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视野下的艾滋病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艾滋病是一种传播性疾病 ,但从传播途径上看艾滋病不同于偶然间 (casually)传播性疾病 ,适用于偶然间传播疾病的公共卫生策略和规范不应不恰当地应用于艾滋病的防治。艾滋病是一种“行为病” ,艾滋病防治应更多地关注“高危行为” ,而非“高危人群” ,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支持和干预应注重其行为改变。艾滋病存在“窗口期 (window period)” ,对艾滋病检测结果的评估必须考虑“窗口期”。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较长 ,HIV感染者仍可能长时间地成为社会的生产力。在现阶段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会面临巨大的心理、社会压力 ,对HIV感染者和…  相似文献   

2.
《法音》2012,(9):56-59
早在1999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就组织西双版纳僧人参与艾滋病防治培训,积极探索宗教界关怀和帮助艾滋(AIDS)病人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公益新模式。近10年来,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以"佛光之家"[1]为平台,通过僧人讲授"五戒"[2]来规范信众行为以预防艾滋,讲授"四无量心"[3]让社会了解并接受AIDS病人和HIV感染者,讲授"四圣谛"[4]、"八正道"[5]、"十二因缘"[6]等佛法让其接受现实并消除对社会的报复心理,讲授禅修"四念处"来稳定其情绪,通过临终关怀让其远离死的恐惧。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3.
以HIV感染者家属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为出发点,从法律角度,对HIV感染者家属的知情权及生命健康权易受侵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尊重人权、法律公平、平等、道德正当、禁止权利滥用、社会契约论角度,论证保护HIV感染者家属权利的正当性。提出合理保护HIV感染者家属的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应完善我国婚检制度和告知制度,同时对HIV感染者不告知家属的行为进行定性,以保护HIV感染者家属的权利,有效防控艾滋病的流行与发生。  相似文献   

