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数学领域中认知技巧获得的过程,其中包括学生的早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问题解决技巧的获得,指出传统的数学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1)以正统的符号操作为教育基础,忽略了儿童已有的直观知识;(2)强调将常规的手段-目的分析作为有关的学习工具,加大了学生的认知负荷,针对这些问题介绍了几个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数学认知技巧获得的实践经验,同时分析了认知技巧获得的社会背景,包括合作学习、情景定点学习和学徒学习。  相似文献   

2.
学科领域知识由学理内容知识、认知过程知识和问题条件知识组成。本研究以529名七年级学生为被试,测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学科领域知识表征特点,结果发现:(1)三种类型知识表征存在显著差异,学理内容知识表征水平最高,问题条件知识表征水平最低;(2)学优生的学科领域知识表征水平显著高于中等生和学困生;(3)认知过程知识表征、问题条件知识表征水平与数学学业成绩显著相关;(4)学生对学理内容知识重要性评价最高,问题条件知识最低。  相似文献   

3.
浅论学习策略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信息加工模式已逐渐被应用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在积极地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策略.近20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并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他们越来越关心诸如学习策略这样一些可概括的认知技能.因此,有关学习策略研究也就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学习不良儿童的元认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元认知指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调节。在学习不良领域,元认知理论无论在对学生内部加工问题的理解上还是在开发帮助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教学方法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了这一领域的研究之后,指出一些基本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未来的研究应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进一步揭示学习不良儿童元认知机制,整合认知、动机和情感因素,致力于将学习不良学生培养成自我调节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5.
“学习迁移”(以下简称迁移)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学生将一种情境中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能力。迁移是一种能力,学生只有将在学习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其他情境中进行广泛迁移,才能形成能力。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在教学中遵循迁移规律,就是使学员将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完成有效迁移,运用迁移的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部队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执勤和处突能力。  相似文献   

6.
任洁  许尚侠 《心理科学》1999,22(5):457-458
1问题提出现代认知心理学家J.R.Anderson等人提出的相同要素迁移理论,被认为是当前程序性知识学习迁移研究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他们认为迁移的本质是以产生式(“条件──动作”对)为基本单元,通过知识编辑机制来实现的。陈述性知识(它以样例等其它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通过弱方法获取,当这些弱方法问题解决法以某种解释形式作用于陈述性知识时,产生的问题解决行为是缓慢的,且容易犯错;既然所有的行为(认知的与物理的)都在程序式记忆的控制之下,那么技能行为就需要将这些速度缓慢的解释程序转变为特定领域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发展相关的认知技能:汉语和英语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英语和汉语阅读获得所需要的认知技能及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认知缺陷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分析表明阅读发展所需认知资源表现出了跨语言的一致性,都要求有充足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和正常的视觉正字法技能,语音和语义知识表征足够精细;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认知缺陷也表现出了跨文字的一致性,都包括语音缺陷和一般的学习与记忆问题。然而儿童所面临的语言文字特性会影响到阅读技能获得的难易和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作业讲评则是解决存在问题,弥补不足的必要环节。作业的讲评,是学生学习他人方法、吸取他人经验教训、进行知识正误比对、进一步巩固知识技能的大好机会。因此,如何提高讲评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竞技运动专家如何从长期训练中获得和迁移、提炼和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机制尚未有清晰的阐释。基于专家-新手范式的研究表明,从表征学习的角度看竞技运动专家的认知优势主要体现在注意优势和记忆优势两方面,而竞技运动专家知识与技能的自动性特点和抽象化表征是其认知优势效应形成的两个关键原因。从生成模型的角度探讨竞技运动专家知识系统的抽象化表征机制,为能更好地理解竞技运动专家的认知优势效应,助其突破认知局限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英语多媒体学习中言语关联手势对认知负荷及学习成绩的影响,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结果发现:该手势对认知负荷影响的主效应不显著,但与英语语言技能水平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学生语言技能水平低时,手势增加了认知负荷,反之,则降低认知负荷;该手势对句子转换的成绩没有明显影响,但在学生语言技能高时能提升理解能力的成绩。本研究结果提示,言语关联手势的运用有明显作用,它能提高或降低认知负荷,并对理解能力的成绩产生影响,但其大小和方向依赖于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学习中,在对知识形成理解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困惑、怀疑的心理。产生这种困惑心理后,学生就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维,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问题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究,在不断解决疑问的过程中扩展生物学习的思维,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内隐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注意需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杰  章建成  杨烨  金亚虹    李年红 《心理科学》2001,24(4):501-503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掌握某些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同时其本人又无法将所获得的知识用语言表述出来。继Reber(1976)等人在“人工语法学习”任务中发现了内隐学习效应之后,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研究者也发现运动技能可以内隐地获得。一般认为,个体只有专心致志才会学有所成,对对象的注意集中是人类认知加工的必要条件。而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是否需要有意识的注意呢?此类问题大多采用双重任务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采用对比实验方法,对概念教学的一般教法与控制掌握的动态教法做了比较。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应停留在以记忆为主的一般教学中。采用控制掌握的动态教法不仅克服概念纳入原知识系统的盲目性、自发性,提高掌握概念的效率;同时可以加深概念巩固,便于方法迁移;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认知技能和策略,达到培养发展智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认知的理论模型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王沛  林崇德 《心理科学》2002,25(1):73-75
社会认知一般涉及社会信息的辨别、归类、采择、判断、推理等心理成分,即林崇德所提出的涉及人对社会性客体之间的关系等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关于社会认知的近期研究探讨了人们关于群体及其成员的知识是如何在记忆中表征以及该知识是如何在后继判断过程中使用等问题,并且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5.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知识在人脑中的衰征是不同的。知觉性知识(perception-basedknowledge)的表征形式如何,心理学家一般的观点是:诸如图像之类的知识采用的是空间表征法,而象文字这种具有先后顺序特征的知识则采用线性表征法(Linear-representation)。这种观点主要是从Santa 的实验研究(1977)中总结得出的。Santa 的  相似文献   

