深深的宗教感情的笔调引导我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佛法的世界。他以菩萨的悲心,提出契理契机的“入问佛教”,使我明白身为佛子的重任与义务。无论是阅读《妙云集》,还是阅读那些装帧精美黑色封皮的专著,如《中国禅宗史》、《初…  相似文献   

17.
点击恭维     
恭维是客套,是一种交际方式,但过度的恭维却不然。一、本质虚伪古时候,有个人宴请宾朋,对每个客人都恭维几句。第一位客人来了,他问:“先生怎么来的?”客人应道:“骑马。”这人恭维道:“啊!威武得很!”第二位客人是坐轿来的,这人现出尊敬的模样:“啊!堂皇得很!”第三位客人是坐船来的,这人换成一副风雅的面孔:“啊!潇洒得很!”后面的人知道这个人的脾性,故意拿他开心,“我是爬来的。”不想这人摇头晃脑的赞道:“啊!稳当得很!”接着一个客人干脆说道:“我是滚来的。”这人眯着眼叹道:“啊!悠闲得很!”——过度恭…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院校中,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和郑州大学三家成立了美学研究所,我时任郑大美学研究所所长,倡导以人类文明新范式与发展总趋向为主脑,对当代美学进行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研究,先后出版了独著或主编的《美学大观》《艺术美》《影视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等论著,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文艺报》等国家级报刊的高度评价,其中《美学大观》、《中国当代美学》荣获全国“金钥匙”‘光明杯”等奖项.早在1986年,我考虑到传播对美学研究的重要性,经国家批准,创办了审美文化月刊《美与当代人》杂志,后易名《美与时代》.  相似文献   

19.
性空 《法音》2001,(4):13-13
《法音》杂志自创刊以来,迄今已整整二十周年,历经七千三百次日月的转换,其灿烂的篇章,可谓耐人寻味!  《法音》杂志深获我中国佛协众位领导的悉心扶植,诸位编辑大德的苦心经营,热心读者的踊跃投稿,结出的丰硕成果,令我佛门四众衷心感戴!愚亦一佛门弟子,每于诵经事佛之余认真捧读,有如饮法乳而长养法身的感受。在此谨向中国佛协领导和诸位编辑大德致以诚挚的感谢!  翻阅《法音》杂志,其文章主旨,诠释佛法心要,是佛门弟子研读佛经的最好指导读物。  《法音》杂志,栏目繁花似锦。我佛门四众,通过阅读"法音论坛",交流…  相似文献   

20.
你愿意吗?     
轻轻地抚摸着十字架上的苦像,一遍又一遍……仿佛听到主的呼喊……我的双手已被铁钉打住,你愿意借给我你的双手吗?使我继续去劳作,去抚摸无数病人,去降福人类,去祝圣生命之粮。主啊!我愿意,我的双手就是你的手,既为你所用,我决意奉献给你,决意来服侍你,在最小的兄弟身上服务你,照你的意思来行善,相似你十字架上的双手。我的双脚被铁钉钉紧,你愿意借给我你的双脚吗?使我再周游巴肋基坦,宣布救赎的喜讯;再走近外邦人,寻找迷失的羊羔;再登上小舟,向人宣讲、平息风浪;再走向会堂,打开爱的宝藏。主啊!我愿意,我的脚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