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27日,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办的中大马克思论坛第五期于文科楼马哲所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苏俄哲学专家贾泽林教授做主题发言。他报告的题目是:苏联哲学——过去·现在·未来。 针对“苏联哲学”的过去,贾教授首先界定了“苏联哲学”和“在苏联的哲学”这两个概念:前者是指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干的理论体系;后者则指整个苏联  相似文献   

2.
This special theme section concern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hinese language, and Chinese philosophy," presenting (with its own distinct focus) the general theme of an ongoing international collective research project, "Philosophical Issues concerning Chinese Language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initial results of which are presented in the four articles here.  相似文献   

3.
In order to deepen the studies on the philosophy of practice, it is essential to explore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is rooted in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and the separ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and “societal community” in the modern context is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Marx's practical philosophy. It is the basic interest of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to find a way to end this separation via critique of civil society. Therefore,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e has a clear significance, which manifes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is “liberation politics,” and the other, “the regulatory mode of the socio-political institution.” Translated by Zhang Lin from Zhexue Yanjiu 哲学研究 (Philosophical Research), 2007, (1): 3–10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的话:在当代美国哲学中,唐纳德·戴维森是继奎因之后与普特南齐名的著名哲学家;在我国哲学界,戴维森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这不仅由于他关于真和意义的理论挑起了当代语言哲学中的重大讨论,而且因为他对多元文化中的理性活动的关注,使得他被看作当代美国新实用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2003年8月30日,戴维森不幸仙逝,使得他与中国哲学家们之间的一个被推迟了的约会成为永远的遗憾。现任教于美国的牟博是这个约会的发起人,而北京的王路和台湾的方万全则是这个约会中众多参与者的成员,他们既是戴维森的学生和朋友,更是戴维森思想的见证人。这里编发的一组文章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戴维森的深厚思想,而且真实地记录了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交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西方哲学面临从意识哲学向后意识的身体哲学的理论转型之际,其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范式提供了契机。一种对中西传统哲学的深入比较将使我们发现,与传统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与其说是坚持一种“反思”的取向,不如说是坚持一种“反身”的取向;与其说是具有一种“祛性”的特征,不如说是具有一种“尊性”的特征;与其说是以“还原论”为其原则,不如说是以“系谱学”为其原则。凡此种种,都使中国传统哲学在其理论范式上,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而非意识性哲学。故我们看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古人不仅坚持“即身而道在”把身体提升到“道”的高度,而且还使该“身道”一以贯之地贯彻在诸如宇宙论、伦理学以及宗教观等中国古代的理论之中,使之成为通向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精神的真正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6.
吴天岳 《世界哲学》2009,(3):83-103
本文从原始文献的编辑整理和基本研究范式的转变两个方面,分别概述西方古代哲学研究和中世纪哲学研究的近30年来的新进展和前沿问题。笔者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晚近古代哲学文献编订整理工作的丰硕成果,同时通过考察当代哲学史家对“何谓古代哲学”、“什么是中世纪哲学”等学科基础问题的讨论,指明在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领域,借助分析的手段重构哲学史,同时坚持在历史语境中展开哲学分析,这一崭新的研究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极大推进了当代视野下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东方哲学史>以时间为纵轴,将公元前30世纪以来这五千年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和"现代"五卷;以地域为横轴,横向阐述东方各国的哲学思想.整部<东方哲学史>纵横结合,圆融无碍,彰显了东方哲学的个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说起“某某哲学”(如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历史哲学)时,我们意指的是一类源自我们思考这某某事物时的想法。这些想法必定是哲学的,也就是说,它们一定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诸观念意外地联系起来,例如,框定的讨论与艺术思想联系在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仅具有丰厚的国内理论资源,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国外理论资源。其中,国外理论资源既包括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往,受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我们对东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资源关注得较多。如今,随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持续深入,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结合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葛兰西哲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典型。它启示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要探寻本民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继承与更新,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的话:查尔斯·S.皮尔士(1839—1914)的一生及其成就备受争议和瞩目,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学说的广泛性和原创性。当前哲学研究许多领域的工作都可以追溯到皮尔士,譬如现代逻辑、符号学、指号学、可能世界语义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心灵哲学等等。此外,他对形而上学的贡献也被当代哲学家视为无尽的宝藏。如果把他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弗雷格做一比较,那么可以借用这样一个隐喻:皮尔士是一只狐狸,而弗雷格是刺猬。“狐狸知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晓一件大事。”计划30卷的编年体《皮尔士文集》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才出版6卷就足以…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一世纪初的哲学走向何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分析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回顾了由弗雷格和胡塞尔所开创的基础性工作发展起来的两种平行的哲学,并探究了哲学发展过程的三个阶段:乐观阶段、悲观阶段和分裂阶段.最后,本文对本世纪的哲学走向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12.
最好的比较哲学不仅是(狭义上的或描述性含义上的)比较.根据近来在《两条通往智慧之路?--论中国哲学和分析哲学传统》这一文集中提出的三种看法,它(即创造性的比较哲学)应当致力于"整合"、"挑战"或"探求真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文化哲学和黑色存在之间的一些关系,广义而言是指非洲哲学与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还意味着许多这种讨论都是元哲学的——即关于哲学的——尽管其自身的哲学意义有待展开。  相似文献   

