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道德与行业风气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体道德与群体道德的关系问题。它们的区别性表现在:前者追求的是职业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后者追求的是职业群体道德风气的净化。它们的联系性表现在:只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每一个职业工作者的品德素质,才能树立良好的行业道德风气,使职工群体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反之,  相似文献   

2.
集体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互助合作和无私奉献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当代阐释。志愿服务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内在统一、相互契合,前者是后者的外显形式和实践方式,后者是前者的内在动力和行为目标。志愿服务通过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和互助合作、无私奉献的伦理精神,实现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彰显与弘扬。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继承     
道德是符合社会之理而维持社会存在的人的行为价值和规范。道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一般道德的抽象性和特殊道德的具体性决定了二者继承方法的选择,即前者抽象继承,后者批判继承。历史上积累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是道德继承的对象,此对象无论采取何种表述方式,终究可以用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表述为一个道德命题。因此,道德继承实质上是对道德命题的继承。道德命题是以善恶价值为内容、对某一道德状况或某一道德要求用逻辑语言所作的判断和陈述。它通常包括形式的或者逻辑的层面和实际的或者经验的层面,前者表征其一般意义,后者表征其特殊意义。理论上,前者采用抽象继承法,后者采用批判继承法,但实际上二者密不可分。因此,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继承需兼顾两面,即采用一体两面相结合的道德继承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宁省医患双方道德素养现状的调查显示,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不高,参差不齐,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不高的原因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医学伦理教育的缺失,医学职业精神道德内驱力形成机制没有建立,缺乏诚信文化.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5.
“见死不救”入法的道德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死不救”从道德视角来看可分为三种.对于损人利己的见死不救和损己利人的见死不救,前者严重违背基本道德,后者不违背基本道德,前者入法后者不入法,争议不大.使道德陷入困境的是“利人利己”的这种见死不救的情形,一个和受害对象并无特殊关系和联系的普通民众,在施救对自身并无危害的情况下,是否应该施救,法律是否有此要求,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自身并无伤害的施救并不是高级道德的要求,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基本道德的要求,而基本道德的要求通常体现在法律中.  相似文献   

6.
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但道德是分层的,富勒就曾将其分为愿望道德与义务道德,并用美学与法学来区别两者。一是高低之别:前者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后者是有序社会的基本要求;二是内外之别:前者是内在于自我的超越指向,后者是主体间的处世之道;三是软硬之别;前者是自律的,后者是他律的。这种区别指明了,前者趋向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内含于伦理学中的美学维度,而后者是道德与法律所共同指向的社会基本要求,是接近于法学的。应该说,富勒很好地揭示了伦理学内含着的美学和法学两个维度,但在当代的伦理学研究中,寻求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成为规范伦理学的主要使命,底线伦理、程序正义、重叠共识等成了伦理学的主题词。与此对应,美德、牺牲、榜样等道德概念却被谨慎地对待,甚至是边缘化了。伦理学仿佛成了政治哲学和法哲学。显然,伦理学的法学维度被强化了,美学维度则失落了。所幸,在曾钊新先生的伦理学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在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和道德生活实践都需要拯救和呈现的美的维度,看到了一种美的伦理学,看到了镶嵌在伦理学花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从本源意义上考察,文艺与伦理作为两种特殊的人类意识,其功能和价值有着明显的不同。广义的道德生活和艺术生活,有根本的不同:前者是现实世界的实行,后者是假想的创造世界的观照;前者是实行意志的主张和努力,后者是创造的观照和玩味;前者是以意志为本位,后者则以感情为本位;前者是实际的严格的努力,后者是自由的感兴或游戏。很显然,在形象、生命、情感等认知领域,在文艺与伦理各自面对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企业道德在我国理论界尤其是伦理学界并未被看作一种独立的道德加以研究,而是将之划归为职业道德——企业职工的职业道德。如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道德与职业》一书认为“企业道德是高层次的职业道德”,盛宗范所编著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也讲“企业道德本质上属于职  相似文献   

