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归类任务,比较不同知识条件、不同特征呈现方式下,对非定义特征维度的掌握,验证类别学习的认知学习机制。结果发现对非定义特征维度的掌握,在样例特征固定位置呈现条件下较多,而在样例特征随机呈现条件下较少;在知识定义特征维度条件下较多,而在机械定义特征维度条件下较少。研究结果支持了类别学习的认知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2.
类别成员跨维度特征关系对类别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莫雷  郭璐 《心理学报》2004,36(3):281-289
探讨类别成员具有多维度相同特征与多维度匹配特征条件下对人们类别学习的影响。被试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一年级本科生,要求他们学习不同特征结构的类别材料,然后进行测试,以学习阶段的单元数与错误率、测试阶段的反应时与错误率为指标。共包括3个实验,实验1探讨了类别成员具有双维度相同特征、双维度匹配特征与非匹配特征条件下进行类别学习的成绩。实验2探讨类别成员在空间位置分离的两个维度上具有相同特征对类别学习的影响。实验3进一步探讨类别间成员具有双维度相同特征对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1)类别成员具有双维度相同特征时,人们在归类学习中会将这两个维度看成是一个维度,从而促进类别学习;(2)类别成员具有双维度匹配特征,或者在两个不相邻维度具有相同特征时,对于类别学习没有起到这种特定的促进作用;(3)如果类别间成员具有双维度相同特征,则对类别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过程中,特征相似性状况对维度的确立也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志雅  莫雷 《心理学报》2006,38(6):824-832
采用学习迁移任务范式,使用基于单一特征的类别判断技术,比较了非线性分离结构下,分类学习和推理学习的学习效率、学习过程与策略和学习结果。结果表明:在学习效率上,分类学习比推理学习更好地习得了含有较多样例的类别知识,分类学习的速度上显著快于推理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与策略上,推理学习比分类学习更为关注类别内不同特征的相关,但在分类策略的运用上不如分类学习灵活。在学习的结果上,推理学习倾向于原型记忆,分类学习倾向于进行样例记忆,分类学习比推理学习更好地掌握了类别原型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6岁儿童的类别学习能力、类别表征和分类策略。62名儿童参加了实验,实验1采用了"5/4模型"类别结构,实验2采用了"3/3类别结构"。结果发现:6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类别学习能力;相对于原型表征,6岁儿童更倾向于进行样例表征;6岁儿童在注意上具有定位在高典型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但不具备定位在区分性特征维度上的能力;在类别学习策略上主要采用单维度分类策略和规则加例外的分类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恒超  阴国恩 《心理科学》2012,35(4):823-828
以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关系复杂性逐渐变化的实验材料——4特征复杂关系的虚拟外星生物、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同功能简单关系的虚拟外星生物和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异功能简单关系的虚拟外星生物,采用类别的间接性学习范式——个人功能预测的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和参照性交流的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通过三个实验任务(功能预测、自由分类和维度选择),探讨材料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中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关系复杂性的逐渐增高,被试的选择性注意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对无关维度的抑制)不存在显著差异;参照条件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水平极其显著地高于个人条件,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方面,而不表现在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对无关维度的抑制)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恒超  阴国恩 《心理科学》2013,36(4):915-921
以大学生为被试,以4特征虚拟外星生物为实验材料,采用类别的间接性学习范式——个人条件和参照条件,及一个无功能条件,通过三个实验任务(功能预测、自由分类和维度选择),探讨参照性交流范式下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特点。结果发现: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下,自由分类任务中,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关系作为类标准;功能预测的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过程中,参照条件下的功能预测成绩显著高于个人条件,这种差异体现在参照惯例形成的学习过程的中后期;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下,参照条件下被试的选择性注意水平显著高于个人条件,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于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方面,而不体现于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对无关维度的抑制)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万伦  张奇 《应用心理学》2008,14(4):365-370
在多重系统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即时反馈训练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考查相关维度数量对基于规则和信息整合两种结构的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关维度数量是影响类别学习的重要因素,基于规则单维度结构的学习显著优于信息整合结构和基于规则双维度结构的学习,基于规则双维度结构的学习与信息整合结构的学习没有显著差异.(2)反应策略受到规则复杂性的影响,当类别结构中隐含的规则比较简单时,学习者使用规则策略;当类别结构中隐含的规则比较复杂时,学习者难以掌握规则,就会使用相似性策略.研究结果支持"难度观",而不支持多重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9.
两种学习模式下类别学习的结果:原型和样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志雅  莫雷 《心理学报》2009,41(1):44-52
利用“学习-迁移”的任务范式和单一特征类别判断技术,探讨了分类和推理两种类别学习模式的结果,比较了两种学习模式的效果和策略。研究表明:两种学习模式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分类学习的结果是样例,推理学习的结果是原型;在学习效果方面,分类学习比推理学习在达标比例上更高,但在进度上差异不显著;在策略运用方面,分类学习比推理学习更快地使用单维度策略,而在高水平策略的运用上,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陈琳  莫雷  郑允佳 《心理科学》2013,36(2):356-363
通过对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尝试性的提出了类别学习的双机制理论。三个实验分别考察:当样例特征随机呈现时;定义特征固定呈现在样例首位时;以及刺激材料为知觉图形材料时,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三个实验的研究结果都发现:在类别学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碍效应,支持类别学习同时存在联结学习机制和认知学习机制的双机制观点。  相似文献   

11.