4.
运用民族学学科“田野调查”的方法,展开对甘肃省LX州的一个西北少数民族聚居镇——A镇,艾滋病传播的实证研究。论文首先探讨了A镇艾滋病传播的背景与途径;试图从这些访谈实例中,探讨这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及其家属面对艾滋病传播的不同文化适应,总结与概括A镇艾滋病传播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染艾人员犯罪面临的法律空缺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违法犯罪现象的现实、危害及暴露出的法律空缺,并建议:对《刑法》作相应修正,增设故意传播艾滋病毒罪;修改《监狱法》、《罪犯保外就医病残范围》等法律法规,为建立专门的羁押场所提供法律保障;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保障机制,维护执法人员和医护人员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有偿献血HIV感染者的情绪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考察有偿献血HIV感染者的情绪状况,探讨他们面临的艾滋病压力和对感染HIV的认知评价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滋病压力量表、认知评价量表作为测查工具,测查了185名有偿献血HIV感染者,并收集了人口学资料、症状资料和其它信息。结果:(1)92%的有偿献血HIV感染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他们的焦虑程度高于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者;(2)艾滋病压力不仅通过认知评价而且会直接对情绪障碍产生影响;(3)认知评价在艾滋病压力和情绪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有偿献血HIV感染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艾滋病压力和认知评价对情绪障碍的产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法律定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与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相关的刑事犯罪正在悄然上升,对于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究竟应以什么罪名定性争议很大.从医学的角度看,传播艾滋病行为的途径不同,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法律定性也必然不同.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研究中的常见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遏制艾滋病病毒 (HIV )和艾滋病 (AIDS)的迅速蔓延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预防控制HIV /AIDS的研究工作 ,研究包括流行病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教育学研究以及社会干预研究等[1] ,科研引发的伦理问题存在于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设计和研究实施等环节 ,常见的伦理问题表现为侵犯研究对象的自治权、导致对某些社会群体的歧视、损害研究对象的利益等 ,如何在艾滋病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 (IRB)的监督和指导下 ,在公平、受益和尊重个人的科研伦理学基本原则[2 ] 的基础上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艾滋病科研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已成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情况,了解HIV母婴传播防治中现存的一些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HIV母婴传播防治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我国如何建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模式提供参考,以利于HIV母婴传播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情况,了解HIV母婴传播防治中现存的一些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HIV母婴传播防治工作中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我国如何建立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模式提供参考,以利于HIV母婴传播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1.
王亚婷  王詠 《心理科学》2018,(2):371-377
故意不道德行为是指个体在明知行为违背了道德规范,但仍采取的不道德行为。研究表明,故意不道德行为存在众多诱发因素,尤其是道德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自我调节作用,在行为发生前后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故意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探索其行为发生前后的心理过程,并对既有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整合。未来可以更关注无意识因素和心理动机因素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尝试探索网络情境中的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探索驾驶行为对驾驶员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采用驾驶行为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20名驾驶员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驾驶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过失型和故意型驾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过失型驾驶行为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过失型驾驶行为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日前读了一篇关于艾滋病的文章,开头有这样一段话:“自1981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已经夺去近3 0 0 0万人的生命,还有近460 0万HIV携带者和病人正在与疾病搏斗中。”我们且不考察数字的准确性,只提出一个引用数字的时间问题:这个数字是何时统计的?或者是何时发布的?数字的时间性很重要。离开了时间,很难对要证明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全球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一个动态的数字,联合国每年12月1日前后发表的数字都有变化。这就要求作者在引用数字时注明时间。例如,联合国2 0 0 0年公布的一项资料称,到2 0 0 0年11月止,全球有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的态度,选取北京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392名医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歧视严重,同时医务人员对经性途径感染患者的歧视高于其它途径感染患者,也高于乙肝或梅毒病人.道德化评价和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有限是产生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将故意传播性病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处以较重的刑罚。例如,《意大利刑法》第554条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隐瞒而与他人犯有传染危险之行为,并因而传染予人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有中学教师问题行为概念的分析整合和访谈,初步确立了教师问题行为的基本维度,以此为基础编制问卷,并对1274名中学教师进行测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教师问题行为的结构进行剖析.结果表明:(1)中学教师的问题行为可以分为三个维度:认知问题、行为问题与适应问题;(2)这三个维度由10个因子组成,它们是粗暴行为、教学观、放任敷衍行为、职业道德、学生观、职业观、职业适应、情绪、人际关系和不公正感受;(3)本研究自编的教师问题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建构论者认为故意犯规违背规则约定构成欺诈;特质论者认为故意犯规增强了体育竞技的精彩度是竞赛的组成部分。从建构论与特质论争议出发,通过阐释故意犯规行为的欺诈性和内在主义的理论分析,故意犯规是种伦理"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课堂信息的知觉和加工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专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有关课堂场景中学生行为知觉和注意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主观报告和定性分析等研究方式,不仅缺乏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客观量化的分析,对教师如何加工课堂场景中学生行为也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11名专家、9名经验教师和17名新手,让其观看一段时长约15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视频,并记录其观看过程中的眼动信息。结果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堂典型行为的注视次数和注视次数比率多于问题行为;相对于专家和经验教师,新手对学生的典型课堂行为注视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比率更大;就学生的典型行为而言,新手比专家和经验教师注视的次数更多、总注视时间更长,注视的比率也更大。结论认为,教学经验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场景中学生行为信息的知觉,新手对突显的典型行为关注要多于问题行为,而专家和经验教师则在典型行为和问题行为上平均分配注意资源。  相似文献   

19.
对男同性恋身体意象的研究有近30年的历史。男同性恋比男异性恋更容易出现负面身体意象、身体不满意和进食障碍等。男同性恋追求瘦而有肌肉的理想身体。针对这些特点, 研究者提出一些理论假设进行解释, 包括性客观化理论、内化同性恋污名、性别角色假设、进化心理学假设和AIDS/HIV假设等。未来研究要进行整合的和多样化的研究取向, 方法上采用以网络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和以现象学分析为主的定性研究。最后, 国内研究要更注重文化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西安市两所中学的211名初一学生和477名高一学生共计688名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父母情绪表达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亲子依恋和孤独感在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情绪表达问卷》、《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孤独感量表》、《青少年自评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情绪表达、亲子依恋、孤独感和青少年内、外化问题两两间存在显著相关;亲子依恋与孤独感在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父母情绪表达既可直接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安全依恋、孤独感各自独立的中介作用和不安全依恋、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问题行为。本研究揭示了父母情绪表达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拓展了父母情绪社会化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