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一些具有研究范式和创新路径意义的问题。这包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解释力;从本体论的根基看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性质;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探讨;“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人”的争论;文本学和解释学引发的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批评性话语;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会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学术走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前提性的批判,为提出建构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而建构中…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的幽灵——对所谓马克思生存论的一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各种新的思潮不断涌现,其中马克思的“生存论”研究颇为引人注目。围绕着能否将马克思哲学与生存论相联系的问题,哲学界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提出这一思想,但“这一构想是我们结合整个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问题,从马克思哲学中解读出来的并且也属于马克思哲学的深层的理论结构”(邹诗鹏,2001年);马克思哲学对于当代哲学变革的最根本的方面,正在于启动并引导了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另一派则认为,以生存论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实际上“使对问题的讨论偏离历史的真相,把性质完全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3.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与哲学社会学院、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哲学:基础理论与当代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26日—27日在吉林大学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的10多位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20多位国内学者,对当代哲学如何推进自身的基础理论研究并回应当代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首先,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及其当代阐释成为与会学者关注的重点论题,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开创的哲学革命成为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主…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批判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被一再唤起 ,反映出现实社会主义运动中人的自由和解放在不断延宕后终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毫无疑问 ,求解这样的问题 ,需要我们“回到马克思” ,与马克思的历史语境相交融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奠定新的思考起点。同时 ,产生这一问题的历史语境表明 ,我们不能满足于对马克思文献进行一般的考古学解释 ,而是必须自觉地带着当代人的生活旨趣去认识马克思 ,把历史的问题当代化。由此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的解决 ,应该是一个以当代的视界“回到马克思”的过程 ,或者说是一个通过“回到马克思”来…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马克思哲学在当代情境中的理论碰撞和互动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领域。学术界对后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阶段,国外理论界一般认为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超越和扬弃,国内学者则大多对后现代哲学持一种谨慎的拒斥态度,认为它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完全错误的解读;到了后期阶段,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后现代哲学思想并没有超越或扬弃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政治哲学史上开创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政治哲学流派的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传统,其思想实质与马克思发动和实现的哲学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随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要实质性地推进该领域的相关研究,需要辨析和澄清某些前提性问题,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的差异、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与问题域、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知道,"二战"之后,某些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学派在研究旨趣上发生了政治哲学转向,主要体现在:他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指向其既有的经济关系,而是指向其道德伦理规范;强调理性认识在社会结构形成中的建构功能,甚至将经济关系本身也纳入这一建构的对象之中。这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路径相比较,恰好形成了一个相反的研究路径。本文以一定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对这一研究路径进行检视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发展动态,进而更全面地探寻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7.
2016年11月19—2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办,主题为“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来自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近30名学者参加会议讨论,涉及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哲学与康德哲学、马克思哲学中的辩证法等议题。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逻辑延续和当代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的问题域和历史逻辑,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开创性的、秉承绿色发展理念的论断:其一,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方法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密切相关,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分析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转型的独特视域。其二,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分裂集中体现在辩证法对自然界的适用性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立场。其三,马克思立足资本积累展开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批判,《资本论》同时还可以被理解为生态经济学批判。其四,空间的边界乃是福斯特提出的人类安全空间问题,是对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思想的推进。其五,在人与自然的持续和谐相处中,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主编的《现代哲学》,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学术期刊。2006年,《现代哲学》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郑重推出新专栏——“毛泽东与当代中国”。 2006年恰逢毛泽东逝世30周年,本刊专设“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栏目,对于纪念这位曾经在当代中国烙下不朽印记,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发展的伟人,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更期冀以此为契机,发表和汇集国内外关于毛泽东研究的成果,推动对毛泽东的历史遗产的整理和消化。同时,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时下加强对毛泽东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智慧是在对传统西方哲学的颠覆和超越过程中得以突显出来的,而从马克思哲学革命中把握马克思哲学所开启的新的哲学范式,以此来寻求它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智慧资源和有益启示,这是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就此而言可以看到:用理性和价值双重尺度考察并拓展时代生活;要立足现实社会关系的合理化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发展创新马克思哲学要始终面向现实实践,这些或许是马克思革命带给当代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异化的理论有哪些范畴呢? 有三大范畴: 甲、异化和自我异化;乙、物化;丙、商品拜物教。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分析每一个范畴。首先,我们要把对每一范畴所分析的对象的主要问题阐述清楚。这种多少带些学究气的方式不是没道理的,因为我们研究的是,我们今后考察当代异化问题时,可以引为根据的那种概念系统。可以把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比作一件工具,  相似文献   

