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策略教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亚玲  郭德俊 《心理科学》2001,24(3):352-353
在当今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之际,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受到普遍关注。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如家庭资源对学习不良儿童的学习动机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俞国良等,1998);外部奖赏在一定条件下会削弱内在动机(吴增强,1995);教学中不同的目标结构会导致学生形成不同的学习动机(郭德俊等,1994)。而对学习策略是否影响学习动机?及如何影响学习动机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运用教学实验、问卷等方法,探讨了学习策略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这对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的完成。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固然与学生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不无关系。吸引他们参加引人入胜的兴趣盎然的益智活动,使他们获得智力的不断发展,这是学校教师的天职。为此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所谓“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即学习适应能力。当前,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耗时多、效果差等现象.据我分析其根源主要是学生无法适应老师的教,老师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中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应性的实验与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习惯差。如何在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益,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日标进行的内在动力,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动力因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困难、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论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学习动机的基本功能、结构特点的研究,去发现、揭示其内在规律,利用规律,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的是关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研究,在为期三年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和教学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明显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水平,进而可促进小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方法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监控能力的发展,同时在教学监控与学习监控的培养研究中,探索出一套与学习监控培养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教学模式,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监控能力是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7.
有效改善初中英语游戏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宜的身心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学习英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形成和提高英语学习中必备的各项技能.有效的英语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形成勇敢、自信、坚持等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级学校招生规模都在不同程度的扩大,给一些中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了从未面临过的难题。中职院校的不少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不感兴趣,在美术学习方面情况更是突出。因此,激活美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成为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贾宁  白学军  彭建国 《心理科学》2011,34(2):402-406
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联结学习任务,考察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判断能力的发展和年龄特点,同时分析学习判断能力出现年龄差异的原因,以及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的延迟学习判断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即时逐项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存在年龄差异,其发展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存在年龄差异的原因是判断依据的线索不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逐项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出现延迟学习判断效应。  相似文献   

10.
高中英语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法也不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英语学习方面的确存在一些衔接方面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平稳过渡,教师应对高中起始年级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认真思考,做到心中有数。高一年级是高中基础阶段很重要的起始年级。因此,高一英语教学应讲究方法,有的放矢,否则就会步入教学误区。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的完成,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固然与学生智力因素有关,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不无关系。吸引他们参加引人入胜的兴趣盎然的益智活动。使他们获得智力的不断发展.这是学校教师的天职。为此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英语是一门很看重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的学科,需要大量的词汇、句法、语法等知识的储备……被动学习只会事倍功半,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是英语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13.
学簇是课堂学习的基本组织,调动学簇内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可以有效的实现“大班制”下的“小班制”教学,大范围提高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更好地更为有效地发挥学簇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4.
“学习适应性”研究与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减轻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他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研究影响小学三年级数学课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条件,160名学生分半在CAI和传统教学下,学习加法定律的法则(规则学习)以及应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技能学习).结果表明:(1)和传统教学相比,规则学习的成绩和传统教学没有明显差异,但学习时间则明显少于传统教学;技能学习的成绩明显不如传统教学.(2)CAI组学生的教学成绩、学习时间、学习控制水平和态度之间都不存在明显的相关.(3)CAI组学生的教学成绩与学生智力水平明显相关.但与学生的平时成绩不存在明显相关,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控制水平和态度均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平时成绩无明显相关.(4)CAI组规则学习的学习控制水平明显高于技能学习.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为学习而测评”理念,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本研究进行了基于认知诊断测评的个性化补救教学效果分析。首先,以“一元一次方程”章节为例,编制两份平行的认知诊断测评试卷。然后,通过对不同地区(城市和农村)七年级学生的施测与分析,发现城市学生对属性的掌握情况优于农村学生对属性的掌握情况。之后,选择农村学生为补救对象,通过对比基于认知诊断测评和传统教学两种个性化补救教学的效果,发现两种补救教学方法均能提高学习成绩,但前者的补救效果显著优于后者的。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认知诊断测评的个性化补救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为实践者应用认知诊断测评促进学生学习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八年制内科学床旁教学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基于案例的学习(CBL)单一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将CBL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及研讨会(Seminar)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应用于呼吸科的床旁教学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新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临床思维模式,提高了学生们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能加深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和发展多方面能力,形成健康人格,成为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就是要调查了解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现状,探讨男女学生学习适应性有无差异,学习成绩优良与不良学生学习适应性有何区别,以便寻求影响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因素,为培养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科学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层次教学就是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使各类学生在学习时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法中,合作性学习更能体现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所谓“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即学习适应能力。当前,我们的教学普遍存在耗时多、效果差等现象,据我分析其根源主要是学生无法适应老师的教,老师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中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应性的实验与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