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郜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61-161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及其相互影响而形成。倘若对所有人的历史观的形成进行整体的探讨,不免纲举目疏。文章仅以傅斯年为例,浅析其历史观的发展、变化和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2.
傅斯年是被忽视的近代中国心理学人, 他与心理学渊源极深, 不仅是近代科学心理学思想的学习者、传播者, 也是科学心理学思想的践行者。傅斯年学习心理学前后共12年, 写有《心理分析导引》专著一部, 最早翻译麦独孤的《群体心理学》, 另有《性命古训辩证》等哲学著作和多篇文章阐述其心理学观点。傅斯年认为中国近代学术包括心理学研究必然走向科学化, 做出“科学化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的基本判断, 将“有群众无社会的无秩序取向” “心中无主义的心气薄弱性” “万恶之源的家庭教育”作为当时民众心理发展的三大障碍, 并倡导民众确定一个健康的、即物穷理的、积极努力和纪律约束并存的人性观。傅斯年参与了“中研院”心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和台湾大学心理系的创建, 与蔡元培、汪敬熙、唐钺、苏芗雨等心理学人关系密切, 共同推动了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中国心理学学科建设, 其一生中存在一条选择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 离开心理学又助推心理学和运用心理学的心灵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西医学传入中国后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先以教会医学校的方式发展,进而开始了自办医学校的过程并且通过收回教育主权的运动,以及颁布一系列医学校建立标准,使国内私立医学校的整顿逐步完成,最后指出民国政府在建立医学院并培养医学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传播与清朝前期相比有所衰落,虽没有形成高峰,但也一直未中断。这一时期,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传播,不仅呈现了自身的特征,而且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自身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寿彝以史学而著称,同时在民国时期对朱熹易学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对朱熹易学文献的考辨,对程、朱易学差异的论述,对朱熹《周易本义》与《河图》、《洛书》关系的分析,对朱熹《周易本义》基本观念的阐发,以及对朱熹易学贡献的概括,都具有相当的学术分量。而且从今天的朱熹易学研究来看,他所提出的学术问题以及对于问题的研究和所提出的观点,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区的改土归流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民国时期的改土归流,在延续明清改土归流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虽然最终没能的彻底清除云南的土司制度,但不可否认,它动摇、瓦解了这一制度,为解放初期滇西改土归流的彻底完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汉阳是近代工业重镇,而汉口则是重要的近代通商口岸之一。近代以来,武汉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渊源十分突出,除辛亥首义以外,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纪念地、名人故居等历史遗产也十分丰富,构成了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是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信教人数众多。主要有佛教归元寺、道教长春观、伊斯兰教民权路清真寺、天主教上海路天主教堂(汉口圣若瑟堂)、基督教荣光堂等。在这里简要分析民国时期宗教历史建筑,民国时期修建的宗教建筑的宗教流派大致分为天主教和基督教。  相似文献   

8.
汪汉忠 《学海》2002,4(5):130-137
自然矛盾与社会矛盾彼此影响 ,天灾人祸交相肆虐是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本文搜集了民国时期有关灾害研究历史资料 ,着重对孙中山、张謇、李仪祉、竺可桢、邓云特 (邓拓 )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评论 ,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灾害研究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 0世纪灾害研究的一个重大根本转折 ,就是灾害研究的荒政模式转变为灾害研究的科学模式 ,而这一转折是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的。这就是民国时期灾害研究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救世新教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集宗教与慈善于一身的新兴宗教。它由迷信色彩浓厚的悟善社改组而成,并通过向政府备案而获得了合法性。从悟善社到救世新教,前后历时约三十年,在彼时风云激荡、云谲波诡、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救世新教经历了兴起、发展、改组、挫折、变革、衰落等曲折的发展轨迹,在与政府的妥协及自身的不断调整过程中,它最终没有突破社会环境不断变革的束缚,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梅兰芳的表演艺术以雍容华贵、端庄大方著称,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传统美学原则。毫无疑问,其表演艺术是在民国时期渐渐走向成熟的。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魅力在于其创造了一种新的美,迎合了当时上流社会的审美观。同时,他的表演艺术是在批评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他的舞台生涯早期是以演出传统戏为主,而后开始排演时装新戏以及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古装新戏。他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上的革新——在王瑶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花衫行当。从民国建立(1912年)至抗战全面爆发(1937年),这段时期是梅兰芳表演艺术最辉煌的时期。除梅兰芳在当时所拍摄的戏曲电影,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影像资料之外,当时的报刊专著等文献资料,更能为我们还原出梅兰芳表演艺术发展的原貌,以此能对其进行一个较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我国的回民报刊甚多,河南也有10多种。《回声月刊》在民国时期河南回民报刊中占有重要地位,依据该刊原版资料信息及相关历史文献,以及走访调查的结果,藉以呈现其背景、宗旨、特点、内容等。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都市美人图重塑了传统美人的形象,由过去女性含蓄内敛的形象流向于丰腴妩媚与健康自信。它不只是都市风情的浮华倩影,同时也浸染着民众享乐的性情欲望和道德观念。都市美人图的出现,形成了与之相关的价值取向的争论。由于它处于中西文化碰撞的特殊时期,其作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载体,不可避免地成为隐性消费的对象,并具有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审美取向,而如何从中协调共存,如何在雅俗共赏之时重新阐述都市美人图中理与欲的辩证关系,乃是本文探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14.
