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父亲念念不忘的是老屋,那个立于乡下老家的三间破旧砖瓦房。最近,父亲总嚷着要回老家,说,老屋屋顶的瓦要换,多雨的天气来了,碎瓦不换掉,房子会被雨漏倒的。我抽不出空回去,更不同意父亲一人回去,他已是70多岁的老人,老屋又年久失修,上去换瓦,很不安全。"等我有空再送你回去吧!"我搪塞道。父亲说:"哪天有空?屋倒是不等人的!"我有些不高兴:"倒了就倒了,我  相似文献   

2.
关于位置     
我父亲是个船工,每天摇着橹,驾船从南岸到北岸,再从北岸到南岸,每天都在一条宽宽的河流上重复着相同的日子,天天、月月、年年。父亲就住在村口的河流岸边、麦秸草、土炊具、小木屋。二十年转瞬即逝。黑黑的肌肤,深深的皱纹,怄倭的身子,船夫生活的过度艰辛和清贫早早地烙上了他的容颜,他才是40出头的人呢!记得父亲用木船把我从村口送到外面的世界时还是个多么挺拔的壮土呵,那时我想,哪天我有钱就好了,我可以让父亲挪挪窝,再也不让他驾船了!事实上,自我踏入社会就一直未曾放弃这种努力。终有一天,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回到父亲身…  相似文献   

3.
省力与费力     
正记得小时候,要举起一把斧子,是很吃力的事,便想,把斧子做轻一些,举起来不就省力了吗?几天下来,我都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沾沾自喜。可父亲说,斧子做轻一些,举起来倒是省力了,但劈起柴来就费力了,正因为斧子重,斧子沉,举起来费力,所以劈起柴来才省力。  相似文献   

4.
"锅铲"藏爱     
正婚后,我和先生住在城里,父母住在乡下。那天,父亲放下从家里带来的一袋子鱼和肉,随后便进了厨房。一会儿,父亲在厨房叫我,我赶紧进去,就看到父亲正望着那个锅铲默默发呆。看了我两眼,他欲言又止。我一头雾水,便问父亲:"咋了?老爸,锅铲有什么好看的?"  相似文献   

5.
正雨,雨,雨……我所在的城市,烦人的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两三个月里几乎一直在下,每天都阴雨连绵。所有的日子都已经被雨水承包,就算所有人都在呼唤在外流浪的太阳,太阳也仍然不给半分面子。望着窗外下不完的雨,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乡下父亲穿着蓑衣,走在田埂上的身影,想起了乡下远去的蓑衣。我只记得小时候,蓑衣安静  相似文献   

6.
正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不也走到了今天吗?我知道社会上有很多不良的现象,我告诉你,信那些该信的东西,因为它能改变你。如果你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看电视上那个公益广告,眼睛就会潮湿起来——"儿子带着痴呆失忆的父亲与朋友一起吃饭,父亲看别人不注意,迅速抓起几个饺子藏在自己的衣兜里,儿子说,您这是干嘛啊。父亲含糊不清地喃喃着,留给我儿子吃。"这时候,我就会想起祖母来。我记事起,祖母就已老了,拄着拐杖,弓着腰,头上像落了雪。我八岁时,她的儿子、我的父亲去世了。她有六个儿子,我父亲是老三。白发人送黑发人,其伤痛可知。那时候,她在五婶  相似文献   

8.
正父亲患了阿尔茨海默症,常常丢三落四,刚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很快就忘记。严重时,甚至认不出家人。我工作再忙,一般三两天也要回家看他一次。这次因单位搬家,一周没回。周末,我到家时,父亲正在睡觉。他脸朝着墙,浑身颤抖不停,手抖动着,嘴里不停地"啊啊啊"。我赶紧上去拍拍他。父亲醒了,满脸泪痕。我问,爸爸,你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冬天里,我来到了乡下,和我的一个仆人。因为我失忆了。我的心理医生告诉那个被我称为父亲的人,乡下是最好的疗养地。没有谁会知道心理医生的阴谋。人们总会无条件地相信那些假装会看懂你的心的人,呵,可是更  相似文献   

10.
米纪阳 《天风》2017,(10):43-43
去医院给父亲检查身体,忽然听见医院广播:外科37号病房急需输血,病人生命垂危!我赶紧安顿好父亲,跑到采血室说,“我是O型血,抽我的!”当我看着自己的血流入采血袋的时候,我的心里满怀感恩:主啊,这是我的血,那是我的兄弟!  相似文献   

