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人们思考社会平等时,必须面对每个人之间的差异。罗尔斯在面对自然偶然性和社会偶然性的时候就出现了困难。实际上平等总是设定了不平等,没有不平等,平等就没有意义。平等就是用来证明不平等的正当性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恰恰运用了这种辩证关系,不断地夸大和设定各种不平等,以维系这个社会的平等的运行机制(机会均等)。如果没有不平等的存在,平等的社会机制就无法运行。在对平等的这种追求中存在一种同一性的逻辑,它忽视乃至否定了人的差异,追求社会平等的同时也必须承认差异。这就是要让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实现。  相似文献   

2.
平等的限制     
王立 《哲学动态》2006,(12):11-16
罗尔斯《正义论》的出版,实现了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主题范式的转换:从自由到平等。人类几千年以来都在追求平等,然而时至今日仍难以完全实现。新自由主义提出了不同的平等理论范式来解决经济的不平等。罗尔斯的“民主平等”被视为诸种平等理论中的上佳范式,其缜密的论证、严密的逻辑、精巧的体系都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任何一种理论,无论多么精妙总会受到许多限制和约束。一解决不平等的理由充足与否构成平等理论的首要限制。解决不平等的理由是什么,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回答:一是为什么要平等;二是导致不平等的原因在道德上是不应该的。人…  相似文献   

3.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才能真正打碎枷锁并获得自由。自我立法是普遍立法的自我限制,自由的自我限制可以消解规范的异己性使规范成为自由的。自我普遍立法以人格平等尊严为前提。人无论在现实现象形态上具有怎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都不应当伤害到人格及其平等尊严,都应当有尊严地生活。规范性总是离不开权力,自我立法的自我规范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与规范。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一开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平等问题是当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主题。马克思认为,平等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是社会经济关系的观念表达,平等关系具有直接现实性,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性实践活动,而不是抽象的原则和观念;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真正的平等,所谓的平等只是以个人权利为核心、以商品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现代社会的平等其实质是异化的扬弃和人的解放。对马克思平等观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提升新时代党和政府执政方略和治国理念的科学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别于自由意志主义者,罗尔斯和运气平等派认为正义的空间不仅关涉某些直接的人类行为,而且关涉这些行为的起始背景对不同人造成的不平等影响,因此社会体制应该积极地干预自然不平等。托马斯·内格尔以不平等的责任归属为根据质疑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如果自然不平等主要是由自然而不是社会因素造成的,那么把减轻它的义务加给社会就不合理地扩张了正义的规范边界。但是内格尔没有看到这里不应该夸大自然的力量,很多所谓的自然不平等的背后都深藏着社会体制的不公正影响,正义因此要求社会承担减轻这种不平等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姚大志 《哲学研究》2023,(2):119-127+129
平等是一种理想,而平等主义则主要是一种关于分配正义的理论。当代平等主义者在分配正义的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论:一些学者坚持平等论,另一些学者主张足够论,还有一些学者则偏爱优先论。平等论以平等为原则,主张平等是好的,不平等是坏的。足够论以足够为原则,要求把人的生活水平从足够之下提高到足够之上,但对足够水平之上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则不给予关注。优先论主张,人的处境越差,使他们受益就越重要,因此处境更差者的利益具有优先性。虽然当代大多数平等主义者更倾向优先论,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理论上的困难。对这些困难的分析表明,我们应该建构一种更好的平等主义分配正义理论,而这种理论就是消极平等主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论证差别原则中不平等的正当性,约翰·罗尔斯和布莱恩·巴里进行了帕累托论证。G.A.柯亨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对这一辩护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质疑。他提出帕累托不可比选项,揭露其帕累托论证的内在逻辑矛盾,并指出该论证的两难困境,以期推翻帕累托论证。柯亨的反论证目的在于批判人与人之间深层的不平等。本文在最后通过追溯柯亨语境中的"与社会主义的机会平等相融的不平等",考察他对"不平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分配正当性的根据是什么 ?人的基本权利与平等的要件如何分配才是符合正义的 ?罗尔斯和诺齐克从两个向度上对此作了深入研究。罗尔斯从平等的权利出发 ,主张用“公平正义的两个原则”来取代功利主义 ,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不平等 ,否则就应当平等。并要求依据“公平的正义原则”分配公共资源和自由体系 ;诺齐克从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出发 ,认为除非有充足理由证明应当平等 ,否则就应当不平等 ,通过“资格”理论确立“持有”的正当性。在功利主义、财产权、国家的作用、自由平等、分配模式和社会稳定的意义等方面 ,罗尔斯与诺齐克的观点也各有契合与对立。  相似文献   

