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苏联和一些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内,进行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作用问题的十分活跃的讨论。这个问题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需要。社会的发展是一定矛盾的不断发生、发展和解决以及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矛盾,等等。因此,起着探照灯作用、照明着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应当经常分析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产生的矛盾。在个人迷信时期,哲学—社会学研究的这个重要部门曾被忽视了。十分自然,反对个人迷信的斗争把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许多重要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到了首位。我们的哲学战线——指的是对于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的探讨——不论在对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矛盾分类问题是辩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科学地进行分类,有利于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有利于自觉地采取解决矛盾的正确指针。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矛盾体系,具有多层结构,并且新旧交替,要确切分类,并非易事。矛盾分类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社会是个十分复杂的有机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因素和矛盾关系,是一个庞大的矛盾系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矛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矛盾一直存在着,但是,过去长期来我们对这个重要方面的社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篇用“唯控制论”谈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荒谬的文章。作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差别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整体系统的调节器,即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既发展着调节社会生活的职能,也发展着控制被剥削阶级的职能,困而被剥削阶级这个局部系统的利益不能得到实现;反之,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整体系统的调节器,即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则对各个局部系统、即生产单位与个人没有这样的控制,而是按照整个社会的需要,考虑到它们的利益,调节着它们的活动,困而它们的利益得到了实现。作者还用博弈论的观点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作者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企业的利益不一致,因而各个企业不可能按统一的计划进行活动,这是一种“非协作博弈”;反之,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生产单位的利益则是一致的,因而各个生产单位有可能按统一的计划进行活动,这是一种“协作博弈”。作者用“唯控制论”的观点讨论了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经济计划与经济杠杆、经济规律与物质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自发性与自觉性的关系问题。作者鼓吹:给各个生产单位、各个个人以“相对独立性”,以“物质刺激”调节它们的活动,说什么“这会给社会带来更高的赢利,给个人带来更高的工资”。这完全是从“唯控制论”喇叭里吹出来的资本主义复辟论调!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译者试加了若干控制论术语注释,很不精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讨论会上,与会代表提出了值得今后进一步探讨的若干理论问题,建议哲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辩证法的一般理论,而且涉及我国四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问题是: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系统及其结构社会主义社会中有那些重要矛盾,它们的分类、层次及其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二、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齐云等编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社会主义辩证法概述》和社会主义改革十论》三书,最近已分别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广东高教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三书不仅从不同的层次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辩证法及改革问题,而且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提出了新见解。 (1) 社会主义辩证法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及二者的关系。前者向后者转化的三个重要因素是调查研究、科学抽象和主体修养。 (2)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包括许多单个的人的意志及  相似文献   

7.
陈世佐(河北师院)在来稿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导向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社会道德价值导向。 人具有社会性。社会是由各个人组成的群体,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离不开群体,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都是他人劳动的成果,而每个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针对有人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而讲的,并没有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一个什么概念。后来我们在许多文章中,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概括是否恰当呢?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1、我们知道,这两对矛盾包括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矛盾(阶级矛盾是体现在生产关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矛盾问题的研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在现阶段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重要文章,在论述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伦理原则的关系时指出:“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总体中,它们居于不同的层次。共产主义道德是现时代人类的最高道德,属于这个总体中的最高层次,最高要求,是对先进分子的要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属于这个总体中的较低或较基本的层次,作为道德要求,它具有大得多的广泛性,就是说,它能够也应该为绝大多数人们接受。这个总体还包括其他程度不同的较低层次。所有这些层次,以及它们的许多方面,又互相联系和渗透。共产主义道德不能脱离开其他层次、其他方面的伦理道德要求,而应该同这些要求密切  相似文献   

