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龟蒙七绝《白莲》是唐诗中的名篇,但是以往选家多从单篇论其风神华贵、高冷脱俗。其实这首诗是皮陆唱和组诗中的一首,皮日休原题作《木兰后池三咏》(《松陵集》卷七),分《重台莲花》《浮萍》《白莲》,陆龟蒙又有同题和作。《白莲》诗既是组诗中的一首诗,又是皮陆唱和诗中的一首诗。只有把这首诗还原到具体创作的情景中,才能品味《白莲》诗"肌理细腻骨肉匀"之情态。  相似文献   

2.
《太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扬雄模拟《周易》所作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其中相当于《周易》六十四卦的八十一首是全书的主体部分,扬雄称其为“玄体”。其余便是“解剥玄体”的十一篇。《太玄》八十一首,各首均有一个首符和首名作为标识,首符由三种元符的四重排列组成。如“中”、“  相似文献   

3.
《愚鼓词》一卷, (清)衡阳王夫之撰。内分《前愚鼓乐》和《后愚鼓乐》两个部分,《前愚鼓乐》为鹧鸪天词十首,《后愚鼓乐》为渔家傲十六首,最后并附有和青原药地大师《十二时歌》一首。《愚鼓词》原载《船山遗书》下集中,旧题为《夕堂戏墨》  相似文献   

4.
正紫阳真人张伯端,一名用诚,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省)人。《张真人本末》~1、《悟真篇记》~2等文载其事迹大略。所著《悟真篇》"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所推为正宗"。~3《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27首,含《西江月》词25首,《满庭芳》1首,《解佩令》1首~4。词中藏道家修持之诀,宋元以来,屡有注解。但言词者以为"词至此亦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太玄》不仅拟卦气说之易,亦拟《易传》所传之易,由准《文言》之《玄文》,认定《中》首在《太玄》中。地位最为重要。《中》首兼具水、土二行。是扬雄的有意安排,这是由其所本的宇宙思想决定的。本文认为《太玄》浑盖兼采。在对几种盖天说与浑天说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一种盖天说及一种浑天说为《太玄)所本。以此为基础,对《中》首为何兼准二行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老子》首章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讨论的论作不胜枚举。但对《老子》首章的本义究竟如何解读,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下面,本文试对《老子》首章的各句逐一讨论,并对其主旨作一辨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7.
邓玉宾和元代道情散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卉 《中国道教》2004,(2):17-22
邓玉宾其人邓玉宾是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其生平事迹不详。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将邓玉宾列入“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中,并说他曾官“同知”①。元明时诸散曲选本和曲谱,如《太平乐府》、《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都有邓玉宾的散曲入选。隋树森先生辑《全元散曲》时,分列“邓玉宾”、“邓玉宾子”两人,其中“邓玉宾”名下有小令四首、套数四支;“邓玉宾子”名下有小令三首。隋先生在犤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犦三首小令后注曰:“《太平乐府》所注此三曲之撰人为邓玉宾子。《太和正音谱》征引第二首犤雁儿落犦一支,《北词广正谱》征引…  相似文献   

8.
“四始”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以及马王堆帛书《五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传世文献,探索孔子及其后学对《诗经》中《国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关雎》、《鹿鸣》、《文王》、《清庙》的评价。经分析,得知孔子及其后学分别看重这几首诗中所包含、强调的夫妇、君臣、天人、父子关系,即是儒家所极为看重的“六位”和“天人”关系。由此推断《诗经》的“四始”问题,与孔子或其后学有关。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杭州附近的一座寺院出席一个佛教晚会,晚会的明星是来自台湾的著名佛教媒体创办人兼主持人,一位相貌儒雅、口若悬河、在两岸四地都有不少倾慕者的法师。法师慈悲,提前印发了三首邓丽君歌曲的歌词,一首《甜蜜蜜》、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另一首记不住了。歌名没变,只  相似文献   

10.
孙廷林 《法音》2023,(12):37-43
以牛设喻是佛讲经时中常用的手法之一,禅宗文献中《牧牛图》以及因《牧牛图》而出现的相关诗词、偈颂甚多,其思想内容、宗教意涵、文学特质等受到研究者重视,相关研究成果甚多。全州人谢允复编纂、康熙二十一年(1682)成书的《湘山志》收录有十首《牧牛歌》,这些《牧牛歌》系出于晚唐湘山宗慧禅师名下。[1]近年来,台湾学者蔡荣婷考证这十首《牧牛歌》为唐代作品,冯焕珍、林琇亭等予以采信,并据此认为是探究禅宗牧牛主题的作品。这十首《牧牛歌》的来源、真正作者,  相似文献   

