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有其的自身的特点,同时自我概念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维度之一。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外在的巨变、内脏机能的发育成熟和性的成熟,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他们情绪、学业和社会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关注初中生的发展变化,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进行恰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荣伟  Pual.  T.  P.  Wong  李丹 《心理科学》2020,(5):1154-1161
对1087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人际关系和自我概念对生命意义的影响,以及自我概念在人际关系与生命意义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之间存在同时性和继时性正相关;(2)在时间点1和时间点2,人际关系、自我概念和生命意义均两两相互预测;(3)人际关系和自我影响均影响生命意义,以及在人际关系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中,自我概念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人际关系通过自我概念进而影响生命意义体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自我概念来提升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即带着一颗自我肯定之心,积极参与到社会互动中去。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培养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宋剑辉  郭德俊 《心理科学》1998,21(3):277-278
近年来,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自我概念被用于解释大量的行为,在教育和临床心理治疗领域中得到了高度重视。1自我概念及其结构:塞弗森等(Shavelsonetal.1976)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来自个体的经验及对环境的认知。自我概念的水平受外界重要人物的评价、强化以及个体对自身行为的归因风格的影响。塞弗森等进一步将自我概念区分为一种多侧面多等级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多侧面多等级模型(Shavelsonet.al.1976).(见图1)用1自我扶念的多侧面乡筹级模型…  相似文献   

4.
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意识到自己特定的身份时, 个人往往在这个身份的框架内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者分别从人格, 自我归类和社会建构的角度来认识身份凸显性, 它与自我概念整合存在紧密关系。身份凸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身份承诺水平, 情绪, 群体规模和地位, 以及情境中相关线索的优势水平。另外, 阐述了几个抑制或干扰身份凸显性的策略:去类别化、再类别化和次类别化。未来研究需关注不同水平身份如何相互作用, 自我概念整合, 从社会构建的角度探索抑制或干扰身份凸显性的策略, 以及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师范大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差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张怀春  杨昭宁 《心理科学》2003,26(2):381-381
1 引言  回顾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历史 ,1890年James首开自我概念研究的先河。 1976年 ,Shavelson将一般自我概念划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 ,学业自我概念就是学生在各门具体学科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1984年 ,Song和Hattie发展了自我概念等级模型 ,将学业自我概念分成能力、成就和班级三个方面。从此 ,学业自我概念 (academicself-concept)可视为自我概念 (self-concept)的亚概念 ,是构成自我概念的成分之一。在学业自我概念的测量方面 ,Shavelson和Bolu…  相似文献   

6.
10—15岁学习不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有关自我的理论,福托斯认为自我概念是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被试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和评价等。本文应用量表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二年级(10-15岁)211个学习不良儿童和217个一般儿童的自我概念的8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不良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特征;与一般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相比具有显着差异。  相似文献   

7.
江汶  佐斌 《心理科学》2013,36(1):157-163
大鱼小池效应(Big Fish Little Pond Effect)是解释不同教育情境中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一个特定概念,Marsh将其定义为:能力同等的学生,在平均成绩较高的学校或班级里的学业自我概念较低,而在平均成绩较低的学校或班级则学业自我概念会较高。大鱼小池效应包括学生采用概括他人和特定他人的比较标准所分别产生的同化效应和对比效应,社会比较对学业自我概念形成具有特定影响。大鱼小池效应的未来研究可以从研究方法的改进、调节变量的控制和跨文化比较等方面拓展。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青少年自我概念问卷及青少年网络使用偏好问卷对全国13个省份的3911名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青少年社会支持与网络社交偏好的关系以及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社会支持、自我概念与网络社交偏好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自我概念纳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网络社交偏好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自我概念在社会支持和网络社交偏好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概念的中介间接影响网络社交偏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振宏  郭德俊  方平 《心理科学》2004,27(3):602-605
运用社会测量法,把238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分为受欢迎、被拒斥、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型五种类型,用自我描述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研究表明:(1)被拒斥学生的数学学业自我概念、一般学校自我概念、与同性关系自我概念、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一般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受欢迎组学生的与父母关系自我概念、诚实——可信赖自我概念等方面显著高于被拒斥、被忽视、和普通组学生。(2)被拒斥学生遇到挫折时的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显著低于受欢迎、被忽视、有争议和普通组学生。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其学校适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志军 《心理科学》2004,27(1):217-219
本研究对258名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自我概念和学校中的社会行为、同伴关系、学业成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的自我概念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其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也没达到显著水平;自我概念与敏感退缩行为没有密切关系;身体自我概念与社会喜好、学业成绩有显著负相关,并且对两者有显著预测效果;自我概念部分因子与社会影响、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有显著正相关,且也对它们具有显著预测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青少年的社交网站使用和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社交网站使用强度问卷、社会比较倾向问卷和自我概念清晰问卷对69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社会比较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而社交网站使用强度和社会比较倾向都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网站使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不仅有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还能通过社会比较倾向的间接作用对自我概念清晰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我概念的多层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它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该研究仅围绕构成个体自我概念内涵的个人信息对145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同时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认知的信息构成中,自我概念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呈现出层次性,具体可分为浅层自我、深层自我与中层自我等。  相似文献   

