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5,(6)
法尊俗姓温,河北深县人,一九○二年生。在俗时仅读小学三年,文化很低。一九一九年,因家境困难,到保定府学做皮鞋。因长时患病,学业无成,于一九二○年春末,厌世逃往五台山出家,投玉皇庙瑞普(法名觉祥)师座前落发,法名妙贵,字法尊,即在庙随众劳动,早晚学习念诵功课。是年秋,大勇法师、玄义法师等路过本寺,遂请勇师讲开示,勇师即日略讲《八大人觉经》,次又讲《佛遗教经》,遂对听经发生兴趣。一九二一年春节,广济茅蓬打念佛七,  相似文献   

2.
法尊法师(1902-1980)是当代著名高僧、佛学家、佛教教育家、佛经翻译家。2008年8月5日,法尊法师纪念馆暨法尊法师德像开光法会在其灵骨所在地五台山广宗寺举行,"第二届法尊法师  相似文献   

3.
(一)法尊法师(1902~1980),俗姓温,字妙贵,河北深县人.早年于五台山显通寺玉皇顶出家,1922年在北京法源寺受具足戒,后入武昌佛学院,受教于太虚大师,学习法相、因明及显密各宗教义.1925年转入北京藏文学院,从大勇法师学藏密,后随大勇组织的赴藏学法团到甘孜,从昌都安东格西专攻藏文.1933年入藏,在拉萨哲蚌寺从东本格西研究藏文及藏传佛教经义及仪轨制度.1936年,取道印度、仰光等地回到重庆,代  相似文献   

4.
法尊法师(1902-1980),中国现代佛教史上的著名高僧,曾师从太虚法师与大勇法师学习法相、因明及密教。后赴藏区深入研修藏传佛教10余年,获甚深成就。返回内地后,在重庆汉藏教理院讲授和翻译藏传佛教经典。法尊法师一生笔耕不  相似文献   

5.
温金玉  王丽心 《法音》2007,(8):62-63
8月5日上午.五台山广宗寺隆重举行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庆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佛教协会会长根通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宗家顺先生.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妙江法师、广宗寺住持演明法师,陕西省委统战部部长李政文,忻州市宗教局局长杜春霖,以及法尊法师亲友代表温志远、护法居士曹瑞堂等出席,并为纪念馆剪彩。  相似文献   

6.
法尊法师是五台山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法师两度入藏,遍访名师,广学经论,译经著书,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法尊法师还特别重视僧才的培养,从事佛教教育工作28年,为佛教培养出许多解行并重的僧才,从而形成了一套佛教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温金玉 《法音》2001,(6):41-42
本刊讯 5月12日至13日,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五台山佛教协会、五台山广宗寺承办的“法尊法师圆寂二十周年纪念会”在五台山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法师、一诚法师,副秘书长倪强先生,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北京雍和宫住持图布丹活佛、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联波活佛,山西省佛教协会根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禧钜会长、塔院寺寂度和尚,马来西亚佛教古晋居士林林长蔡明田居士,以及苏晋仁、王尧、楼宇烈、杨曾文、戴康生、刘峰、王新、黄夏年等知名佛教学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四众善信及五台山各大寺院代表、…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法尊法师(1902—1980)圆寂20周年。我怀着对法尊法师无限敬仰之情,来此五台胜境出席由山西省佛教协会主办、五台山佛教协会和广宗寺承办的纪念盛会。  20年前,在法尊法师圆寂之后,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在法尊法师遗容前发表了饱含深情厚谊的悼词,缅怀法师学习佛法、入藏求法、翻译藏传佛教要典、弘法利生的艰苦卓绝的一生。  其中说:  溯自汉明西使,白马东来,士行、法显、玄奘、义净并能不惜身命,忘躯求法,高风卓行,百代钦仰。若法师者,诚可希踪前贤、比肩古德矣。对法师…  相似文献   

9.
《法音》2002,(3):43-43
002年第3期总第211期法尊法师(1902-1980)为当代著名高僧。他先后师承太虚大师和藏传佛教慈愿大师、安东格西、降则法王等,曾两次入藏学法,佛学造诣极高。返回内地后主持汉藏教理院十余年,培育了大批僧才。作为近现代首屈一指的“翻经沙门”,他将《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藏传佛教名著译为汉文,又将《大毗婆沙论》200卷译为藏文,成就卓著,为增进汉藏佛教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法尊法师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副院长、院长,在近50年的弘法生涯中,法尊法师一…  相似文献   