14.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存在,但又不能按照传统哲学的生产方式进行再生产,因而是一个"悖论"。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原则是传统哲学不可兼并的"外部存在",因此绝不能通过改造"实践整体"并赋之以某种理论秩序的方式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生产。更为复杂的是,哲学作为政治在理论领域的延续,发挥着统一诸种意识形态以保障统治阶级领导权的功能,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生产必然受到政治斗争的牵制。阿尔都塞深刻地揭示了"实践"与"理论"之间的错位关系,尤其是他以"哲学实践"来作为纾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再生产悖论"的方案更是极富原创性。  相似文献   

15.
这是《哲学的哲学》一书的导言部分,作者指出了该书的基本思想是:第一,认为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例外论假定是错误的,甚至先验与后验之间的区分最终遮蔽了内在的相似性。第二,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在主题上的差异,也不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深。第三,当前的哲学主流未能清楚地阐明一种适当的哲学方法论,部分地是由于它陷入了对数据的心理学化的传统认识论错误。本书对哲学方法论的再思考,包含了在一种恰当的抽象水平上理解如何做哲学。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康德研究在德国所取得的成就首先表现在对于康德文献的整理、注疏与解读上.其次,随着人们对于康德兴趣的不断高涨,出现了多部根据新材料和新视角重新撰写的康德传记.除理论哲学外,实践哲学已经成为当今德国康德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美学与目的论、宗教哲学及人类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7.
这是<哲学的哲学>一书的导言部分,作者指出了该书的基本思想是:第一,认为哲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的例外论假定是错误的,甚至先验与后验之间的区分最终遮蔽了内在的相似性.第二,哲学与其他科学之间在主题上的差异,也不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深.第三,当前的哲学主流未能清楚地阐明一种适当的哲学方法论,部分地是由于它陷入了对数据的心理学化的传统认识论错误.本书对哲学方法论的再思考,包含了在一种恰当的抽象水平上理解如何做哲学.  相似文献   

18.
布莱克维尔(Blackwell)技术哲学论文集《技术哲学:技术状况》(2003)对该分支学科在当代所扮演的角色有关键作用,借此出版机会,本文评论其当前发展状况.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20世纪的产物,但它们分别继承了有点差异的一组哲学传统,有时探寻不同的问题.本文分析技术哲学近年来的基本发展状况,重点强调可能也使科学哲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其中有认识论问题,还有环境问题和文化问题.参考文献包括该领域近年来出版的大约50部著作.  相似文献   

19.
哲学具有三种基本形态,除了论坛哲学、讲坛哲学之外,还有实践哲学,亦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所奉行的哲学(“伦常日用之道”)。哲学研究也好,哲学教育也罢,都需要通过实践哲学产生效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作用。就此而言,哲学本身确具有教育(“教化”)功能(“无用大用之用”)。只不过哲学教育是相对于哲学研究而言的,讲坛哲学是相...  相似文献   

20.
论卡西尔的符号形式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西尔文化哲学的创立是对传统哲学展开的一次整体性的批判,是以文化哲学的方式解答康德的哲学问题,构建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这一哲学以符号功能为核心概念,把人的文化创造活动、意义的表达作为哲学的最高存在,在此基础上改造了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实现了哲学从理性批判到文化批判的转向.与其他的文化哲学家相比,卡西尔文化哲学的根本特点是:理性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