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龙云辉 《学海》2007,54(1):161-164
民事要件事实理论乃是日本司法研修及法学研究生院的主打课程,之所以如此,全在于该理论在日本司法实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任文松 《学海》2006,52(5):96-99
证明责任的重要性往往令其光辉荫翳了其他理论。主张责任乃是与证明责任并驾齐驱的理论。该理论与证明责任相并列,同为要件事实理论所涵摄。主张责任又以要件事实为规制对象,构成了诉讼中的攻击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3.
段文波 《学海》2006,(5):92-95
要件事实论乃是结合证明责任的分配,试图重述民法等实体条文的思维方式。如何或者依据什么标准对证明责任进行分配影响巨大,要件事实论则立基于实体法,对证明责任分配做出了回应。  相似文献   

4.
曾培芳  段文波 《学海》2007,(1):152-156
民事判决书改革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写好判决书的“制作技术”,而支撑该套技术理论的阙如,又是造成判决书“剪不断、理还乱”的根本要因。要件事实理论使判决书的写法与裁判的内容紧密勾连,可以为解决当下判决书“说理难”提供一条规范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李永泉 《学海》2006,(5):88-91
当下,就诉讼对象(诉讼标的)乃诉讼上的请求已经达成共识。要件事实理论以权利保护请求权说为背景。亦即诉乃原告谋求实现实体法规定的权利。因此,作为诉讼对象的诉讼上的请求乃由实体法所特定。在识别诉讼标的的标准上自当坚持旧诉讼标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商业贿赂的法律构成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明 《学海》2006,(4):155-160
近年来,商业贿赂的泛滥严重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通过对商业贿赂概念及表现形式的论述,剖析了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构成要件,对现行的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对进一步完善反商业贿赂立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其法律后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竹文君 《学海》2001,(6):117-120
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是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制度下的特有现象.本文立足于民法学与劳动法学的基本原理,在结合有关规定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的涵义、范围和法律后果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阐述,提出了法律意义上事实劳动关系的确定性涵义、范围以及与无效劳动合同关系的区别,并就从根本上理顺我国的劳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8.
事实婚姻司法认定标准的变动及其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辉 《学海》2007,(6):144-147
事实婚姻关系在我国民事司法解释中是一个具有特定法律含义的概念,事实婚姻关系的认定不仅在我国民事司法实务中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在我国刑事司法实务中对重婚罪的确定也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放宽了事实婚姻关系认定的标准,在民事司法实务中扩大了事实婚姻关系的范围,但不应将此种变动引入刑事司法实务中,以防止对重婚罪认定情形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姜金良 《学海》2022,(4):175-183
行政犯立法中广泛地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认定等行政行为作为构成犯罪的前置性要件,因此刑事司法必然涉及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审查。首先,为保证犯罪认定的实质合理性,应肯定刑事司法中对前置行政行为具有审查权。其次,在审查限度上必须对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实质性审查,不仅要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基础事实、法律适用、程序性要件等合法性要件进行审查,还要对行政行为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对于以行政处罚等作为前置条件的犯罪,对作出行政行为的基础性事实不存在、程序不合法、行政行为不具有合理性的,应阻却犯罪的成立。对于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应解释为未取得许可,不具有阻却违法的效力。对于行政认定行为有错误的,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可以按照法律适用问题直接予以判断。  相似文献   

10.
陈俊  贺晓玲  李霞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2,35(4):906-910
采用故事法, 考察在3种动机冲突下幼儿反事实思维理解的发展。结果表明:(1) 2岁幼儿的加法、减法反事实思维得分显著高于替代反事实思维。(2)在加法反事实任务中, 2岁幼儿显著低于4岁幼儿;在减法反事实任务中, 3个年龄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3)在趋避冲突下, 加法与减法反事实得分都显著高于替代反事实。(4)在结果反事实理解任务中, 随着年龄增长, 幼儿结果反事实思维理解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对医疗诉讼中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和立法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证明妨碍的构成三要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且立法上涉及的五部法律存在相互冲突,这势必导致医患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进而提出了要提升法律位阶、采用文书提出命令制度和对自由心证进行程序性规制.  相似文献   

