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对周代贵族情感的制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周代贵族是礼所熔铸的人。礼对他们的性格的规定性突出地和经常地表现为礼对人们的感情的制约。他们的性格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也反映出人们的感情同礼的复杂的关系。概括地说,周代贵族的感情同礼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种状况:一、情在礼的规定性中得到表现;二、礼对情的排斥与否定;三、礼对情的否定的有限性。下面依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曹建墩 《孔子研究》2012,(3):93-100
上博简《天子建州》"天子歆气"章简文是论大飨礼的饮食礼规,为天子与诸侯以下贵族共食之礼。大飨礼中,天子至尊德厚,歆享食物之气嗅;诸侯位卑,德下天子,则礼节性地食用俎实、脯醢等"亵味";大夫地位又等而下之,有脯醢之荐而无俎实;士地位最卑,故仅能馂尊者之食余。简文反映了周代"至敬不飨味而贵气嗅"的饮食观念,体现出饮食礼别尊卑辨贵贱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景红艳 《孔子研究》2013,(1):99-107
周代天子大飨礼是天子款待高级贵族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是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礼目前已失传,结合金文和传世典籍可知,天子大飨礼由演奏乐歌、体荐飨醴、宴乐、宾射、赏赐、赋诗等六项主要内容构成。诸侯献捷于王、王大合诸侯、王室籍田及大型祭祀等是促成天子大飨的主要原因。大飨礼在当时具有多重政治功能,如有助于高级贵族参政议政;贵族阶层用以"观威仪,省祸福";天子为了"示慈惠"、"仁宾客"等。春秋时期,大飨礼因王道衰、礼仪崩而日趋没落。  相似文献   

4.
周代贵族制度之价值及儒学对这一价值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周代贵族制度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相当特殊的例子。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组织模式。这一模式过去曾是、今后仍将是我们灵感的源泉。它的出现为中国文化、中华文明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的社会组织模式原则上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一、从周代封建制与欧洲中世纪封建制的简要对比中看周代政治的价值周代的制度,我们的祖先叫它“封建制”。这是根据这一制度中“分封建侯”这一特点来的。周代的“分封建侯”制,在至今的人类文明史中还仅是唯一的一例,我们不能不说它是人类制度史上的一个奇迹。可能有人会说:“这算什么…  相似文献   

5.
“礼”对于国人非常熟悉,《诗经》中有大量的作品反映着几千年前的周代先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的案例。何以几千年前的先民会对“礼”如此依赖?“礼”又是怎样将宗教祭祀改造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准则,并将其世俗化、伦理化,并获得了周代先民对其的崇拜。从而演绎着“礼仪之邦”的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6.
冕服产生于等级社会,冕服是建立在奴隶主利益基础上的,是周代奴隶主贵族身份的象征。冕服的等级制度森严。冕服的产生与周礼密不可分:冕服的穿戴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有不同的穿戴内容。冕服之上的纹样共有十二章,其内容的政治意义大于审美的欣赏意义。冕服自西周大备以来,其内容有增有减,一直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传承。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远古殷商以"致敬鬼神"为核心的宗教之礼,到西周以"人文道德"为核心的制度之礼,周公"制礼作乐"是一大关键;从西周以"人文道德"为核心的制度之礼,到东周以"礼缘情而作"为核心的观念之礼,孔子"克己复礼"是一大关键。西周"制礼作乐",实现从天道到人道的转折,直接扭转中国文化走向;东周礼乐思想,实现"礼"的学术化,深刻影响中国学术史与思想史。礼学在先秦即已实现关键性变革,由秦汉迄于清代,皆循其轨而有所发展。秦汉至隋唐礼学之主体特征是体制礼学,宋明时期礼学之主体特征是心性礼学,清代礼学之主体特征是全面整合。  相似文献   

8.
周代婚姻与后世差异较大,礼节虽繁,却基于人情之常,流露出当时社会风气之自由与宽松。如"六礼",出妻再嫁等等,以下从六个方面对周代的婚姻状况进行一番描述,以期有助于读者对这一时期的婚姻有一比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性格与人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人格。性格与人格对于人的一生犹如“方向盘”,至关重要,影响着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颜色与性格     
不同的颜色所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映是不同的。我们习惯上常常将颜色分为冷、暖,这就是以往我们对外界事物反应的经验累积,在视觉、肤觉及心理活动之间,造成一种特殊的、常常是下意识的沟通,使视觉变为其它感觉的先导,当接受光刺激时,就产生了联想作用,引起了肤觉的冷暖效应。从色彩的心理学考虑,我们把橙红色定为最暖色,把天色蓝定为最冷色。红、橙、黄等属暖色,蓝绿、蓝、蓝紫为冷色,而黑、白、灰、绿、紫色为冷嗳范畴的中性色。以往的研究,多是针对人的差异,比较不同性格的人对颜色的偏好,从而分析出颜  相似文献   

