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吧?一个老妈妈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布,所以老妈妈总是不能快乐,因为下雨天,她就要担心一个儿子不能出外卖布,晴天呢,她又要担心另一个儿子卖不了伞。最后有人劝她这样想:晴天的时候一个儿子  相似文献   

2.
正好久没有回来的女儿微信给我,说这个星期回来,按照惯例,女儿每次回来我都要带她下顿馆子,所以看到她的微信,我脑子里就开启搜索模式,最后锁定一处刚刚开业的商圈,那里聚集了好多餐馆,我以为女儿会为我的这个提议点赞,哪知道她说,不去不去,就在家吃,吃来吃去还是自己家做的菜好吃。女儿的食风转变得这么突然,让我这个自觉厨艺不高的老母亲受宠若惊,难道讴母必颂的"妈妈的味道"在我身上显现了?  相似文献   

3.
我近期的头等大事,是致力于打消我3岁半的女儿奋勇争第一的念头。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女儿,问她晚饭吃的是什么,她答非所问却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第一名。”黄昏的阳光照在她得意扬扬的小脸上,镀了一层金黄色。费了半天劲,我总算闹明白,她的意思是说,她吃得最快,老师夸了她。结果我一路都在给她讲,吃好吃饱最重要,不用第一名,和小朋友们差不多就行。  相似文献   

4.
在要求女儿写日记之后,开始时她蛮听话的,坚持按我的要求来写。可才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她就变成“油条”了,学会应付了事,写的是起床——上学——放学——吃午饭——睡午休——上学这样的流水帐,常常只需几分钟即把当天的“日记”搞定,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出门玩去了。我先是耐心教育,大谈日记的好处,可她竟不当回事,无奈,我严厉批评了她,效果依然不大。望女成“凤心切的我对此倍感焦急。因为提高写作能力对学好功课大有帮助,促使全面发展。有人向一位作家请教写作经验时,这位作家说:写吧写吧,只有天天坚持写点东西,你就会写,而要天天坚持写,最…  相似文献   

5.
镜子     
要和一位远亲共用晚餐,我忍不住向女儿发牢骚:"唉,同样的话,她老是说了又说,我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我敢向你担保,她今晚又会说起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诸如她被朋友骗了几万块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意识到女儿有“私心”,是在她6岁生目的时候,那天我给她买了一个大大的很精致的蛋糕,切蛋糕的时候,我和她的父亲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想不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女儿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她爸爸,继而开始生气落泪,又哭又闹,不依不饶……弄得我和她爸爸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吃了她的奶油蛋糕,难道孩子有了“私心”?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聆听了一场有趣的晚餐桌上的辩论,它是在我十几岁的孩子们中间展开的。在我看来,他们的争论点显然提出了与多种合理性相遇这一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关于肯尼亚原住民发型的对话中,我的儿子本想知道为什么马萨伊人“让”他们的妇女剃光头,而年轻男子却时髦地将头发编成一种已成为非洲女性而不是男性的流行和时尚的发型。我的女儿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辩论者,她回答说这仅仅是传统,传统从不回答任何人的“为什么”问题,尤其当提问者仅仅是被期望去实践规范的局内人时。我的儿子显然被挫败了,满脸疑惑。然后,他尽力想知道如果提问的人是像…  相似文献   

8.
某一天,一向乖巧的女儿忽然和你大吵了一架,或是一向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儿子突然逃课一天,或是一向规矩的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里,任你喊破喉咙也不开门。如果真的遇上了这样的事,请不要太大惊小怪,让他(她)痛痛快快的发泄一回吧。  相似文献   

9.
一天,我与一位要好的朋友闲聊时,她告诉我这样一件家庭琐事: “我的女儿才上初二,别的女孩还在米老鼠唐老鸭的闹剧中乐不可支时,她已经长大了,像个成人一样能非常投入地欣赏港台言情影视了,看琼瑶小说能看得泪流满面。她上初三时,非常迷恋流行歌曲,确切说是迷恋流行歌曲的男歌星。那些青春偶象的照片被她贴在自己的床头上,被她供在自己的书桌上,还被藏在自己日记的扉页里。其中有一位最使我女儿着迷,她戴着耳机反复听他的磁带,脸上呈现出一种幸福的神情。凡是能搜集到的有关这位男歌星的照片、报道、评论,都被我女儿剪贴  相似文献   

