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心理辅导也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工作历程。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发现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心理辅导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心理辅导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很难面对纷繁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所以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做有益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它赋予了我们教师新的教育职能。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在他们走出学校以后,仍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时终身难愈,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辅导是一种连续不断、艰巨的工作。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作有益的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适应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它赋予了我们教师新的教育职能。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在他们走出学校以后,仍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时终身难愈,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辅导是一种连续不断、艰巨的工作。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作有益的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适应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教师的心理健康涵义、标准及重要意义淡了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由于其积极的效果和独特之处,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领域适用且有效。本文阐述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与特点、运用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原则、领域与具体方法,以期为广大学生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员参与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借鉴美国、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实践经验,力图发展和形成一种具有综合性的集体心理辅导模式,即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的发展性心理辅导。研究提出了辅导模式的基本理念、操作步骤及主要内容,并采用教育实验的方法在金华南苑小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工读生不良人格和行为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02,25(4):468-469
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行为上有偏差和心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除了让他们接受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重新塑造他们的人格,即矫治他们的偏差行为,使之具有健康的心理。本文主要探讨工读生一般人格和行为特征,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人格辅导的一些建议,为工读学校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心理老师高级班的培训中,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树木人格图的技术及其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树木"象征着人的原始本能或内在情感,某种程度上是画者的象征和自我投射,因此可以通过画树来分析来访者内心的世界或其人格特征。作为一名心理老师,在课题调研过程中,我利用这个技术对一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辅导。他叫洋洋,男孩,今年6岁。  相似文献   

9.
《大众心理学》2020,(1):F0003-F0003
上海市建平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学生受益广泛。心理课程覆盖面广,内容丰富。高一、高三开设心理必修课,另有《心理游戏》、《实验心理学》、《经典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学导论》、《生涯辅导》等心理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两位老师先后获得市心理辅导活动课一等奖。学科教学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生涯教育课程设计》等师训课程更新学科教师理念,指导学科教师加强学生发展指导与学科渗透。  相似文献   

10.
《大众心理学》2020,(3):F0003-F0003
1."育心育人"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四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在五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辅导课,并将其列入课表。心理辅导活动课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和分享,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陈珊 《大众心理学》2023,(11):16-18
<正>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手段,可以帮助大学生群体共同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当今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团体辅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高校心理工作者的青睐。本文旨在探讨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有效性和优势,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辅导在中国高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辅导员心理辅导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研究,增强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学校心理学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简略概述了高校心理辅导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心理辅导对德育的启示:1、德育应注重教育对象的研究。2、德育教学方法应借鉴心理辅导的原则。3、德育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14.
进行中小学心理适应性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的过程,只要教师从学生心理角度去研究问题,找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就会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实践表明,只要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习,就会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给予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毅力,提高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日趋深入人心,心理辅导活动课也日益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在当下众多的心理教学展示活动中,却时常会遭遇"徒有其表"的心理课例,它们拥有心理活动的华丽外表,却丧失了心理辅导最基本的理念,由此无法真正实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提升。一、心理辅导活动课其内在的心理学本质与心理辅导理念"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专门的一类课型,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实践始于80年代初,进入9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赵多的大中小学里,相继开展了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两大误区,致使不少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流于形式。笔认为,为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健康蓬勃地向前发展,冷静地对这项工作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地思考,十分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师,对现在的学生如何教育,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我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小学的体育课也不好上。但是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位体育教师每节课都要有创新,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每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心理生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中江 《心理科学》1993,16(1):59-60,47
近年来,一些心理与教育专家尝试将心理生理学的成果引入教育传播领域,从心理生理的角度研究教育传播的现象与规律,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使人耳目一新。这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尽管现在研究还很不成熟,但它给传统的教育研究带来新意,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意义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对学生来说,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教育干预的整合取向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检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可塑性及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为期半年的整合性教育干预实验。首先对208名流动儿童(实验组108名,对照组100名)实施前测,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然后,对实验组实施13周的整合性教育干预训练,包括心理健康专题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咨询辅导、家庭间接辅导和教师专门辅导;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实施后测。结果:(1)经过整合性教育干预训练,实验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提高;(2)整合性教育干预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流动儿童(即心理疾患组)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3)整合性教育干预对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结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可塑性,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整合性教育干预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疫情来势汹汹,2022年初在永康暴发,让原本祥和的元旦佳节蒙上了阴影。中小学生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特殊群体,是危机事件中产生心理应激反应的易感人群。中小学普遍居家线上教学,线下各种教学和课后培训暂停。线下交往,社会休闲活动基本停止,中小学生几乎每天宅在家里。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次疫情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和影响,大司巷小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安排“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尝试开展了三到六年级学生疫情下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