学习方式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6名大学生为被试,以4特征虚拟外星生物为实验材料,通过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探讨学习方式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下,限定分类任务中,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关系作为类标准;参照条件下被试限定分类结果与标准的关系类别的分类结果的杰卡德相似性显著高于个人条件;被试分类结果的简单关系类别的杰卡德相似性显著高于复杂关系类别的杰卡德相似性,4特征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中存在单一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王瑞明  林哲婷  刘志雅 《心理学报》2014,46(8):1052-1061
先前研究者普遍认为, 类别推理学习条件下可以同时表征诊断性信息和非诊断性信息, 而类别分类学习条件下中只能表征诊断性信息, 不能表征非诊断性信息。而最近又有研究者发现部分呈现条件下的类别分类学习可以表征非诊断性信息。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系统比较了全部呈现和部分呈现条件下类别分类学习的结果, 进一步探讨了分类学习条件下信息的表征情况, 并进一步探讨了部分呈现条件下的分类学习能够表征非诊断性信息的原因。实验1发现全部呈现6个特征、缺失1个特征(即部分呈现5个特征)、缺失2个特征(即部分呈现4个特征)3种条件下都能表征诊断性信息, 但只有部分呈现条件下能表征非诊断性信息。实验2发现全部呈现7个特征、缺失2个特征(即部分呈现5个特征)、全部呈现5个特征3种条件下都能表征诊断性信息, 但只有部分呈现条件下能表征非诊断性信息。总的实验结果表明:全部呈现条件下的分类学习只能表征诊断性信息, 而部分呈现条件下的分类学习能够同时表征诊断性信息和非诊断性信息, 并且部分呈现条件下表征非诊断性信息的原因是被试进行了推理学习, 而非注意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冼美君  邢强 《心理科学》2021,(4):850-857
采用“学习-迁移”范式 ,探讨了学习条件和样例相似性对类别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影响。实验选取虚构动物材料,采用2(学习条件:规则、无规则)×3(样例相似性:低、中、高)×2(匹配类型:正向匹配、反向匹配)混合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在规则条件下,高样例相似性组正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反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正确率;在无规则条件下,样例相似性越高,正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准确率越高,所有项目的信心值也越高。这表明,规则和样例相似性是类别学习元认知判断的线索;在同一任务中,分类会涉及基于规则和基于相似性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Blair M  Homa D 《Memory & cognition》2001,29(8):1153-1164
Formal models of categorization make different predictions about the theoretical importance of linear separability. Prior research, most of which has failed to find support for a linear separability constraint on category learning, has been conducted using tasks that involve learning two categorie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members. The present experiment used four categories with three or nine patterns per category that were either linearly separable or not linearly separable. With overall category structure equivalent across category types, the linearly separable categories were found to be easier to learn than the not linearly separable categories. A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rticipants' data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ore participants operating under a linear separability constraint when learning large categories than when learning small ones. Formal modeling showed that an exemplar model could not account for many of these data. These results are taken to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processes in categorization.  相似文献   

15.
陈琳  莫雷  黄平  郑允佳 《心理科学》2012,35(4):868-874
三个实验采用阻碍效应研究范式探讨主题知识对类别学习的影响。实验1探讨定义特征维度为机械特征时,主题知识对类别学习的影响;实验2和实验3,通过考察定义特征维度为知识特征时,类别学习中阻碍效应的大小,继续探讨主题知识对类别学习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1)当定义特征维度为机械特征时,主题知识的存在没有促进类别学习。这可能因为定义特征维度为机械特征,主题知识难以发现所致;(2)当定义特征维度为知识特征时,类别学习中的阻碍效应消失,证明主题知识的存在促进了类别学习。研究结果再次支持了类别学习不仅仅受到减少归类错误驱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张娟  莫雷  温红博 《应用心理学》2007,13(3):195-203
探讨了特征概率对多维和少维类别的分类学习和特征学习的效果及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特征概率条件下,多维比少维类别的分类学习更容易,而且学到更多的特征知识,多维条件下人们更倾向于整体性加工策略,而少维条件下人们倾向于分析性加工策略。低特征概率条件下,多维比少维类别的分类学习和特征学习都困难,且两种条件下人们都倾向于采取分析性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17.
类别学习中的分类和推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介绍了类别学习中的分类和推理两种任务,并从学习的条件、过程、结果和发展等方面的归纳了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了类别的分类学习和推理学习有相同的形式,但学习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不同。分类学习关注类别间的区分性信息,更可能是样例学习结果;推理学习更为关注单个类别内部的共同性信息,更可能是原型学习结果。这方面的结论强化了基于解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