11.
颜色与性格     
颜色,造就了缤纷绝妙的大千世界,也给生活在大千世界的人们染上了不同的色彩。在生活中,由于不同的人对不同的颜色的喜爱,也就使人们的性格打上了色彩的烙印。 喜欢红色,意味着热烈如火,意志坚强,精力充沛,活泼开朗,感情炽热,性格外向,总是处于一种进取向上的姿态。好争论,喜进攻,说话或做事迅速而少  相似文献   

12.
论仁与礼、礼的稳定与变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道德及人际沟通哲学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第一,儒家仁和礼的关系如何?第二,儒家如何处理礼的稳定性和变革?通过符号学家索绪尔对符号结构和特性的描述,以及对儒家经典进行文本分析,可以认为:儒家的仁和礼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仁自身必然含有实践的性质,而礼就是仁的外显形体。对于礼的稳定性和变革的问题,儒家指出:礼既需要稳定性,也需要变革的空间,而礼的变革是必须在礼的稳定性基础之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性格与灵修     
正灵修生活是一种全身心发展,与天主直接往还的生活,其间包括一个自我认识、回归心灵的深处、发现天主在自己的心田中种下生命种子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心路历程中,我们确实需要自由地回应天主爱的带领和邀请。除了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以及分享自己被上主转化的经验外,若能针对个别不同性格的人的灵性需要、灵修生活的重点,而提出意见和方法,相信更有助益。某种祈祷仪式、灵修方法可能对某些人非常适用,但因为性格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生肖与性格     
生肖,这一人类社会的奇特现象,不仅中国有,就是外国,也有,不过只是具体的动物不同罢了。费尔巴哈曾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神。”由此可见,生肖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动物的崇拜。所谓生肖,又叫生属,十二生肖.十二属相.十二生辰。从字面上解释,肖就是象。因此,生肖也就  相似文献   

15.
色彩与性格     
通常,人都有自己所偏爱的颜色,或许是一种,或许是几种,而一个人所喜欢的颜色正好反映了自己的性格和感情的特点。 白色:所有颜色的综合体,既无比高尚,又充满幻想。它包含多种含义,像阳光那样灿烂,又像坚冰那样寒冷。所以,各种性格的人都喜欢白色。 黑色:与白色相反,它象征对生活充满忧郁,不顺遂,愁绪满怀。  相似文献   

16.
领袖与性格     
有关领袖的品质是永恒的话题,因为它与人类命运有直接的关系。一位伟人的性格也许影响到历史的进程。显而易见,领袖并非人人皆可为之,然而,普遍人对领袖品质的好奇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7.
性格与健康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要精神状态正常,都有自己带有倾向性的独特性格,如刚强、懦弱、开朗、急躁、偏狭、粗暴等。由于人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程度、体内的某些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等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性格也就千差万别。性格一旦形成,将左右人的思维、行为方式,也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性格与健康     
不同的个性特征对人的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如忧郁时大脑过度抑制,可引起免疫功能失调、使人虚弱、早衰。发怒时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器质性病变。愤怒和痛苦,使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心  相似文献   

19.
脸与性格     
想用脸隐蔽心灵是不容易的。脸是一个人的综合的象征,是一个人价值的外观。尽管外交学、礼仪学和谍报学认为经过严格地训练可以使人掩饰内心感情,给人以性格假象。但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办不到的。 你对你的面孔负责 美国总统林肯说:‘二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面孔负责。’这句话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何须到四十岁呢,一个人只要正式进入正式的社会生活,面孔总是你昨天和今天的写照。除非你带着降格以求的观察动机,否则你不会把一个智力低下的人看成精明有灵气的人。中国戏剧的脸谱把奸诈、残忍、暴烈、耿直人的性格定型,虽有艺术的夸饰,但准确地反映了大众的习惯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是礼乐文化,儒家是礼治主义者,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在儒家文化中,礼是人区别于禽兽、君子区别于小人的标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具。礼是依据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典章制度与行为规范,要求人心存恭敬,自谦尊人,内外兼修,文质彬彬,彼此尊重,以此成就自己的君子风范。中国文化不是宗教文化,儒家主张为政以德,而礼就是德政的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