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先秦兵学中,齐国兵学是一座丰碑,占据核心和主导地位,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齐国成为先秦时期的兵学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2.
先秦齐国兵学的产生与发展刘庆齐国兵学是先秦时期最为兴盛的地域性兵学流派之一,它拥有孙武、孙膑及稷下兵家等一大批兵学理论家,拥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管子》、《六韬》、《子晚子》(已佚)等一大批兵学名著,在中国兵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3.
谢祥皓研究员的新著《中国兵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9月出版,该书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三卷,洋洋近百万言,可谓宏篇巨著,囊括兵学。这是作者十几年心血的凝聚,亦是其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兵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奉献。祥皓同志拿到样书后,即寄我拜读,...  相似文献   

4.
荀子是先秦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解诸子之蔽,取百家之长,建立了集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在很多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荀子还非常注重论兵。荀子的兵学思想十分丰富,从中可以看到儒家一脉相承的观点,也可以看到在新形势下对传统思想的发展、充实,显示着荀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道教法术在道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传统兵学的视角来看,道教法术与传统兵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以此立论,首先探究了从兵学视角认识道教法术之可能的诸种缘由,接着从道教法术的构成要素中体现出来的兵学特征、道教法术实施过程所运用的兵学谋略智慧两方面对之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管子》虽非兵学著作,但是其兵学思想丰富而全面。其兵学思想涉及养兵之道、治兵之道、用兵之道等内容。其兵学思想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当今的军事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齐鲁兵学在地域文化中名列榜首。原因在于,这里战争发生的频率较高,使将帅们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齐鲁具有浓厚的思想文化传统,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其思想文化精英们长期形成了好学深思、长于辩论、乐于著述的优良传统,为兵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齐鲁又具有着悠久而厚重的兵学传统,姜尚、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构成了这一传统的系列星座。  相似文献   

8.
中国先秦战争连绵不断,因而产生了众多的兵学家和兵学理论,为中国乃至世界兵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管仲作为先秦齐国的贤相,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其倡导并实践的寓军于政、平战一体的军事思想是齐国强大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道教是否存在兵学体系?对此历史上存在不同答案。以清代《四库全书》馆臣为代表的儒家学者认为,说道教谈兵论战实属牵强附会,《道藏》中收录兵书战策乃是"多捃拾以足卷帙"。由于《四库全书》编纂者的特殊身份,他们的这种看法曾经有较大影响,以至于在一些学人中间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道教与兵学"风马牛不相及"。与之相对,近代以来,陈撄宁、易心莹、王明等著名道教  相似文献   

10.
在悠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道教神仙理论和传统兵学思想作为社会文化领域中两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产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以此立论,首先从“邪不胜正”的神学依据、“护生戒杀”的反战理由、军事行为中的神秘术数三个角度详细阐释了道教神仙理论对传统兵学的影响;其次,从传统兵学家的角度,对传统兵学家的社会理想和个人追求所受道教神仙理论的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兵学源头活水的探寻——读《〈周易〉与兵法》丁文宏近年来,姜国柱教授深入研究兵学与哲学的关系,找到了兵学与哲学的结合点,在“军事哲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先后发表了《兵学与哲学》、《道家与兵家》等学术专著和大量质量高、...  相似文献   

12.
军事思想,作为整个思想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与成熟,与人类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总体发展演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孙子兵学诞生于春秋末年,战争活动固然毫无疑问是最为直接的动力,然而古代社会思潮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孙子》对周朝兵学的批判与继承刘庆周朝兵学是《孙子》问世之前长期统治华夏战争舞台的主导性军事学说,也是到目前为止所知中国古代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兵学理论。据史籍载,周朝建立后,曾设有处理日常军事事务的专职武官“司马”,同时形成了规定如何行军打仗的“司马之...  相似文献   

14.
《投笔肤谈》虽然是效仿《孙子》体例而作,但在具体内容上不仅有自己独立完整的体系,而且在诸多方面丰富与发展了孙子的兵学思想,如对孙子仁爱思想与先胜思想的提升与深化、对孙子攻守思想的整合思路、对孙子情报思想本质的深刻揭示、对孙子作战理论和兵学原则的具体化与实用化、对孙子借力思想内涵的有效拓展等等,甚至于部分观点超越孙子论兵之范畴而自成一家之言,它对中国兵学理论的杰出贡献是不容忽略的。  相似文献   

15.
管子和孙子的兵学思想是齐鲁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体现于《管子》和《孙子》书中。由于二人所处地位和历史环境不同,导致二者兵学思想在有很多共同点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差别在于:管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强国称霸,孙子战略论述取向为全胜保民;《管子》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论述"统帅之学",《孙子》一书主要内容是论述"为将之道"。在战争几个重大要素上管子和孙子也存在若干差别。  相似文献   

16.
姜国柱教授新著《兵学与哲学》(沈阳出版社)吸引着我一口气把它读完。掩卷沉思,”纵横联想,不能自己。感想之一,是这部书填补了一项空白,或者说在军事与哲学的接合部位,开拓出一个新的学术空间。就我所知,当代研究《孙子兵法》和中国军事思想的作品已经不少,其中当然涉及哲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作品更多,其中亦论到兵学。但将兵学与哲学两大类学问之间互渗共溶关系作系统考察者,此前尚未见到。姜国柱教授把兵学与哲学结合起来研究,既弥补了中国哲学史的欠缺,又丰富了中国军事史的内容,而使兵学与哲学两者相得益彰。书中所引…  相似文献   

17.
管子辅佐齐桓公只消五年,即使滨海贫弱之齐,一变而成威镇四方的大国,并仅以三万教士、八百革车,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这其中,管子的用兵智慧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管子军事思想经后学整理扩充,保存在《管子》书中。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兵学以《孙子》十三篇为代表。但是与之相较,《管了》有自己的许多特色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先秦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军事家,如姜尚、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尉缭等,他们的兵学著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徐勇先生主编的大作《先秦兵书通解》和《先秦兵书佚文辑解》(天津人民出版社),对先秦兵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的研究,是新世纪出版的研究我国先秦兵书的两部精品力作。笔者读后,深感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士气作为一种军事软实力,不仅是战争决胜的重要因素,也是治军关键之所在。传统兵学对士气问题的基本认识来自于其秉持的战争观;战争的正义性决定军队士气的根本走向;“心”与“气”作为士气的基本范畴,其辩证关系为“内心外气”、“将心士气”、“心气一体”:“教戒养气”、“将帅主气”、“赏罚励气”、“以怒激气”是古代重要的士气培育之道;“击敌之气”是古代士气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司马法》和《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两部经典兵学著作。前者是我国最古老的兵书之一,是先秦时代司马之官治军用兵的法典;后者被尊为中国"兵学圣典"。以下考察了《司马法》的来龙去脉,古《司马法》与《司马穰苴兵法》的关系;分析了《司马法》与《孙子兵法》以及司马穰苴和孙武之间的地域背景、家学渊源和学术传承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司马法》与《孙子兵法》的共同特征和鲜明差异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