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主耶稣在《约翰福音》3章3节中这样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四福音中,"实实在在"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耶稣的教导当中,是耶稣的习惯用语,耶稣借此来表明自己的郑重其事,以此来提醒人们注意他所传达的信息与真理。在这句经文中,耶稣让人们留意的真理就是"重生"!重生中的"重"这个字,可以理解为"再次、  相似文献   

2.
本文尝试从三一论的角度,指出在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中,将救恩理解为关系的恢复是必要而又可能的;并尝试从四个不同的向度指明救恩包括人与上帝关系的恢复,人与其它被造物关系的复和,人与未来关系的恢复,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恢复。上帝的救恩因此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为人类以及整个被造的世界所带来的更新与复和。因着上帝的救恩,人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关系中,从而获得一个更完满的存在。对救恩的这种的理解既不与《圣经》的教导相背,也更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3.
新约圣经中频繁出现的"爱"是基督教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之一。在《约翰福音》第21章15至17节里,作者用了两个不同的希腊文词和来表达"爱"这一意思。有学者认为这两个词的含义稍有差别,一个所指的是"神圣之爱",而另一个则指"友谊之爱";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将这两个词看作同义词。本文从词义、写作意图、历史背景和文本语境等方面来分析这一诠释分歧,得出结论认为虽然和的语义在一些古希腊语文献中有所区别,但将这种区别带入到对《约翰福音》这段文字的诠释中是不恰当的,和在此段经文中应该是无差别地表达广义的"爱"这一意思。  相似文献   

4.
在《约翰福音》的序言中,“道”(λóγοζ)一词被用来指称耶稣.关于此词的选用意图和背景,学者们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希腊文化对“道”一词的选用有直接影响,还有一种认为犹太教背景才是理解其意义的关键,另外一些人则把希腊化犹太教视作是影响《约翰福音》的最主要因素.在考察上述三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犹太教哲学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对“道”的论述,指出其对“道”的理解对于解释《约翰福音》序言十分重要,作为《约翰福音》序言中“道”的一个可能的选词来源,斐洛的“道”或许是一座连通《约翰福音》序言当中希腊和犹太背景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Made,生存即实践,是除了从圣经首章《创世纪》到《约翰福音》的"语词中心论"之外的另一个主题,即身体化的行动。从made(造物)在《创世纪》中的位置来说,某种程度实际上预示着"语言-时间"向"实践-空间"的变奏。这同时也是对从古希腊λογοσ转化而来的语词中心主义的内在挑战,但这一点却与圣经《约翰福音》中译本的"太初有道(Word)"内在契合。这种"身体-实践"的行动主义在西方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时代进程中得到强化,并进而表现为歌德以"太初有为"重译"太初有言"的行动主义的自觉。在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的紧张得到了调和,呈现出的是人之存在就是在行动的空间展开与言说的时间叙述中的双重合奏。  相似文献   

6.
严青 《天风》2001,(11):10-11
在葡萄园里的工人,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从圣经的教训来看,他们的失败有这五方面:没有恩召;在人前关葡萄园的大门;没有在神面前支取灵力;按私意解经和用草木禾秸建造教会工程。 一、没有恩召(弗1:18)。神对我们有生命和圣洁的恩召,加上神对个别人有事奉的恩召,一共有这三大恩召。主耶稣要求尼哥底母重生(约3:3),这就是生命的恩召。信徒有了神的新生命之后,神接下去又对我们有圣洁的恩召(彼前1:15)。最后,神又在信徒当中  相似文献   

7.
经典诠释是诠释者以当下时代为背景对经典的理解和解说,任何经典诠释都无法摆脱诠释者的时代"印记"而追求纯粹的经典"原义"。与时俱新性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根本特性。这一特性正是源于诠释者为应对当下时代对经典进行的一种创新性诠释。只不过,按照经典诠释的理论逻辑,强调经典与时俱新的创造性,并不意味着经典诠释可以完全脱离文本"原义"肆意发挥。经典诠释对于经典的创造性发挥,必须以经典原义为基础,从"原义"中延伸出"新义"。经典诠释其实是诠释者和作者跨越时间隧道的一场历史性"对话"。绵延二千年的《孟子》诠释,是经典诠释的时代性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圣经》在华的理解及诠释历史,并从三个方面加以概述:"索隐派"圣经观在中国的"形象化"理解、《圣经》汉语翻译带来的语言变化和意义革命、汉语表述的全方位《圣经》研究。本文认为《圣经》中译史与中西思想文化的相互理解密切交织,这种经典解读与诠释是相关理解的不断调整、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而促进了不同语言、不同思想体系的彼此接近、相互认知,并达到一定程度的"会通"和"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沟通与更新的意义遂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9.
尤长乐 《天风》2017,(7):20-21
《约翰福音》1章16节说:“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感谢全能的上帝对蓝田教会的带领和祝福,在上帝的带领下,蓝田教会的事工一直都在健康、稳步发展。西安市蓝田县乡镇教会巳登记注册的堂(点)有17个,正在登记但尚未注册的有8个,信徒一万余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带领全县广大信徒高举“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自”原则办好教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柳松 《天风》2017,(7):42-43
《马太福音》11章12节说:“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一些弟兄姊妹对此存有疑问:我们不是因信称义吗?不是凭着信心就得救,可以进入天国吗?救恩不是上帝白白的恩典,不需要人为努力,人也没办法靠努力得到救恩吗?面对信徒的疑问,我曾经从称义和成圣两个方面来解释,一个人因信被称义,但还要经过成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第三章以史为纲启童蒙《圣经》显示出天主在人类历史中的活动,以及透过在特定的时期和地方发生的事件达成诸多神圣目标。对基督信徒而言,历史并非那种枯燥乏味而又永无休止的系列循环。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天主救恩计划的完满实现。在《新约》中,用于表达时间概念的希腊语词有两个:一个是chronos,意为"时间"或"日期",英语  相似文献   