13.
再婚家庭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我概念是人格的核心成份之一,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与人的社会性发展、心理健康、成就水平等密切相关,因此,自我概念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指标(Rogers,1964;Harter,1983;Marsh,1988)。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性别自我概念的结构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同时运用外显的自陈式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内隐联想测验来研究大学生的性别自我概念 ,结果表明 :(1)运用内隐联想测验来测量内隐性别自我概念是可靠、有效、敏感的 ;(2 )在性别自我概念的内隐层面上 ,性别差异十分显著 ;在性别自我概念的外显层面上 ,除了女性正性量表外 ,其他量表上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3)性别自我概念是一个双重的结构 :包括一个内隐的性别自我概念和一个外显的性别自我概念 ,前者是一个一维的未分化的结构 ,后者是一个两维的结构 ,并且二者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15.
学业自我概念是自我概念研究的重点之一。国内对学业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验证国外学业自我概念的理论、探讨学业自我概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等,本文概括了国内关于学业自我概念研究的现状,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儿童自我知觉量表的一般自我概念分量表、青少年早期气质问卷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维度问卷对416名初中学生的调查,考察青少年气质、父亲教养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质的意志控制和消极情绪性特征分别正向和负向预测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权威型父亲教养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气质的外向性和归属感特征、专制型父亲教养对青少年的一般自我概念不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气质与父亲教养对青少年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表现为累加效应,不具有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7.
旨在建立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的全国常模。依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按行政区域、性别、年龄、户籍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等人口学特征分层抽样取得容量为6433的成年人样本。在该全国样本中再次验证了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体在一般自我概念水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男性自我概念积极性和调节性优于女性;青年组自我概念清晰性低于中老年组,但悦纳性高于中老年组;城市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个人收入中等以上的被试群体自我概念总分及各维度分均更高,不同民族被试的自我概念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18.
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2147名五年级儿童为被试,考察了童年晚期身体侵害、关系侵害对儿童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和一般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童年晚期身体和关系侵害均能负向预测儿童的社交和一般自我概念,关系侵害的影响比身体侵害更大。只有身体侵害可以负向预测身体自我概念。性别仅在身体侵害对身体自我概念的预测中表现出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旨在编制适合中国成年人的一般自我概念测量工具。通过理论分析,建构了一般自我概念的四个维度,包括积极性、清晰性、悦纳性和调节性,并据此编制了中国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量表。分别选取北京地区450名和400名大学生进行预试和正式测试: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建构的一般自我概念四维测量模型结构合理,拟合良好;项目及信效度分析表明,量表各项目区分度良好,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因此,该量表可作为成年人一般自我概念和自我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0.
郑信军 《心理科学》2007,30(1):108-112,107
本研究考察了135名处境不利学生及普通学生的内隐、外显自我概念。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同伴关系不良等处境不利学生的外显自我概念水平总体上低于普通学生,该现象在初中阶段更为显著;(2)学业不良、同伴关系不良等处境不利学生在初中阶段表现出比普通学生和贫困学生更显著的自我概念内隐效应;(3)学业不良、同伴关系不良等处境不利学生在初中阶段表现出比普通学生更显著的内隐、外显的自我概念的分离;(4)处境不利学生主观感受的某些社会支持维度对其外显、内隐自我概念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