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报刊上,时常见到介绍社会福利设施和盲聋哑残人情况的宣传报道,旨在体现国家社会文明进步,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对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笔者时有所见,把盲聋哑人或轻微肢残的人,称为残废人,如记残废女教师、残废人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张卫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给我国的文化事业带来了蓬勃生机,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发展的旧格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已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强调要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为了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健身,增强体质,丰富和活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于1995年6月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哲学探讨黄蔼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5.
审美教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在我国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可以起更加巨大的作用。从人类的需要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审美教育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促进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大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沿海地区佛教社会福利事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富有层次性和体系化的社会应对机制,区别于传统布施观。在个体层面上,它关注现代城市民众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以临终关怀为典型,形成了对佛教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有效推动;在社会层面,它以淡化宗教色彩、争取社会认可和形成社团制度三条路径,有效地将传统慈善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在此基础上,现代佛教社会福利还倡导"深层生态"理念,并可以此为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从而与现代社会形成良性互动,在引导和护持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7.
《天风》1997,(2):18-18
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热烈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国基督徒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盼望我国的精神文明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7,(2)
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热烈拥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中国基督徒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与广大人民休戚相关,我们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盼望我国的精神文明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物质文明的发达与精神文明的昌盛,是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早已科学地揭明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如果仅有物质文明的发达,而无相应的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主体需要的初步诠释所谓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就是指主体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即社会实践的和认识的主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需要。这个“主体”可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企业或集团、一个社区,也可以是一个人。如果从广义的文明角度加以定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包括主体对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交往、精神享受的需要,它集中地从三个层面得到反映:一是反映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二是反映主体应有的伦理道德的规范;三是反映促进主体发展的文化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宗教组织的现代化路径上,践行社会公共服务和举办社会教育事业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立足于此,本文以香港啬色园的社会服务和社会教育事业为例,并相较于香港基督教组织和佛教组织在这两方面的社会成效,简要探讨了道教组织的现代化问题.笔者认为,立足公民社会和更好促进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现代化,在逐渐革新自己作为宗教的相关要素的同时实现自己面对新时代和面对未来的华丽转身,已是道教在现代社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实现这一关键的重要举措,则是首先在组织现代化的层面上大兴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和社会教育事业.没有这两方面的相互补益,则组织现代化的实现不可想象;而没有组织的现代化,就意味着没有与现代社会相沟通和交流的通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2.
社区和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和精神文明建设潘允康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城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新的高潮,开创了新的局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社区视角,把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对于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而持久地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只有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察,放到整个世界的大局中来考察,才能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建设精神文明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各部门制定政策,都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不仅要有利于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谐的社区环境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社区是近几年提出的新型社区的建设理念,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支柱。本文在充分分析生态社区内涵与我国现阶段生态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社区的对策,为我国生态社区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社区是居民的家园,是社会的细胞。而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共同体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的思想基础,是衡量和谐社区的一项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创建“精神文明社区”的社会实践有了较大发展,但社区归属感缺失问题依然长期存在并难以有效解决。从培育社区归属感着手构建社区共同体,应该深化政府职能,加强社区的自组织建设,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参与,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层社会关系共同体,是社会有机体系统中相对独立的微观社会空间.与社区的重要地位紧密相连的,是社区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社区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重要组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城市化及社区发展的实践告诉人们,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发展,面临着人在社区中的角色定位、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治理权威的再造、社区制度的构造、公民社会的培育、城乡社区协调发展等重大课题与任务.因此,城市化进程,要将社区发展纳入城市化战略,大力推进社区知识的生产,着力于社区制度的创新研究与设计,探索社区民主的可行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时期,文学艺术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近年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台、电台、报刊、展览等)的发达,并由于文学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娱乐功能,使文学艺术已不再是少数人创造、欣赏和享受的东西,它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正是这种情况,使得文学艺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了。 文学艺术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论发展教育与精神文明沙英(一)教育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非常密切。发展教育会大大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也会有力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两者有许多相近、相通甚至相同之处,有共同的目标,应当互相促进,协调地前进。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的价值取向,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应有之义,因而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役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则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正确地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振峰  纪淑云 《学海》2002,19(5):5-7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全面发展的人 ;(三 )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四 )社会协调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于推进 2 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