12.
恩上加恩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 请同读一节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章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我们在圣灵的光照下,看到这节经文里面,有一个十分宝贵的题目——“恩上加恩”。有三个问题需要弄清楚:第一,丰满恩典从哪里来?第二,如何领受这个恩典?第三,怎样能得恩上加恩?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几种流行的《约翰福音》中译本的"λóγoζ"译名。在梳理"λóγoζ"希腊文含义的同时,作者从语言学和传播学角度指出,不同的"λóγoζ"译名反映出不同的中译者在跨文化诠释中所持有的不同哲学背景与解读视角,但各自不同译名总的说来可以划分为"道"和"圣言"两大系统。相对而言,《和合本》"道"的译名比较好地在"λóγoζ"的希腊原意与汉语表述中间取得某种平衡,而该译名乃至整部《圣经》的翻译与现代汉语发展演变间的修辞互动也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4)
正"天风+中国基督教网+发行点+"模式传统上,中国教会是通过"以文载道""以字传义"来实现自身价值的。以福音为主题的报纸、杂志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教会宣传救恩真理、传扬基督的主要媒介。《天风》创刊之初就有别于单纯的福音小报或会刊会讯,初创时期的《天风》紧紧抓住纸质媒体这一功能属性,放眼天下,以基督教的伦理及世界观检视千  相似文献   

15.
余国良在《天风》2004年第2期上撰写文章,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督徒需要很审慎地思考受造的物质世界在上帝整个计划当中的地位:既要承认其内在价值,又要肯定物质世界受到人类堕落的玷污,需要仰赖救恩方能恢复其荣美和地位。现今中国教会中存在两种物质观:一是某些富裕地区的教会趋向世俗化,表现为奢华浪费、攀比、传道商业化,成功神学等等;二是有相当一部分信徒,尤其是农村信徒当中存在着否定物质世界,消极遁世的倾向。对此在中国教会内正在推行的神学思想建设的任务之一是建立全备的中国神学体系,这其中需要包含对“神恩遍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6)
正前不久,华东神学院专职教师林玉解牧师寄来他的新书《听主心声——约翰福音释经讲章》。近几天,我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读完了此书,深受启发,受益良多!《约翰福音》是我最喜欢的一卷福音书,喜欢《约翰福音》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使徒约翰向我们介绍的耶稣是一个"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的有血有肉的人。对于《约翰福音》的这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的爱国赞美诗杨周怀●基督教是一个歌唱的宗教,在世界上,基督教信徒唱的歌最多,音乐发展最快。基督徒们的歌唱中,除去歌颂上帝的公义、救恩、和平、慈爱之外,他们还经常唱一些热爱自己祖国和民族的颂歌。基督教《圣经》中诗篇第137篇是一首著名的爱国赞美诗...  相似文献   

18.
罗黎光 《天风》2003,(10):6-7
约翰福音4:24 什么是忠心? 希腊文的“忠心”只有一个含义,即:诚实,真实,可靠,可信。让我们来看看圣经上是怎样教导我们忠心的。 忠心是敬拜神最重要的条件 耶稣说:“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按中希文之意,心灵和诚实可用“忠心”二字概括。诚实、忠心地敬拜神,就是来到神面前的人必须笃信有神,且相信他赏赐人类救恩。一个已重生得救的人,一个真正的基  相似文献   

19.
“因信成义”是圣保禄宗徒在《罗马书》中的名言,是《圣经》中的话,有绝对的权威。历来的神学家们都公认,《圣经》是一部救恩书,其救恩福音是不会有错的。因此“因信成义”这句话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金微 《天风》2004,(11):38-38
《天风》编辑部同工: 你们好! 我们那里有个传道人在讲道中说:"受洗得救,不受洗不得救",在弟兄姊妹之中引起争论,有的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有的认为是正确的,双方都用圣经的话解释。本人认为这句话忽略了神的救恩,以及信徒和主的关系,过分强调了有形的礼仪。 这些争论使不少弟兄姊妹不知所措,甚至有人说不知听谁的好,因此,请《天风》编辑部的同工来解答弟兄姊妹的疑问,谢谢。 甘肃 信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