16.
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的主要成份之一,它由三部分知识组成: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认知任务方面的知识和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元认知知识的培养与训练,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元认知知识的评定难以在大规模考试中实现,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评定,并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纳入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外显知识对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菲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2005,11(2):138-142,148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外显知识对运动技能内隐学习影响的研究。提出外显知识对内隐学习存在影响,但其作用的大小及其性质取决于外显知识的呈现时间、内容、内隐规则的可觉察程度、认知负荷以及压力等因素。提供外显知识既可能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可能激发与任务规则无关的注意过程,阻碍内隐学习。外显知识可影响行为,却不一定能被有意识地提取。外显知识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动作模式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差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运用实验法和临床访谈法研究了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在解决比较问题时的差异及元认知对解题成绩的影响。被试为40名小学三年级学生。比较问题分为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技能。结果表明:(1)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差异显著,学优生在一致问题和不一致问题上的解题成绩均优于学困生。这种差异与其解题时所运用的表征策略有关。(2)学生在解决比较问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为转换错误,在不一致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多于一致问题中出现的错误。(3)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元认知知识和监控技能上均有显著差异,元认知监控技能对解决比较问题的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即获得保证其在社会中成功地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社会性发展涉及到儿童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助人和合作等社会性技能,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愿望和行为.掌握这些社会性技能需要儿童具有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表象看到一个运动员完成三级跳远项目为实验任务,对表象任务的信息通达水平、眼动注视点的活动位置和被试对三级跳远项目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进行系统的操纵,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视觉表象眼动的变化是基于知识学习表征差异还是技能训练表征差异的问题。实验1以没有三级跳远运动专业技能知识且对该运动的认知水平也较低的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在完成高信息通达水平的表象任务时,注视点需要较短的持续时间,但眼跳距离会增大,眼跳频率会变低;实验2对表象任务的知识学习表征水平和技能训练表征水平进行操纵,分别以对实验任务进行过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人为被试,结果表明,随着被试知识习得水平和技能水平表征能力的提高,不同表象任务信息通达水平间的眼动差异将消失,但知识学习和技能表征的差异在平均眼跳时间上有差异,技能训练型的被试其平均眼跳时间要短于知识学习型被试,达到临界水平显著,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眼跳距离等均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