9.
霍布斯对现代平等观念的形成做出了三个重要贡献。第一,将平等的主体扩展为一个国家中的一切公民,或者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第二,将平等的对象扩展到与人的自我保存相关的一切事物。第三,对平等的依据提出了两个新的论证,即人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不是由自然能力的不同所决定的,而是由法律决定的;人的自然权利平等基于人的自然欲望相同,而不是基于人的"天性"相同或"理性"相同。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召开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把科学普及工作作为重要议题。我们认为,科学普及,是功在千秋万代,也是应该千秋万代加以坚持的事业。有人不同意“普及”这个概念,认为有居高临下之嫌。他们主张用“传播”代替“普及”,以体现人与人的平等。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正确的。迄今为止,人和人的平等关系,还只能局限于政治、法律、人格等几个狭隘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社会平等是一种不同于分配平等的平等观,其以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尊重与对待为辩护基础,要求消除人们在支配、尊敬与地位等方面的社会等级差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平等。安德森、舍弗勒、杨等关系平等主义者认为,平等的价值要义指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非分配问题,社会平等才应是正义的首要关切,并意欲通过制度设置构建平等的社会。本文认为,将社会平等等同为一种正义观念的尝试是行不通的,因为这种尝试无法完全实现社会平等诉求。社会平等概念的内涵是多层次的,其中包含正义的诉求,并超越于正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中表明:一切人,或者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者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平等要求是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观念中引申出来的;平等观念是一种规范性价值判断,是正义的表现;现代平等要求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只停留在政治权利的平等上;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要进而实现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平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卢梭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人,才能平等地得到他人的对待。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每个人对一切幸福的手段也都有平等的要求。然而,我们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平等是千百年来人们所追求和赞美的理想目标,是人的一种理性的诉求,平等本身变成了一种幸福的追求,平等的追求是理想的追求。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并逐步实现平等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在本第一部分,我们考虑了几种主张,这几种福利平等主张是把人作为平等来解释的。在第二部分,我们将考虑几种相互竞争着的资源平等主张。但是我们将大多只从事于界定一个合适的资源平等概念,而不从事于为资源平等辩护,除非定义本身就提供一种辩护。为此我将假定,资源平等是一个凡是个人所私人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平等的问题。因此,政治权力的平等,包括对于公共地或共同地拥有的资源的权力的平等,就被当作一个不同的问题而留待其他场合去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对分配正义的讨论中,平等主义观点近几十年来甚为流行。著名哲学家哈里·法兰克福对此提出犀利批评,并主张一种充足主义的观点,认为真正重要之事不在于比较人们之间是否平等,而是要让每个人都拥有"足够",即让更多的人达到充足的门槛水平。法兰克福的观点虽然具有吸引力,但研究发现,他对"充足"的定义非常模棱两可,对平等的理解也过于窄化,还忽视了充足门槛上下的不平等问题及其引发的不利后果。在这个意义上,充足主义其实并不充足。充足与平等都是分配中重要的道德价值,充足不能完全离开平等而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6.
平等与不平等处于一个充满内在张力的反题结构中。在描述性范畴,人们在有些方面是平等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则是不平等的,因而往往存在身份悖论。在规范性范畴,不平等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并对平等的规范性主张形成有力制约。审慎的平等主张都是有节制的,需要对平等和不平等进行审慎权衡。  相似文献   

17.
正义在逻辑上是比平等更底层、更基础的概念,可以为平等理论提供逻辑基础,平等的论证是一种正义性论证。支撑平等的正义的形式原则相同的人相同对待,不同的人不同对待,恰恰是从平等的描述性概念即人们的相同性到平等的规范性概念即平等要求的逻辑过渡。  相似文献   

18.
不平等规避是指人们在资源分配中厌恶不平等的分配结果,为了达成平等甚至愿意付出一定代价的现象。这一现象是经济学中常见的行为"异象",属于社会偏好理论的研究范畴。不平等规避的经典模型是FS-ERC模型,后来的研究者从消极情绪、意图和社会奖励等视角对不平等规避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不平等规避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人口统计学变量、社会距离、决策时间和实验任务特征等。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不平等规避的心理机制、神经基础,以及对不平等规避的稳健性进行再验证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阶层、健康和正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导言如果生命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 ,富人应该活着 ,穷人应该死。BlackSpirtual,US也许富人不能买健康。但证实健康的阶层不平等的研究表明 ,富人较穷人更长寿 ;而穷人更早于富人死亡 ,包括在所有的年龄段中。另外 ,穷人也比富人更易患病 (Kaplan及Lynch 1997,Wilkinson1996) ,健康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甚至在最富裕的国家中也存在 ;这种不平等适用于可治及不可治的疾病 ,也包括损伤 ;他们甚至存在于对不同的危险行为进行考虑之中。这些健康的不平等作为更严重的不正义冲击着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医疗卫…  相似文献   

20.
平等     
理诤 《佛教文化》2011,(4):115-115
通常使用“平等”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谓分物平均。如清李渔《意中缘·嘱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个平等丈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