9.
"恩"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的本质是仁慈、爱,恩惠形成于人类之爱."爱"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意,源于人类的基本需要."爱"分为"爱己"和"爱人",基于二者之上的恩德也就相应地分为感恩道德和施恩道德."感恩"是对"他爱"的道德回应,"施恩"是"爱人"的道德自觉.前者体现的是"恩"的道德责任,后者则是"恩"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常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历史性和意识形态等特征,这些属于"对道德的判断"而非道德判断,前者是基于生产力运动的科学规律做出的,后者依据的则是评价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唯物史观能够容纳道德判断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为价值尺度根植于人类实践之中:一方面特定社会的生产和需要状况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人类走向自由王国是持续的进程。马克思的一系列"对道德的判断"既不代表拒斥道德,也并没有将道德判断导向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人格辨义     
现代意义上的“人格”一词,来自于西文person,其含义首先是指个人或私人;其次,它还意味着个人身上的身体特征、外在的容貌和风度,是体现在外的个性特点。而我国的许多研究者把人格等同于人品。由于中国人把道德品质理解为一种内向自省的“无私”精神,因此,这样理解的“人格”就与西方人的理解恰好相反。前者是一元的,后者是多元的;前者是道德的,后者是认知的,前者是内省的,后者是外向的;前者“行藏只自知”,后者是向别人表演;前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对道德心理与审美心理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人的心灵分为认识、快与不快的感情和愿望三个部分,也就是知、情、意三部分。适应这三部分,人有三种认识能力:知解力、判断力和理性。以知解力行使职能的现象界,它受自然的必然律支配;心理性行使职能的物自体,它不受必然律的支配,它是自由的。前者是自然,后者是道德;前者属于理论认识范围,后者属于意志信仰的范围。判断力是关于感情的一种认识能力。判断力中包括审美判  相似文献   

13.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起点和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又反馈于道德认识,对道德认识有指向作用、驱动作用、弥散作用、中介作用和固化作用(或修正作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之间,不仅存在着前者作用于后者的单向联系,而且存在着两者相互作用的双向联系。  相似文献   

14.
共产主义道德的最基本内容是集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各行各业道德规范的共同要求,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当然也离不开这样一个总的要求。但是,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的核心,只有这个共性,没有个性,使人难以与其他职业道德相区别。也就是说,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既不同于一般社会道德,也不同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拿这些道德来要求公安司法工作者,反映不出公安司法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反映不出公安司法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职业道德也是如此。任何职业道德都有它的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真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5.
“应该”是行为所具有的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 ,简言之 ,也就是行为的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 ;“不应该”是行为所具有的不能够达到目的、满足需要、实现欲望的效用性 ,简言之 ,也就是行为的不能够实现其目的的属性。“应该”分为“道德应该”与“非道德应该”:前者是行为对于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的效用性 ,是行为的符合道德目的的属性 ;后者是行为对于非道德目的的目的——如个人目的——的效用性 ,是行为的不符合道德目的的属性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场态中,"道德"既最受待见,也最不受待见,因为前者,道德被捧为万能,导致"道德绑架一切";后者却表现为凡事拒斥道德,形成"道德被绑架"。这两种取向从正反两个方面推动道德无限度。道德无限度的直接后果,是使道德"引导人心向善"和"行为边界约束"的功能丧失,推动了社会异化。改变这种状况的道德方式,是恢复道德的有限性。道德的有限性,既是人性对道德的存在论规定,也是道德主体对道德的性质规定,更是法律和美德对道德的功能界定。恢复道德的有限性,首先是道德不能僭越法律而行治理职能;其次是不能将美德降格为道德,也不能将道德升格为美德,这是使道德保持有限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和道德现象的科学,也是研究伦理关系及其调整的学问。前者是目前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后者尚未受到足够重视。伦理关系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特殊的社会关系,主要存在于"善"的领域,以伦理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实质和核心内容,以非强制性的道德调整为主要调整手段。从伦理学的历史和现实看,伦理关系都是伦理学的重要对象,不仅在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具有基础性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完成伦理学使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伦理学中的人格是对一个人形成的稳定品格及道德行为的总体概括。它与人的道德品质密切相联,包含强烈的道德评价因素。法学中的人格不仅指向个人,还指向具备一定条件的团体。它无关乎人的道德品质,却蕴含着个人在法律上的地位与资格等指向与内涵。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后者是前者的缘起与归宿,前者是后者的制度确认与法律保障。法学中的人格概念是伦理人格在制度上的衍生品,它产生的思想基础与理论依据均源于后者,只是在从思想到制度的演进过程中,其间的道德意蕴和伦理内涵被逐渐抽离,最终使两者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自然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即自然道德。自然道德研究可归纳为“社会”方面和“自然”方面。前者涉及自然道德与人际道德、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关系问题;后者涉及自然道德本身的具体内容问题,例如人类在自然大家庭中的地位及行  相似文献   

20.
道德建设:价值向度的迷失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道德结构是规范向度和价值向度的内在统一,然而人们往往偏爱前者,忽视后者,造成了规范向度的膨胀和价值向度的迷失,因此本文着重从理论上对道德的价值向度及其功能作了阐释和论证,并对在道德建设中凸显价值向度的途径作了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