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孝”德内涵的演变与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孝"德观念已有三千余年的沧桑演变,其内涵、地位和作用是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演变的;其内涵复杂,既有维护等级、特权、专制的封建糟粕,又有体现人生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内涵,因此,我们要在对其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扬弃、继承和创新;要使其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以便与当代社会的民生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组织和塑造空间方面,其形式内涵有两个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其内容,另一种是其外显方式。室内设计就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采用众多的手法进行空间的再创造,使居室内部环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在视觉效果、比例尺度、层次美感、虚实关系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得到完美的结合,体现出"家"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仕尧 《学海》2011,(2):5-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从内涵的角度阐明其具体理论和价值意蕴,又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探析其逻辑和实践路径。概言之,要着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性、实践特征、价值特色这三重维度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和实质。  相似文献   

4.
俞琰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易学家和杰出的道教学者。其学以《易》为本,他"首读朱子《本义》,次读《程传》",后又获道教异人传授,于《参同契》多有发挥。其易学可分为义理易、象数易、道教易三个方面,本文着重探讨其义理易学思想。俞琰易学的义理之学源于其深厚的儒学修养,又以程、朱易学为本,多有发微,形成其富有特色的义理思想。其内容具体包括天道观、人性论、修养论三个不可割裂的部分,其天道观援"气"入"理",秉承儒家"至诚无息"、"天道好谦"、"天道好生"、"福善祸淫"的义理传统,是其人性论与修养论的前提和基础;其人性论则是法天道以立人道的表现;修养论则是其实现回复天道、止于至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与其本身的内在品质、何以可能密切相关。提高自身的合法性与魅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前提基础和内在要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与魅力,从理论品质维度来看,就要使其客观全面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保持其真理性、彻底性、完备性与自洽性;从实践要求维度来看,就要提高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度,保持其实践性、先进性、人民性、批判性、开放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与其本身的内在品质、何以可能密切相关。提高自身的合法性与魅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前提基础和内在要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法性与魅力,从理论品质维度来看,就要使其客观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保持其真理性、彻底性、完备性、自洽性与先进性;从实践要求维度来看,就要提高其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度,保持其实践性、先进性、人民性、批判性、开放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灾疫伦理学:当代应用伦理研究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疫伦理学诞生并构成应用伦理新领域,既因为当代灾疫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因为灾害学、灾害伦理学、生态学、环境哲学、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公共卫生伦理学等新学科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背景和肥沃的学科土壤,还在于生态理性哲学为其提供了本体论思想和认知论方法。灾疫伦理学的最高使命是为创建生态文明架通实践理性桥梁;其基本目标是引导人类进行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其首要任务是围绕"自然、生命、人"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而引导人类重建存在信念和生存方式;其基本工作有二:一是构建其承载和表达如上三者的学科概念体系和话语体系,二是探索灾疫防治的国际行动方案和国家平台,从宏观与微观维度展开灾疫防治伦理方案及实施措施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儒家内部,荀子第一次对法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发,其法思想容纳了礼法、政令和刑法,并以礼入刑,把其作为刑法制定的终极依据。基于"类的二分"的群体观,荀子所阐述的"礼刑分治"、"刑当其罪"等法思想,是其本于儒家立场对法治思潮回应所建立的理论体系。荀子之法在内涵、致思理路和达成方式上与法家有着本质差异,其思想远承孔子,而更深的根源则在于上古的治世传统。  相似文献   

9.
采用实验室观察和教师报告,考察2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对其7岁、11岁和14岁时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2岁时的行为抑制性可以:(1)显著正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同伴交往能力;负向预测其7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和学习问题。(2)显著正向预测男孩11岁时教师报告的受欺受辱和害羞焦虑。(3)显著正向预测其14岁时教师报告的任务定向能力,负向预测其14岁时教师报告的攻击、学习问题和受欺受辱。  相似文献   

10.
道教历来将“至乐”作为修道的审美愉悦来追求,虽其美学思想上祖述道家,但其哲学思想上却本先秦神仙家和巫鬼文化。道教对“至乐”的界定、对“苦乐”转化的阐发、对“乐怒”关系的分析以及追求“至乐”的方法和途径,又与道教修炼直接相关。因此,从其宗教思想中抽取其传统美学思想精神,从其审美论述中掌握宗教神学思想内核,正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