11.
按照清初诗论家陈祚明的观点,《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无非"别离相思"和"年华失志"两种,这两种情感为人的"同有之情",因而《古诗十九首》有普遍的感染力。《古诗十九首》中写"别离相思之情"的诗歌有十二首,其余七首均涉及"年华失志之感"。在两种"情感类型"框架下对《古诗十九首》诗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诗歌在感物抒情技巧上的共性与多样性,从而进一步理解这组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中所包蕴的艺术匠心。  相似文献   

12.
关于《管子·问》篇的文本,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辨析的基础上,基本可以认定以下几点:《问》篇末段是错简;首段的写作晚于中段,中段是春秋时期"齐国老档",首段则是战国时期学者研读此文档基础上补写的;在刘向校订《管子》之前,《问》篇已成篇,此即该篇原文文本,其中包含现在通行本中首段和中段的62问。  相似文献   

13.
回望巴赫     
朱鹂 《天风》2013,(12):43-43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位勤奋的作曲家,一生谱写了800多首乐曲。他的作品包括将近300首大合唱曲,由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组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至少还有140首其他前奏曲、100多首其他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  相似文献   

14.
①《五台八首》收在戴廷栻《霜红龛诗略》(缺一首)和各本《霜红龛集》中,但戴廷栻刻本,刘飞刻本、王晋荣刻本和丁宝铨刻本的文字略有差异,笔者互相参照,择善而从。②中台,又名翠岩峰,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四米。  相似文献   

15.
朱鹂 《天风》2013,7(7)
钻研的管风琴师 1851到1858年间,弗兰克担任教堂管风琴师,在此期间他开始锻炼管风琴的即兴演奏技巧.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待就是三十余年,刻苦钻研管风琴的演奏和创作.其技艺之高超被李斯特誉为"巴赫之后最伟大的管风琴即兴演奏者".在他创作的管风琴曲中有受李斯特推崇的《大管风琴曲六首》(1862)、 《大管风琴曲三首》(1878)、《众赞歌三首》(1890)以及曲集《管风琴师》(L'Organiste,1889-1890)等.  相似文献   

16.
袁雪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40-140
《雨巷》是戴望舒先生的成名作,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8号。自《雨巷》这首诗歌一问世,就在读者中广为传颂,对《雨巷》的解读也是颇为丰富。这首诗歌蕴涵丰富,因此也有了读者在表现主题、独特意象、以及由诗歌反映作者心境等角度方面的解读。笔者重点在主题、意象以及其他诗歌与《雨巷》的对比解读这三个角度对解读《雨巷》的文章进行分析,对于《雨巷》的另类解读也作以陈述。  相似文献   

17.
声为情役     
徐牧 《天风》2006,(20):38-40
我们读圣经阅《天风》和《教材》或者欣赏画展、影展,都是用视觉器官去感知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目的,之后再用心去体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可是我们唱“赞美诗”、“赞美短歌”及其他灵歌,却不能只用眼看看词,看看谱唱会就可以领诗教唱了;实在地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除了要尊重原作外,还要认真学习理解诗词所涵示的神学思想,历史见证,时代背景,信仰真理,道德风尚,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唱好一首诗歌,才能教好、献好诗歌。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创作的《坚固保障歌》(原名《宗教改革战歌》赞美诗新编327首);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创作的74首《新生王歌》;292首《我灵镇静歌》是芬兰作  相似文献   

18.
王雪辛 《天风》1995,(4):41-42
刊载在《圣歌选集》第二辑,由陈泽民教授作词作曲的《复活的清晨》是一首灵性充盈、音乐动人的极富中国民族风格的圣歌。在这首圣歌中,陈教授运用了声乐体裁中的多种手段,独唱、重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互相配合,使音乐丰富多彩,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诗经·国风》录有《齐风》11首。这11首诗歌,是对齐国社会生活局部画卷形象生动的描绘。从这局部的画卷中,我们可以领略多彩的齐俗风貌。 一、《齐风》概说《齐风》是齐国的民歌。这些民歌是《鸡鸣》、《还》、《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依据《齐风》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前人与时贤推测,其大致产生于齐哀公至齐襄公时期。对于《齐风》的基本思想,以《诗序》作者及汉宋诸儒为代表,将《齐风》界定为刺诗,有刺淫、刺荒、刺时、刺衰、刺无节诸说,即便如清代“欲探求古…  相似文献   

20.
《短诗精读》一书,要选用我原发于《福建文学》的一首禅诗《对面一墙迎春花》,并要我“随便说说创作的背景和思路”。我想了很久,才记起来这首诗是书赠一位青年诗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