11.
正铁、风、影子和小鬼坐在一起吃点心,幸福最后一个闯进来,脸色发白,喘着气说:"你、你们快把声音放低点儿,我刚才听到一个吓、吓人的东西,叫‘受伤’!它来的时候,连人类都害怕,车啊、水啊、床啊、药箱啊,哭啊、喊啊、叫啊、吵啊,一齐来。简直把我吓成‘不幸’了,让我挤一挤,喝口茶,稳稳神儿。""什么?你碰到‘受伤’了?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受伤’有小鬼那么可怕吗?不,小鬼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不正围着它在喝茶、吃点心吗?"在几个朋友中,性格  相似文献   

12.
韦长安 《天风》2018,(5):47-47
奉献上帝的祭物,正是母亲最好的礼物去年母亲节,我抽时间回乡下老家看望母亲。还没到家门口,就看到她老人家熟悉的身影,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见面的第一句话还是那么熟悉:"可把你们盼回来了!"妻子从袋子里拿出一双新买的鞋子,忙着给母亲穿上,儿子小宝费力地把水果提到客厅里,我把购置的一些生活用品也搬进屋里去。"奶奶,这都是给您准备的礼物!"小宝抱着奶奶,开心地说。  相似文献   

13.
父亲老了     
我想说一说我那年老的父亲。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突然发现年过花甲的父亲越来越像个孩子。走路时不知道抬腿,脚蹭着地,声音很响;天凉了,他总是忘记添加衣服。每次父亲一进家门,第一句话一定是:“你妈呢?”如果母亲在家,父亲就不再多说,如果母亲不在家,父亲就到处找,把母亲找回来了,他又没有什么事。有一次,父亲晨练回来,母亲说:“脸都没有洗干净就出去了,左腮帮上还有一点黑。”  相似文献   

14.
忘记它     
正那天我去乡下采访一个老中医,就随意问了一下自己的病。我老是觉得喉咙里有东西哽着,咽不下,摸摸又没有,在各大医院看了个遍,做了多种检查,诊断结果都一样:慢性咽炎。吃了多家的药,但总是不见彻底好。他是个憨厚的人,胖胖的,行动慢慢的,他笑眯眯地看着我,略带羞涩地说:"忘了它。""忘了它?"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是医生说的话吗?"是的,"他坐正了身子,说,"忘了它。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15.
正父亲在我上初中之前不会做饭,母亲有几次在我和妹妹面前取笑他,说你父亲刷完锅后问刷锅水往哪里倒,我们听后心想当时父亲真是养尊处优啊。1997年春,父母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到今年刚好20年。进了城的父亲也同时进了厨房,帮助母亲料理厨房的一切,而自打他进入厨房开始,他就喜欢上了做饭。记得二十年前,刘仪伟在央视主持一档美食节目《天天饮食》,里面有一句栏目语——"男  相似文献   

16.
在帕蒂·威尔逊还很幼小的时候,医生就告诉她,她患了癫痫病。她的父亲吉姆·威尔逊特别喜爱晨跑。有一天,戴着固定支架的帕蒂微笑着对她的父亲说,"爸爸,我多么想每天早晨和你一起去跑步啊,但是我担心我的疾病会突然发作。"父亲告诉她,"如果你的疾病发作,我知道怎么对付它,所以,你不必担心。让我们从今天起开始晨跑吧。"  相似文献   

17.
在城里,我和对门的邻居一年也说不上十句话;在乡下,一碗饭从村头端到村尾,彼此说的话十碗也盛不下。在城里,我从来认为在同一幢楼房里住着跟我不一样的人,不是感  相似文献   

18.
正再过几天是父亲的周年祭了,与母亲商量祭拜事宜,母亲长叹一声,问我:梦到过你爸没?我答有,但都是很模糊的影子。母亲眼睛有点湿:不知你爸在那边怎么样,需不需要添些东西,要是成服时化给你爸的那个手机真能用就好了,你爸那么爱打电话,他会打电话告知我们的。是的,父亲生前是多么爱打电话啊!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老是失眠,母亲知道后,特地从乡下给我送来了满满一大袋子晒干的新鲜稗草籽。好久没见到这东西了,我立刻欣喜地解开袋子,凑上鼻子贪婪地闻着这稗草特有的清香,然后就迫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碰到一个人,开始还说得我抑制不住地想笑——他说“你还真有才华呀,到处都能看到你的文章啊”,但是接下来就说得我的那些还没来得及钻出脸皮的笑,立刻僵死在脸皮里面了。他说什么呢?他说他真正希望看到的还是我能写出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来,说那才是真正有份量的东西,是一个作家真正应该拿出来给人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