《学海》2014,(5):201-205
民国时期,学术界对于朱熹格物致知说做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有蔡元培、谢无量等从工夫论角度的解读,有胡适、周予同等从科学的或认识论的角度的解读。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从工夫论的角度解读朱熹格物致知说之后,工夫论的解读与认识论的解读二者逐渐走向统一,并发展至今。这一解读,尽管存在着种种问题,但却是进一步发展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1912年~1938年)广州的医疗慈善事业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医疗慈善的理念由传统的道德教化,转向对民众生命健康权利的关注,大力开展以公共卫生为主的群体医疗救助。医疗慈善的模式,由官方独办、官办与民办机构并立,发展到以官方为主导、官民合作,再到政府将民间机构纳入监管,医疗慈善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开展医疗慈善的经费来源多样化,收费兼行赠医成为主流的医疗救助模式,实现了医疗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清末,有一批太监由于特殊因缘,成为道门中人,并且创立了一个道派——霍山派。其时京城内外有些寺庙道观日趋破败,而住持无力修缮,遂由太监道士接管。宝金山上的玉虚宫便是其中之一。宝金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附近。山上有玉虚宫,创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据《玉虚宫碑记》,创建人为全真龙门派道士李合仁。李道士原系太原商贾,因究心性命之学,乃出家学道。厌居城市,云游至宝金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大量第一手材料,集中探讨了1927——1937年政教双方在佛教教育、住持制度、剃度传戒制度等问题上的共识和合作、分歧和磨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教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佛教医院诊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平 《法音》2003,(5):30-32
民国时期上海佛教界创办了一些医院和诊所,将医学与佛学结合于弘法活动中,以佛法医治人心之痛苦,以医术治疗人身之疾苦,使人们获得身心俱治的效果。佛门的慈悲精神在此得到了最完满的体现。兹介绍如下:佛化医院佛化医院1936年10月由陈其昌发起创立,得到印光、圆瑛、聂云台、屈映光、李貌丹、江易园等人的赞助,并集资购下霞飞路金神父路(今淮海中路瑞金一路)口采善堂旧址为佛化医院院址。陈其昌曾任中国肺病医院院长多年,于1935年秋创办观音救苦会,发行《大生报》,劝人戒杀放生、持斋念佛,向化者颇众。又发行观音救苦丹,相传能治百病。佛化医…  相似文献   

19.
段基亮 《法音》2010,(1):35-40
<正>民国时期,宪法明确规定实施政教分离政策,强调国家和宗教应该互相分离,国家不援助、助长、压迫各宗教团体。同时,还规定宗教徒作为中华民国人民的一分子和其他社会成员一律平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目的我们研究武汉教堂的目的是:1)了解武汉历史文化。从而更好的保护古建筑及其文化内涵。2)为城市规划的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和谐的城市文化的形成。3)使当地居民依然能受到古建筑和古历史文化的熏陶,并且热爱这份有历史记忆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