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基督教在中国西南的出版机构——华英书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事工”是基督教在华传教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华差会开办的出版印刷机构多集中在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上海及沿海一带。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 ,交通不便 ,教会出版印刷机构只有寥寥数家。与出版有关的机构大概只有成都的华英书局、重庆华西圣教书会、重庆白果树书院和书局 (天主教 )、打箭炉西藏宗教书站。其中华英书局较具规模 ,对基督教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其发展历史、经营管理状况、出版物内容 ,以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台湾当代著名易学家程石泉先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全书27.5万字,共331页。该书为程先生“易学三书”(《易学新探》、《易辞新诠》、《易学新论》)之一,于1979年在台北文成出版社初版,1998年在台湾文景书局再版。经吕绍纲教授推荐,今得  相似文献   

3.
黄钊 《中国哲学史》2003,(4):97-106
《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4期刊出了尹振环先生《也谈帛、简〈老子〉之研究》(以下简称“尹文”)一文。该文对拙文《关于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思考——回顾简帛〈老子〉研究有感》(见《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以下简称《思考》)和拙著《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以下简称《校注析》)提出了批评意见。由于学术观点的不同,提出意见进行切磋,是正常现象,本人表示欢迎。只  相似文献   

4.
易学新探林政华著 页儒学与康德的道德哲学 2057.5 224贡文津出版社zga7.6 333杨祖汉著文津出版社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蔡仁厚著文津出版社 1987。5 457页荀子思想研究周群振著文津出版社1987。4 242页荀子论集龙宇纯著学生书局1987. 4 325页老子途证李勉著东华书局1987.4 268页商君书今注今译贺凌虚注译商务印书馆 1987.8 267页韩非子难篇研究张素贞著学生书局1987.8 302页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途释余英时著联经出版事 业公司1987.8 574页文史哲的时代使命高明等著文津出版社 1987.4 275页人学与人物程兆熊著明文书局1987.4 286 页宇宙人生与中…  相似文献   

5.
赵莉如 《心理学报》1992,25(2):113-113
1991年第2期《心理学报》刊载的《中日心理学史上的早期联系与交流》中,关于在中国“心理学”名称何时开始使用问题,由于当时我未能查阅到有关古籍及原始资料,根据不足,现作简要修正和补充:据我现在查到康有为编之《日本书目志》(上海大同译书局刊,未见刊出日期)和梁启超的《读〈日本书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教》2007,(3):56-56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宗办函(2007)181号〕批准,中国道教学院2007级宫观管理专业大专班定于2007年秋季(9月)分别在湖南南岳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世居新疆,并以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在我国内地的湖南省桃源县自明朝以来也世代居住着一支维吾尔族的苗裔,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是湖南桃源的维族人。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向翦伯赞先生询问翦氏的渊源。从明洪武年间诰授湖南维吾尔族“翦”字旌旗算起,“翦”姓维族在620多年的岁月中,享有盛名。一湖南维吾尔族是元代西域高昌都督、回纥族哈勒将军(属高昌国回部望族)后裔。哈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11年,亦即元太祖四年)在克鲁伦河与铁木真结盟,并统帅军…  相似文献   

8.
出版信息     
《新伦理学教程》(主编魏英敏、副主编王泽应)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5《现代伦理学》(主编陈楚佳)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4《伦理学导论》(杨千朴、李兰芬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3.5《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曾钊新、涂争鸣等著)湖南出版社 1993.6  相似文献   

9.
上海佛学书局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所专门编辑、刻印、流通佛学典籍的出版机构。1929年(一说1930年)创办于上海。在此之前,虽有1866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创立的金陵刻经处和郑学川(出家后名妙空)在扬州设立的江北刻经处。此后又有北京、天津、重庆、常州、苏州、杭州、广州、福州等地相继建立的刻经处和佛经流通处。1927年起,在南京支那内学院,还有欧阳竟无、吕澂等发起刻印《藏要》。但是,这些刻经处和佛经流通处,大都采用木版刻印,而且除金陵刻经处外,规模都比较小。此外,一些出版机构,如上海商务印  相似文献   

