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中国家庭文化背景编制一个测量中国家庭亲子阅读量的问卷——幼儿书目清单,并比较书目清单和传统的父母自陈报告家庭亲子阅读频率这两种方法在预测幼儿口头词汇的效果上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幼儿书目清单有较好的信、效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儿童的智商、父母的学历后亲子阅读量确实能显著预测幼儿的口语能力,并且书目清单的预测效果优于父母自陈报告的亲子阅读频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374名贵州农村地区小、中、大班年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开发并采用适合农村儿童的图片命名测验以及家庭环境调查问卷,描述农村学前儿童的口语词汇发展水平及家庭环境现状,并探讨家庭环境各因素(父母教育水平、家庭阅读活动、教育观念、家长评估及早期阅读教育)与学前儿童口语词汇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村学前儿童的口语词汇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发展模式;(2)农村儿童处于较为不利的早期家庭环境,包括较低的父母教育水平、早期阅读教育起步较晚等;(3)在这些家庭环境因素中,母亲教育水平和家庭阅读活动与儿童口语词汇显著相关,并且二者可以相对独立地预测儿童口语词汇发展。研究结果为农村贫困地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干预可行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家庭阅读环境(HLE)和电子媒介暴露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和幼儿词汇理解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使用家庭基本信息调查表、家庭阅读环境问卷、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对278名幼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 结果:(1)SES、HLE各维度(除hle5)与词汇理解呈显著正相关;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与SES、HLE各维度和词汇理解呈显著负相关;(2)HLE和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分别在SES和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幼儿词汇理解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结论:HLE和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在SES和幼儿词汇理解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父母的早期受虐经历与子女的对立违抗症状的关系,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了亲子虐待的中介效应和儿童愤怒管理对该效应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359名来自北京市、山东省和云南省的14所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研究工具包括儿童对立违抗症状评估表、童年期创伤问卷、儿童愤怒管理量表。结果发现:(1)男孩的ODD症状得分显著高于女孩;男孩受到的躯体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显著多于女孩(2)在控制了儿童性别后,父母在童年期的受虐经历仍可显著正向预测其成年期的家庭中子女的ODD症状;(3)亲子虐待在父母受虐和子女ODD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父母受虐通过亲子虐待间接影响子女ODD症状;(4)父母受虐通过亲子虐待影响子女ODD症状的中介效应后半路径受到子女个体水平愤怒失调(AD)的调节,具体来说,当AD水平较高时,亲子虐待对ODD症状的影响更大;但愤怒应对(AC)和愤怒抑制(AI)对中介效应无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比老年与青年人在阅读中词长、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探讨中文阅读中眼动控制的年老化问题。结果发现:(1)词长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注视时间和首次注视位置指标上年龄与词长的交互作用显著;(2)在注视时间指标上发现了显著的词频和语境预测性效应,年龄与语境预测性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综合而言,中文阅读中老年读者的词长效应和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同于青年读者,由此可见,视觉功能和词汇加工功能衰退都是中文阅读眼动控制年老化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6.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市三至五年级464名小学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亲子冲突量表、努力控制问卷和儿童焦虑量表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焦虑的影响,以及亲子冲突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一年后的儿童焦虑,与父亲心理控制相比,母亲心理控制对儿童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强;(2)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相应的父子/母子冲突(主体效应),母亲心理控制同时还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子冲突(伴侣效应);(3)只有母子冲突在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即儿童高水平的努力控制缓冲了母子冲突对儿童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为探讨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本研究使用网络亲子沟通问卷、亲子关系问卷、获益性解释问卷、问题行为量表、自尊量表、抑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2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网络亲子沟通、亲子关系、获益性解释和社会适应中,两两呈显著正相关;(2)网络亲子沟通不仅能直接正向预测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还能通过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对其产生影响;(3)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影响的直接效应以及亲子关系的中介效应均受到获益性解释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在高获益性解释群体中都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网络亲子沟通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改善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谦让、帮助、合作、分享等行为,是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往研究表明,安全的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但亲子依恋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在发展系统理论及依恋理论指导下,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不良同伴交往对上述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采用亲子依恋问卷、心理资本问卷、不良同伴交往问卷以及亲社会行为问卷对737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后,亲子依恋对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表明,不良同伴交往调节了"亲子依恋→心理资本→亲社会行为"的前半段,即当初中生的不良同伴交往偏多时,亲子依恋对心理资本的促进作用减弱。本研究的发现表明,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心理资本,进而促进亲社会行为。但是,较高的不良同伴交往会阻碍亲子依恋积极作用的发挥。本研究验证了家庭系统、同伴系统和个人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联合作用,对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3年追踪,探讨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的发展级联。结果显示:(1)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阅读理解扩散到二年级的汉字识别,进而影响三年级的阅读理解。(2)家庭阅读环境通过一年级的口语词汇知识扩散到二年级的阅读理解,进而影响三年级的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3)虽然家庭阅读环境对一年级汉字识别仅有边缘显著的直接预测效应,但一年级的汉字识别可以预测二年级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词汇知识,进而影响三年级的汉字识别、阅读理解和口语词汇知识。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家庭阅读环境、汉字识别、口语词汇知识和阅读理解之间存在间接的、多向的发展级联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对进一步认识留守儿童问题发生发展的心理规律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调查法,选取湖南、广西、四川、云南四省共660名农村初中学生被试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3份。结果: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安全感与亲子依恋安全性上均有显著差异;一年中亲子相处的时间,替代养育方式,分离时间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及亲子依恋安全性的发展有着显著的交互影响;亲子依恋安全性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1.