11.
作者承认,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着矛盾,甚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矛盾也不会消失。作者分析了“差别”、“对立”、“矛盾”、“统一”等概念。他说,差别是产生对立的基础和前提,但并非任何差别都直接是对立,只有那些出现在同一客观关系中因此是相互排斥、互为前提的差别,才能成为对立。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也就是表现为矛盾。不能把对立和矛盾这些哲学概念和社会对抗、阶级利益的敌对混为一谈。对立面之间相互关系的性质,矛盾的性质和类型,取决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取决于所有制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集团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立面就社会方面来说是以统一的和一致的运动趋向为特征的。作者不同意“发展一定是从统一走向对立面的斗争,然后走向新的统一”这种观点,并对它作了反驳。作者分析了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目前在世界舞台上是以和平共处与和平竞赛这种特殊的阶级斗争形式表现出来。作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特点在于:这些矛盾的解决不需要进行政治变革,不需要对任何社会集团采用暴力,而是通过对社会经济的逐步改造,使各个不同方面相互接近,使新因素在旧因素中和平地成长起来,而导致旧因素的根本改造。作者说,飞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合乎规律的现象,但是飞跃的形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飞跃具有新因素在现存关系中逐步改变、逐步成长的性质。作者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一般非对抗性矛盾的方法,是我们生活的法则,是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高齐云、刘景泉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概论》一书、(以下简称《概论》),最近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学术专著,是社会主义社会辨证法研究工作的一项新成果。自从社会主义社会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也就开始了自己的运动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研究作为一门科学,逐渐取得了人们的承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  相似文献   

13.
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要素、结构、运动及其规律,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任务。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探讨,应该是这种研究的主要内容。因为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组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素,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运动的内在根源。然而,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研究,必须同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概念、范畴的研究结合起来。如果忽视制定相适应的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和平与社会主义问题》杂志近来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问题的辩论仍在继续。我仅就我认为是核心性的一个问题谈点看法。对于现实地看待这些矛盾的人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弄清它们的性质。的确——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产生对抗,或者说,它是否仅有非对抗性矛盾?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回避这个问题就不能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不能确定社会的革命性改革的任务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作者宣称:本文试图研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某些特点及其基本矛盾的最重要特征。作者在分析了现时代的特点后说:彼此更替的对抗性的阶级形态,就剥削的实质来说是一样的,所以它们之间的矛盾不能有当前过渡时代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所具有的那种深刻性、尖锐性和经常性。以两个体系斗争为其主要战场的世界革命过程,客观上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成为国内和国际生活的一切领域内争论的参加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基本的、最深刻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具有全面性质,它深入到生活的一切方面,民族解放运动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却没有这种普遍性。只有当民族斗争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融合起来的时候,这个矛盾才开始逐渐具有普遍性和全面性。作者还断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力量和威力的增长,不仅对于社会主义各国人民,而且对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命运以及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就是对于全人类的命运都有决定性的意义。殖民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矛盾,不仅在现时代之前很久就产生了,而且在全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束之前,当社会主义对帝国主义占压倒优势,而帝国主义最终失去其掠夺其他民族的可能性的时候,就能得到克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就所有最重要的特征来说,最深刻地表现着现时代的实质,决定着现时代的发展,因此,它是现时代的基本矛盾。作者接着分析了现时代的基本矛盾在经济、政治等领域中的表现,认为:资本主义的和前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这个矛盾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一切为私有制所统治的国家在客观上都同社会主义对立。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是现代政治中最重要的问题,在这里,帝国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相对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同时代的其他矛盾——帝国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里劳动和资本之间的矛盾、垄断组织和大多数人民之间的矛盾——互相起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起来。战争与和平问题变为全人类头等重要的问题,它超出了狭隘的阶级利益范围。作者最后作出结论说:现时代的基本矛盾就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这个定义,是最完全、最确切的。  相似文献   

16.
余文良 云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从"八个明确"到"十四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社会。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也可称之为“自我否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自我否定不是单向性、直线性和一次性,而是多方面、多层次、多线性的。研究清楚社会主义社会中,自我否定有那些层次,如何经过这一层次再到另一层次,如同上高楼一样,最终达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伦理学研究会第五次年会于1987年12月11日至16日在三明市举行,会议认为,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我们学习、宣传、研究伦理学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道德结构,具有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共产主义道德;第二个层次是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即社会主义道德;第三层次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最后一个层次是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每一高层次的道德都包括了较低一层次的道德的内容。道德层次不同,体现的道德境界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说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正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肯定矛盾运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之重要意义的同时,已经把“化解矛盾”视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要方式。由此,究竟什么是“化解矛盾”,为什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化解矛盾”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大学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登杰 《学海》2005,(6):127-131
社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是由许许多多的子系统构成,社会的和谐也将取决于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和谐。高校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人才培养、发展科学和社会服务的重任,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的使命,因此,大学毫无疑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怎样的校园才是和谐的校园,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和谐校园并非是“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