10.
谈“歧义”研究中应该划界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句法分析是语法分析的中心,“歧义”现象近年来又成为句法分析的热门。仅一九七八年复刊的《中国语文》,十年中就先后刊登有徐仲华、朱德熙、吕叔湘、徐思益、王建华等先生研究“句法歧义”和“语境歧义”的重要文章。与此同时,我国台湾著名语言学家汤廷池教授也对汉语中“一个句子可以做两种以上的解释”的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写。(见《语言学与语文教学》,台湾学生书局,第85页)如此众多的著名语言学家对“歧义”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玉历至宝钞》:究系谁家之善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历至宝钞>是中国民间流传很广的一部劝善经文,被中外学者普遍视为民众道教的经典.本文考订认为,第一,在目前通行的两个版本(<藏外道书>本和[台湾]瑞成书局本)中,<藏外道书>本或更接近宋刻原本;第二,此经或非一次编成,天圣八年淡痴仅只完成了其核心部分,后由勿迷复作增补,绍圣五年(1098)最后定稿,建炎四年(1130)刊印传世;第三,该经编撰者既是僧人,其编撰理念亦来自佛教,主要应是佛教思想运动的产物;第四,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劝善运动似乎只是道教之事.观照该经情形,佛教亦积极参与了此一运动,其起步时间与影响均不逊于道教.  相似文献   

12.
一、绪论虚云大师(1840—1959)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俗姓萧,名富民,生而茹素,深有慧根法缘。咸丰八年(1858),师偕同从弟富国礼鼓山涌泉寺常开老人  相似文献   

13.
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我们来到了普光禅寺。普光禅寺坐落在风景秀美的湖南张家界市,为禅宗临济宗的一处著名丛林,始建于明代,据清代侯昌铨编撰的《湖南永定县乡土志》记载:“(永定)迤东有普光寺,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指挥史雍简建,本朝(指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协镇史城重修。寺有白羊石,雍简建寺时,见白羊满山,逐之入土,掘之见石,其下有窖金。遂发之,以金修寺,寺成入奏,赐名普光寺。”民国时期,常住僧侣达50-100人,除主持与管理本寺外,还管辖原大庸近百座寺庙,1919至1943年,这里先后举行了6次龙华大会,湘、鄂、川、黔数省近千名佛教…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2,(1)
一九五四年夏间,我赴北京探望在京工作或读书的子女们,途经上海,会见善友苏慧纯居士于大法轮书局,久别重逢,极为欢忭。是夜承苏居士招待素斋,同席有旧交丰子恺画家,黄忏华居士,陈法香居士,另一位苏联朋友(据说亦好佛学)等,彼此谈叙甚洽。我因抗战前曾读过洪樵舲居士著(《悲华精舍函牍》,平时也读些复胜书院书籍及《避寇集》诗文,仰慕有位马一浮先生道德高深,愧无缘拜晤,深以为憾,席间谈及此事,丰子恺及黄忏华二大德遂自动为我写名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9,(8)
在中国当代佛教史上,明真法师是一个行解相应僧俗共仰的佛教大德。他一生的主要活动在湖北、湖南、北京三地,他生前担任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职,其名声影响及于国内外。在湖南被誉为民国以来湖南四大高僧之一,与道阶、空也、灵涛三人齐名。明真,俗名赵哲,湖北省荆门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夏历10月11日,少年时在私塾念书,教舍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庙宇,土墙被风雨所袭,地下潮湿重,他在那里害了病,治不愈,损伤足部,因而致  相似文献   

16.
周伟驰,1969年生于湖南常德,1983年迁至广东肇庆。1988年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92年至北京大学哲学系继续学习,并于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学术著作有:《记忆与光照:奥古斯丁神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彼  相似文献   

17.
高亨先生在1940年曾撰写了《周易古经今注》,原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为《通说》,下册为《注释》。解放前文通书局和开明书店曾分别印行,解放后中华书局也曾据以重印过。因为此书在读者中影响较大,中华书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2009,(2):35-35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宗办函(2009)134号〕批准,中国道教学院2009级宫观管理专业大专班定于2009年9月在湖南南岳和四川青城山分别招收坤道和乾道各30名左右。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月5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召开《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研讨会。会上,北京、内蒙古、上海、江苏、湖南、广东、云南、青海等8个省(区、市)伊协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全国各省(区、市)伊协主要负责人出席会议并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期专题对部分大会交流发言进行摘编,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强  侯干  路园 《美与时代》2015,(1):34-36
湖南石市乡竹雕历史悠久,是湖南竹雕艺术的发源地之一,2000年5月湖南石市乡曾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竹木雕)"称号。但如今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湖南石市乡竹雕的生存现状令人堪忧,石市乡已经不存在关于竹雕类观赏把玩式的店铺。石市乡技艺精湛的竹雕艺人都迁往外地,不在本乡发展。石市乡本乡的传统民间工艺传承令人担忧。虽然迁往外地的竹雕艺人的发展状况良好,技艺保存较好,但在传承方面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