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帝不沉默     
张远来 《天风》2016,(8):42-43
正不少人都有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经历,在那一刻,心中不免产生孤独感,甚至怀疑上帝为何在我们如此需要带领的时候保持沉默。上帝真的在沉默吗?一、上帝在沉默?上帝的沉默是人最痛苦的感受。深受试炼的约伯就在苦难中深深挣扎,他很多次要求与神对话,甚至盼望在上帝和人之间有  相似文献   

2.
李秦成 《天风》2006,(23):8-11
和约伯试炼中极度的痛苦相比,我们在患难试炼中所受的一点点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忍耐到底?约伯遭遇的试炼给我们信心的鼓舞。经文:伯1:8从圣经《约伯记》中我们知道,约伯在上帝面前是义人、完全人,这并不是他自认为义,而是上帝认他为义。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1:8)这句话充分证明上帝对约伯的义行给予了充分肯定。约伯之所以能在上帝面前成为完全人,是和他平时的不断努力追求分不开的。在约伯身上有很多闪光点,给我们留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约伯记》要表明的应该是上帝的形像与作为;苦难是人认识上帝的途径之一,虽然这途径既残酷又现实;人心中对上帝的看法与上帝自身所展现出来的形像是否一致?《约伯记》告诉人们,人对上帝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甚至连提出问题的资格都没有。本文试就《约伯记》中的故事和各人的辩论,来浅谈《约伯记》中约伯的上帝观,希望在我们对上帝的认识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约伯问题"对神义论向人义论的转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约伯记》展示了安妥生活与传统的德行业果观的张力、德行业果观与无辜受苦的冲突和德行业果观的危机。本书描述的约伯超利害的敬虔和美德与对上帝的忠心,为上帝的公义和权能提供了更深的一层内涵,批判了善恶报应、德行业果观的教条主义所持守的立场。《约伯记》教导我们以何种心态去面对我们所不明白的"义人受苦"的问题。而在新约中,我们会明白上帝如何处理苦难。  相似文献   

5.
陈跃鑫 《天风》2001,(6):10-11
圣奥古斯丁有句名言:“苦难是上帝祝福之手的阴影。”经上记着说:“因为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因为往往也就是在苦难中,上帝让我们更能切身地体验到他的爱是多么的丰富与真实。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脚踪,一起来体验约伯的经历,来思想上帝的作为吧!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5)
正有学者认为,圣经就是一部苦难史。旧约有"天怒惩恶"式的大洪水之古老故事,有早期希伯来人迁徙、逃难的族长故事,有后来分国时期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公元前722年)和南国犹大子民被掳于巴比伦(公元前586年)的国家流亡史,也有个人无辜受难记——智慧文学《约伯记》,新约则是上帝之子——耶稣的受难叙事与见证。上帝的慈爱不等于他不会让灾难发生,也不等于  相似文献   

7.
亲眼看见你     
《天风》2020,(6)
正神学院的学习让我从知识和见识上认识了上帝,而最近,我经历了弟弟因事故离世,让我在生命中经历了上帝。正如约伯所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伯42:5)3月8日凌晨四点多,我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昨天傍晚,你弟弟工作时出了事故,现在快不行了,马上回家!"突如其来的噩耗宛如晴天霹雳,我在揪心和慌乱中直奔火车站。坐上火车,我心里稍微恢复了一点平静,便马上打电话向教会的长老和神学院的老师请假。老师们有着丰富的神学知识,但是此时此刻,他  相似文献   

8.
骆振芳 《天风》1997,(8):35-36
读了本年4月份《天风》登载的马红姊妹的一篇证道,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基督徒为什么受苦”?我带着这个问题读了一些有关的经文。《圣经》中有一卷专门讨论苦难问题的书,就是《约伯记》。约伯是一个义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但是一天之内约伯的财产和儿女都遭到毁灭,他自己也从脚掌到头顶长满毒疮。  相似文献   

9.
难中恩藏     
陈恩准 《天风》2011,(7):22-23
感谢全能的天父上帝,他知道我有愿意侍奉他的心,更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来对待我,使我可以成为他合用的器皿。虽然如今我经常会在国内外辗转奔波,甚至被开玩笑说是"空中飞人"。然而全家归主不久,上帝却像约伯所说的"把我的脚上了木狗,并窥察我一切的道路,为我的脚掌划定界限"(伯13:27),让我去经历他那"难中恩藏"的奇妙作为。  相似文献   

10.
读了本年4月份《天风》登载的马红姊妹的一篇证道,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息。“基督徒为什么受苦”?我带着这个问题读了一些有关的经文。《圣经》中有一卷专门讨论苦难问题的书,就是《约伯记》。约伯是一个义人,“完全正直,敬畏上帝,远离恶事”(伯1:1)。但是一天之内约伯的财产和儿女都遭到毁灭,他自己也从脚掌到头顶长满毒疮,坐在炉灰中等  相似文献   