12.
张先昌  冷勇 《学海》2012,(3):121-125
法规竞合的诸多问题至今仍未论述清楚、彻底。法规竞合的定义应揭示法规竞合的原因、特征及其处理;法规竞合的特质应从规范层面和实质层面予以诠释;法规竞合的理论定位应从法规竞合理论所欲解决的问题去把握;法规竞合的分类可按法规竞合的层数、竞合的犯罪构成要件数量等标准进行;危险犯与实害犯、特别刑法与普通刑法之间的关系是否法规竞合也需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3.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道德哲学的重要问题,从近代事实与价值的二分到现代的彻底断裂,不仅带来道德知识的合法性问题,也加深了现代道德生活的危机,给人类的持久生存形成了危害。一个消解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总体思路是揭示和构建事实与价值之间默会的意义关联域,以主客体互换为视角,以人的自我转化为根基,在经验生活的超越向度中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相互通约与转化。  相似文献   

14.
证据的证明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认识证据的证明力及其评判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当前理论界存在的关于证据力、证据能力和证据证明力的概念以及证据证明力的评判标准的观点分歧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 ,提出证据的证明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属于主观范畴 ,是指证据事实对待证事实的证明价值。证据的相关性与合法性应当是证据证明力的评判标准 ,认为明确证据的证明力概念及其评判标准将有助于建立我国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了von Fintel(2001)和Gillies(2007)中对反事实条件句序列处理中的两个问题,尤其是反事实条件句与事实句的相互作用问题。然后,我们在动态语义框架中对反事实条件句给出了一个新的语义解释,并且表明von Fintel和Gillies理论中的问题能够被解决。  相似文献   

16.
姜宸 《学海》2002,(1):186-190
合同法关于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的确立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但是 ,在代位权行使要件上 ,不应将债务人的债权囿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 ,也不宜把对债权人债权的履行期届满的要求绝对化。在代位权行使效力上 ,为了解决泛滥成灾的“三角债”问题 ,进而缓解日益严重的社会信用危机 ,立法者放弃传统的“入库规则” ,创制“直接受偿规则” ,当属在兼顾公平和效率原则下对社会现实的正确回应  相似文献   

17.
是否存在否定事实这个问题自1914年罗素首先提出后就一直受到哲学家们的关注与讨论,在当代,因其与真理论(特别是使真者理论)以及形而上学的关联而更受到哲学家们的重视。在使真者理论的语境下,否定事实被看作是为了解释否定真理而必须承诺的。哲学家们已经探寻了几种拒斥否定事实的策略,最主要的有不相容解决和不相同解决,但这些策略似乎都面临着通常刻画下的使真者必然主义的难题。绝大部分关注此问题的哲学家因此认为存在否定事实,但本文试图表明问题出在对使真者必然主义的通常刻画上。当拒斥上述通常刻画后,否定事实其存在的必要性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8.
张坤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6,29(5):1164-1166,1170
反事实思维一直以来是成人认知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有关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也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本研究论述了儿童反事实思维产生的早期信号、年龄变化、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与心理理论、因果推理、假装等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最后在评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5,(5):193-196
TRIPS协议第17条属于商标权例外条款,能够产生无偿、无期限限制和无地域限制地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效果。该条款包括了"有限例外"和"考虑到商标所有权人和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两个适用要件。烟草平装措施限制了商标所有权人就商标享有的专有权,符合TRIPS协议第17条的"有限例外"并且已经"考虑到第三方的合法权益",但却没有"考虑到商标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不能适用该条款。  相似文献   

20.
学前儿童对事实、信念、愿望和情绪间关系的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小冬  方格 《心理学报》2005,37(5):606-612
76名3至5岁儿童接受了区分事实和信念、根据信念推测他人愿望、根据愿望推测他人情绪等实验任务,通过考查学前儿童对事实、信念、愿望和情绪间关系的认知,探察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结果显示3岁儿童在区分信念和事实时,出现错报事实或错报信念两种错误,而不单纯是现实主义偏向错误;在推测他人愿望时,部分3岁和4岁儿童虽然能够正确报告他人的信念却不能正确推测他人愿望,愿望认知发展有其复杂性的一面。学前儿童主要依据愿望推测他人情绪,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的认知水平制约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