共同养育有别于个人养育, 在家庭系统中关注多个养育者共同抚养儿童的方式; 研究不同于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的共同养育对儿童适应的独特贡献将有助于全面理解儿童在家庭生态系统中的成长过程。目前, 研究者们对共同养育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有一致的界定, 共同养育的测量方法也未成体系。同时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共同养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适应, 也通过亲子系统和婚姻关系系统间接影响儿童发展。未来的研究应结合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家庭类型如留守儿童家庭、离婚家庭、隔代养育家庭、服刑人员家庭的特点对共同养育的基本理论(如不同类型共同养育内部结构、评估体系等)问题以及对儿童适应影响的工作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年老化影响中文阅读中词汇加工过程的特点,包含两项实验。实验一探讨老年与青年读者在词频效应上的差异,实验二探讨老年与青年读者在语境预测性效应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相对于青年读者,老年读者注视目标词汇的时间较长、再注视回视较多、跳读较少;(2)在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和眼跳参数上,年龄组别与词频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对目标词汇的总注视时间上,年龄组别与词频之间交互作用显著;(3)在所有注视时间指标和回视概率上,均发现年龄组别与语境预测性影响之间交互作用显著。结论:中文老年读者阅读时的词汇加工效率低于青年人;中文阅读中眼跳策略与词汇加工的年老化模式有语言特殊性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145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考察了儿童复合、同音和同形等不同层面语素意识与口语词汇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1)控制了年龄、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及口语词汇的自回归效应后,同音和复合语素意识对口语词汇的发展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控制了相关变量及自回归效应后,口语词汇能够显著预测复合、同音和同形语素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亲子互动游戏观察来考查亲子游戏参与方式、情感交流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实验结果如下:第一,控制了年龄因素后,儿童的亲子游戏参与方式中的主动参与和建议游戏两种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而对于母亲来说,指导游戏的参与方式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存在显著相关。第二,控制了年龄因素之后,儿童情感交流方面的分享积极情感和心理理论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母亲这方面的指标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显著相关。文章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典的心理理论任务、同伴提名法、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以及在游戏情境中观察同伴交往行为和亲子交往行为等多种方法,探讨同伴交往、亲子交往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88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参加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交往类型中受欢迎儿童,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显著高于被拒绝和被忽视儿童.(2)民主型教养方式最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放任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3)家长指导游戏的行为、分享情感的行为和使用心理状态术语的行为,有利于促进孩子心理理论的发展,而对孩子的冷漠最不利于孩子心理理论的发展.(4)相对于同伴交往,亲子交往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有更显著的预测力,其中家长和孩子的情感分享.对孩子遇到问题的解释及指导是促进孩子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对武汉市两所中学549名青少年早期和中期的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同时考察线上社会资本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是否受年龄的调节。结果表明:(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线下亲子沟通的条件下,网络亲子沟通负向预测青少年抑郁;(2)线上社会资本在网络亲子沟通与青少年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线上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受到青少年年龄的调节,相比青少年早期阶段,该中介作用在青少年中期阶段更显著。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网络亲子沟通对青少年抑郁的作用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设计了长度比较的实验,检查了5—11岁青海高原藏汉儿童长度概念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5—11岁藏汉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是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藏汉儿童的成绩,10岁以前各年龄组均无显著差异,唯有11岁组差异显著,而其中了,9,10岁是几个值得注意的转折年龄。(2)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大致有四个思惟水平,据此可以划分成几个年龄阶段,但各个阶段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是各种认知成分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3)概念“守恒”是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认识与间接认识的矛盾关系是儿童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4)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对藏汉儿童长度概念稳定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测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直接比较和非标准测量能力作为儿童早期测量能力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儿童早期测量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对92名3岁儿童的测量能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在3~4岁期间,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和非标准测量能力均得到显著发展,但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水平提高得更快;(2)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任务主效应以及年龄和任务的交互效应显著;(3)儿童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和任务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非标准测量单位应用能力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标准测量单位形成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篇章朗读任务,探讨了词汇的获得年龄与句子长度对10名阅读障碍儿童与10名普通儿童阅读流畅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性比普通儿童差,表现为朗读时间更长,准确性差,出现更多的省略错误、替代错误、添加错误。词汇获得年龄和句子长度对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流畅性都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单字词加工难度增加,句长效应被放大。词汇获得年龄影响替代错误的发生,句子长度影响省略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电子图画书阅读是儿童使用数字媒体的重要内容。相比纸质图画书,互动是电子图画书最重要的特征,而词典互动则是电子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互动特征之一。本文从阅读参与度、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词典互动对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影响。梳理已有研究可见:(1)在阅读参与度上,词典互动让电子图画书有着与纸质书相似的阅读效果,但未能表现出明显优势,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诸如眼动、生物反馈仪等手段对阅读参与度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估;(2)在词汇习得上,有词典互动的电子图画书能够提供类似成人伴读纸质书时的词汇互动与指导效果。与无词典互动的电子图画书相比,词典互动能显著促进儿童的词汇习得。动态词典互动,尤其是在呈现目标词文本的动态词典互动中,儿童的词汇习得水平更高。词典互动能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词汇习得,但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已有词汇能力的儿童,其效果仍有争议;(3)在阅读理解上,词典互动的作用仍不够明确,这可能与研究设计、阅读理解的测量方法不同有关。未来研究可从阅读内容的难度与类型、词典互动的方式与水平、儿童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探究词典互动的作用,并探讨词典互动影响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