10.
法兴禅师塔 位于五台山佛光寺西北的塔坪上、解脱禅师塔前。法兴禅师,京洛人,7岁出家。精通《妙法莲华经》和《净名经》等。他志历名山,乐止林泉,遂隶名佛光寺,并建三层九间弥勒大阁。又塑佛菩萨像万尊,分置台山诸寺。他曾任五台山山门都纲。  相似文献   

11.
法尊法师编译的佛家逻辑(因明学)名著《释量论》已由中国佛教协会出版。此论原为公元六、七世纪间法称论师所著,在我国西藏地区流传数百年,许多寺庙列为必读的论典之一。法尊法师毕生传译汉藏佛典,晚年抱病将此论从藏文典籍中译出,弥补了汉文佛家因明论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简讯一束     
《法音》1986,(1)
圆瑛法师遗著再版发行本刊讯圆瑛法师遗著《楞严经讲义》等八种重印发行后,请购者甚为踊跃。为满足广大信众需要,上海市佛教协会将再版印行《圆瑛法汇》中的六种著作:《佛说阿弥陀经讲义》、《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佛说八大人觉经讲义》、《妙法莲华经弘传序讲义》、《住持禅宗语录》,约于—九八六年第一季度出书。欢迎广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香港佛教联合会董事,法喜精舍住持灵春(智开)法师,香港佛教僧伽联合会董事、妙法精舍住持、能仁书院董事金山法师,自1986年下半年以来,先后四次回到五台山尊胜寺,探望师友,捐款30多万元,修复祖庭。灵春法师,原籍五台县东茹村人。金山法师,原籍五台县东天和人。六七岁时就出家于尊胜寺。1944年,入北京正觉寺学习,后到青岛佛学院深造。1947年,又相随到香港弘扬佛法。二位法师身在香港,心系家乡。不忘师父的抚育之恩,为圆  相似文献   

14.
1、巩县石窟寺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河南省巩县石窟存一经幢,署文“前率府长史王元明奉为亡父母洎亡妻、见在兄弟、合家大小、六亲眷属、一切众生建立此幢,咸同此福”。时间是开元19年(731年)11月15日。该幢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一篇,言及五台山崇拜之由来。文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者,婆罗门僧佛陀波利仪凤元年(676年)从西国来自此土。到五台山次,遂五体投地向山顶礼曰:如来灭后,众生潜灵。唯有文殊师利于此山中汲引苍生。……举首忽见一老人从山中出来,遂作婆罗门语谓僧曰:‘……然汉地众生多造罪业,出家之辈亦多犯戒律。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1,(1)
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因患急性心肌梗塞,经医生抢救无效,于1980年12月14日下午1时45分在北京广济寺安祥舍报,世寿七十九岁,戒腊五十九龄。1980年12月24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在佛学院所在地——北京法源寺隆重举行法会,沉痛悼念法尊法师的逝世。参加追悼法会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大师,会  相似文献   

16.
景天星 《法音》2021,(2):61-63
翻阅佛教典籍,有诸多"琴弦"之喻,然最为著名者,莫过于"因缘和合喻""狮子筋弦喻"和"不急不缓喻"。此三种譬喻分别出自《入中论讲记》《华严经》和《中阿含经》。一、因缘和合喻"因缘和合喻"见于月称论师造、法尊法师译讲的《入中论讲记》。在《入中论》"第六菩提心现前地"中,月称论师有一颂:"如影像等法本空,观待缘合非不有,于彼本空影像等,亦起见彼行相识。"  相似文献   

17.
公元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暨全体代表,谨以香花灯明致哀思于翻经大德法尊法师遗容之前曰:法师俗姓温氏,河北深县南周堡村人,一九○二年十二月十四日生,一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示寂,世寿七十九岁。法师幼而岐嶷,弱龄慕道。年满二十,受具于北京法源寺。后  相似文献   

18.
唐思鹏 《法音》2004,(9):50-53
一8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陈文尧副秘书长、教务部副主任清远法师、《法音》编辑部编辑唐思鹏居士和国家宗教事务局院校处魏延军先生一行5人组成的考察组,驱车前往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实地考察该寺的办学情况,听取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山西省佛教协  相似文献   

19.
水忏高僧悟达国师 悟达国师,唐代眉州(今四川)洪雅人。法名知玄,字后觉。十一岁随法泰法师出家,研习《涅槃经》。两年后在四川大慈寺受丞相之请,升堂说法,当时缁素人众日计万余,都倾心专注听法,赞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早在北魏时期就出现了不少讽诵、书写、研习、著述《华严经》的著名高僧,现代五台山碧山十方普济禅寺的寿冶法师又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华严行者。 不爱新娘爱僧伽 策杖出尘叩鹿苑 寿冶法师,俗姓袁,字海月,江苏省无锡市三房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 (19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