10.
正年轻的母亲为了验证她教子有方的成果,把两个苹果喜盈盈地给了年幼的儿子,接下来,她等待儿子把苹果送一个给妈妈,可是儿子接住苹果后,看都没看她一眼,就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当然非常伤心,正要发火训斥儿子的自私贪婪。谁知道就在这时,童稚的儿子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吃这个苹果,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愤怒是  相似文献   

11.
晓静喜欢养花,家里的花开得芳香扑鼻,可她儿子的哮喘也随之而来,并且越来越严重。我对她说,可能你儿子对花粉过敏,你赶紧把花剪掉吧。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周末的午后,表妹静清坐在我的对面,一起翻看着照片。影集中多是她儿子从出生到最近的留影,五彩缤纷,神情各异,表妹痴痴地瞧着这些照片,思绪洞开了往事的栅栏。于是,她神彩飞扬地同我讲起了她的儿子……不用说也可以明白,童心给她带来了难以言尽的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13.
父爱有错吗?为何别人给予他的是更多的否定评价呢?他的内心深处藏着多少痛苦,又有谁会理解和同情呢……当他的日记被翻开时,评价的人们却惭愧地低下了头……周日的中午,我刚到村头就被村里的一位大婶拦住了。她问我是不是刚从学校回来,我点头默认。这时只听大婶说:“咱们村的李发展死了,他的儿子也被他害死了!不过这样也挺好的,父子俩一块上路,至少有个照应吧……”我打断了老人家的话问他们家到底怎么了。大婶答道:“李发展在广州打工患上了非典型肺炎,说是回来看一下家人的,可这个该死的东西把儿子也害死了,你说这样的父亲可恨不可恨。自己死在外  相似文献   

14.
醒悟的浪子     
曹惠云 《天风》1997,(8):41-42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15.
晚上,我像往常一样将女儿送上床,为她掖好被子,给他讲睡前故事,然后微笑着向她道晚安。也许是忙碌了一天太累了的缘故吧,我忘了吻她。 我刚走到门边,就听到女儿急切中略带责备地问逆:“那么,我的吻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6):47-47
看不见了一对基督徒母女第一次坐高铁,途中吃香蕉解饥。母亲刚吃了一口,此时火车正好驶入漆黑的隧道。母亲惊问女儿:"你吃了香蕉没有?"女儿答:"没有啊!"母亲说:"你千万别吃了,我才咬了一口,眼睛就看不见了!"[提示]时间上前后发生的事,不一定都有因果关系。神圣晚餐一位受洗不久的张先生,第一次听见牧师宣布下个主日礼拜后有圣餐,请大家预备参加。"  相似文献   

17.
她心里很烦     
星期天我和丈夫、女儿到照相馆拍照片,服务员对我们上乘的服务,我很感动。第二天,她打电话让我去看样片,我如约到了上花轿影楼。选好了样片,她叹叹地说很羡慕我,我一惊:“不会吧。”我们没有过多的交流。她说是看到我女儿非常懂事乖巧的样子,让我感觉我对女儿的培养很成功。我很开心,别人夸自己的女儿好就是对妈妈的赞扬吗。 “大姐,你看起来很幸福。”她望着我的眼神有点犹豫。  相似文献   

18.
一我买了一个小鱼缸,里面养了几条小金鱼。每天,我那五六岁的女儿总好围在鱼缸前,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那鱼缸里的金鱼出神。她还好用她那小小的手指着那几条金鱼对我说,哪条是姐姐,哪条是妹妹,哪条是哥哥,哪条是弟弟。小小的金鱼,给女儿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最近,离婚后随前妻生活在另一座城市新家庭中的女儿放假来看我,她向我说起了一个令我吃惊的故事。不料想,这个故事的“制造者”竟然是我。 在同学眼里,女儿的后爸才是她真正的爸爸。因女儿的姓已改成后爸的姓,且她与后爸的关系也很亲密,所以没有任何同学知道女儿的“家庭内  相似文献   

20.
欢喜信佛     
《佛教文化》2011,(3):103-104
朋友发来短信,说她去五台山拜佛了。我惊问刚刚提拔的她:“你信佛了?!”她回答说:“也信也不信吧一一我是为我家小宇来拜佛的。”我苦笑了。小宇,是她的宝贝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甭问,她一定是求佛保佑她那个懒惰成性的儿子考中他梦寐以求的“北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