12.
<正>福柯是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最为深刻的代表者之一。在当代境遇中开启马克思与福柯的思想对话,有助于我们吸收福柯的合理创见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田海平 《哲学动态》2001,40(11):11-14
1   我们只有着眼于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态问题来寻求价值评估的尺度或视界 ,才能正确地把握和评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然而 ,以往的历史经验又一再地表明 ,捕捉和解答时代性问题 ,创建和确立马克思哲学的新的理论形态 ,又有赖于对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的科学评估。显而易见 ,我们在此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但这不是一般性的逻辑循环 ,也不是将我们引向“迷林”的“怪圈”。相反 ,由该“循环”组成的圆圈运动事实上构成了一条深入马克思哲学当代性论题的必由之路。一旦我们踏上这条探索之路 ,我们便尤需清醒地意识到 ,时代性问题和理论形…  相似文献   

14.
精神,是一个人的生活信念、理论风骨和实践态度,呈现着一个人独特的气质、人格和境界。马克思的核心精神体现为人类解放的理想、彻底的理论批判、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转化、相得益彰,既贯穿于马克思的日常生活和革命活动,也贯穿于其理论研究和思想体系,并将其生活、实践和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被理解的整体。正是这些精神特质,使马克思成为了马克思。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就要研究和澄明马克思的精神,揭示其当代意义和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者或存在之意义的学问。考察马克思的本体论问题,我们发现马克思并未扬弃本体论概念,而只能说,马克思扬弃了以往的本体论,即抽象的唯灵论与抽象的唯物主义的对立。马克思的《资本论》既然研究社会存在,那么从哲学角度解读这部著作,就完全有理由认为它阐述了一个新的本体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他的社会学说。我们可以划分出四个世界来考察马克思的本体论问题:我们称独立于思维之外的自然界为世界;思维中所生的相之总和是世界;在知识中,语言中的概念和命题所描绘的自然图景为世界;而自由领域,即马克思称之为社会存在领域为世界。商品价值、资本都居住在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9月 19日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该座谈会。会议从多个不同的方面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进行了探讨 ,包括全球化、信息化趋势对当代社会形态演变的影响 ;当代科技革命与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变革 ;当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机制的特点 ;西方各种社会形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 ;等等。现将会议内容概述如下 :一 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新反思首都师范大学的王锐生教授认为 ,“把社…  相似文献   

17.
<正>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人的活动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对社会的时间和空间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社会哲学研究中,社会时间和空间同人的活动包括交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在列菲伏尔和哈维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挖掘,但是他们对马克思的交往问题的重视不够。哈维的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作为一个“问题”被我国学界提了出来 ,并明确地将当代意义作为课题来加以研究。由于问题关涉到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的基本估价 ,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哲学境域中的生命力及其发展前途 ,所以引起了理论界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一、作为问题的“当代性”的提出马克思哲学本质上属于当代哲学 ,具有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 ,这在学界已形成共识。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并非是一种现成的“给予物”或“上手状态” ,它有待于理论上的阐扬和历史性的生成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是被作为“问题”提出来的。它…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距离马克思诞辰已有200周年。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与当今时代已经相去甚远,他的思想亦可能与当代世界关联不深。然而,本文的观点却与此不同,企图揭示马克思思想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启示意义。不可否认,西方世界对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在1980—2008年间并不热烈。产生这一现象有以下两个原因:(1) 1989年苏联解体被(错误地)解读为马克思  相似文献   

20.
广松涉 (193 3— 1994) ,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在中国学界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域中 ,他基本上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广松涉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 ,以及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 ,其思想博大而精深。 1994年广松涉去世之后 ,他的影响正在逐步扩大。我个人认为 ,了解广松涉哲学对于今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具有特别重大的理论参考价值。因为我注意到 ,国内的一些学者正在试图将马克思哲学与当代西方的某些哲学思想的研究链接起来 ,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本体论、伽达默尔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