11.
对于恶的难题,传统神义论由于忽略了“上帝”与人类语言中“上帝的概念”之间的差别,从而造成了上帝似乎需要在人的理性面前称义的局面。普兰丁格为此提出了一种“辩护”的替代方案,试图说明上帝允许苦难与恶的可能原因。普兰丁格还以旧约人物约伯的故事为例说明,人不能以自己的理性假设来要求上帝。  相似文献   

12.
学会感恩     
金艳丽 《天风》2005,(7):39-39
或许我们的生活中会有一些痛苦和失望, 我们往往在经历痛苦时,会把它扩大化,以至于感到自己实在太不幸,会抱怨上帝的不公, 当时间流逝,事情过去之后,我们往往又会感叹上帝的奇妙,自己的短视和无知。  相似文献   

13.
江南 《天风》2009,(12):55-55
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什么都没有了,十多年辛苦的积蓄没有了,住了才一年的新房子没有了,就连赖以生计的工作也没有了。就如旧约圣经中的约伯一样,一夜之间,上帝收取了我在地上的一切财物。  相似文献   

14.
杨联涛 《天风》2008,(7):2-4
今年世界妇女公祷日的资料是由圭亚那的基督徒妇女所编写,主题是:上帝的智慧带来新知,经文是<约伯记>28章20-28节.今天就以这段经文和这个题目与大家一同分享.  相似文献   

15.
朱世花 《天风》2006,(17):40-41
……人的尽头是神的起头,正在这个时候,是上帝拣选了我,让我走进了教堂,上帝那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弟兄姊妹安慰我,上帝的真道开导着我——已有两个孩子的我,每当想起以前所遭受到痛苦、悲惨的经历,真的不敢相信自己能活到今天。以前对自己的丈夫和家庭彻底的失望,然而我今天蒙了神的怜悯后使我从死里逃生,我所有的愿望终于实现——跟随主。几年的时间,家庭有了转变,我感慨万千,伤心往事,不堪回首……人生花季时期,不过十六、七岁,对未来充满热情美好的宝贵时光。然而让  相似文献   

16.
面对痛苦     
“我实在厌恶我的生活,我要任 意苦诉我的怨情,倾吐我心中的酸 苦”(约10:1)。这是旧约中的约伯 在遭受一连串痛苦之后的表白,也是 一总遭受苦难者的心声。所有的人都 有考验和痛苦,连好人也在内。“你 曾留意到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因为世 上没有一个象他那样十全十美,生性 正直,敬畏天主,远避邪恶的人”(约  相似文献   

17.
张姚 《天风》2016,(7):33-34
正巴特曾感叹传道人关于上帝知识的两难,他的意思大概是说,全能至大的上帝怎么可能被人研究,那是对上帝的不敬,而作为传道人,我们不研究上帝,怎么能传讲这位上帝?对此,约伯的朋友琐法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考察,就能测透神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琐法的观点是典型的不可知论。他认为你研究上帝也没有用,受造的人不可能认识造物的主,上帝的认知只能来自上帝的启示。更直白地说,既然启示来  相似文献   

18.
黄广尧 《天风》1995,(4):8-9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伯19:—26) 约伯在他肉体及心灵极度痛苦的时刻,他想到救赎主是永活的主。他的血肉之体受到很大的痛苦,但他相信有一天当他肉体消灭之后,他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约伯是《旧约》  相似文献   

19.
苦难与超越     
世间何以有苦难?这是大多数命运坎坷的人容易提出的疑问。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之类的话。的确,为什么人生会有痛苦与磨难?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经历?为什么好人要受苦,而坏人却能免受责罚?天主真的关心、在乎我们受苦吗?让我们翻开圣经中的《约伯传》,一起走入约  相似文献   

20.
宋方 《天风》2022,(10):49-50
引言 在山东省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举办的线上学习中,我学习了《让讲道活力再现——从困境到恩典的四页讲道法》这本书,"四页讲道法"引导我们重新理解经文的方式,第一页是看清经文书写或描绘的当时,人们所经历的问题(圣经中的困境);第二页是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问题跟我们所经验的问题一样,也会陷在困境中(今日社会中的困境);第三页是回到圣经中,看到当时上帝为人做了哪些事(上帝的恩典作为);第四页是经文帮助我们了解今日上帝正在做什么(今日上帝的恩典作为)1.借着这种形式的讲道,促使我们体会到经文中人们的经历,使我们感同身受,经历上帝的恩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