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挫折的礼物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  相似文献   

2.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人在世上免不了有纠纷,往往是各执其理,各不相让。若是基督徒,他会委屈地说:“上帝知道我有理,虽然没有人判断我有理。等到上帝面前去评理吧!” 到了时候,上帝怎么评理呢?上帝公理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读《古尊宿语录》,内中的一则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一位信徒向他施礼,说道:“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信佛多年,却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 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反问道:“你现在都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5,(10)
<正>人生于世,到底追求何物?常人所求,莫出《尚书》所谓的"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等五福。儒家行世,则以"仁"为本而终归于"求放心"。盖富贵、权势属外在之"命"(命运),非人所能主宰;而德性之"仁心"则内在于"我",归"我"所有,因此人当返回"内心",滋养并发挥人之"仁性"以显扬道德之主体。王阳明弟子曾问:"看书不能明如何?"你道阳明先生如何回答?他认为,仅仅追求文义上的知解,自然不能明  相似文献   

5.
李秦成 《天风》2006,(23):8-11
和约伯试炼中极度的痛苦相比,我们在患难试炼中所受的一点点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忍耐到底?约伯遭遇的试炼给我们信心的鼓舞。经文:伯1:8从圣经《约伯记》中我们知道,约伯在上帝面前是义人、完全人,这并不是他自认为义,而是上帝认他为义。耶和华问撒但说:“你曾用心察看我的仆人约伯没有?地上再没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1:8)这句话充分证明上帝对约伯的义行给予了充分肯定。约伯之所以能在上帝面前成为完全人,是和他平时的不断努力追求分不开的。在约伯身上有很多闪光点,给我们留  相似文献   

6.
一只鸡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上帝常常藉着某一种特别的经历,或者一件特别的事物,成为我们灵命的一种提醒、鞭策。 在彼得身上上帝为他预备了一个什么呢?让我们来看路加福音:“他们拿住耶稣,把他带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远远地跟着。他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作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a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希腊老师连连摇头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脏人却不当一回事,根本不想洗。你们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连忙改口:“爱干净的!”“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后再次问学生,“这么看来,谁洗澡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  相似文献   

8.
李世峥 《天风》2015,(4):44-45
《撒母耳记上》16章记载,先知撒母耳奉上帝之命前往伯利恒,要在耶西的"众子"中寻找上帝所"预定"的将要取代扫罗的以色列王。到达目的地后,撒母耳首先看到耶西的长子以利押,便以为他就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此时,上帝严肃地告诉撒母耳:"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拣选他,因为耶和华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  相似文献   

9.
上帝舍不得     
周筱琳 《天风》2005,(4):9-9
上帝舍不得我们受伤 甘愿普弃他的独生 为我们身钉子架 食抓朴碑 霖翼蒸赛霆霏鹭彗~一 月他丢天姨几刺透斤立双 星忍慰我幻户乡创洗 「_几· 界州豁 子杂牛忍受羞辱与离莽 终回到娜荣美的家乡l 户卜 上帝曹不得我伪生希 上帝舍不得我们·~… 有任何的损伤, 仁意的上帝啊我爱你] 我比任何月岁 ,在乎你! 我不能再作罪奴令你忧伤上帝舍不得@周筱琳!山东  相似文献   

10.
刘聿贵 《天风》2002,(10):4-6
物质世界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属于上帝的还是属于魔鬼的?能否正确地理解,会成为基督徒人生观与价值观直接或间接的导向;对信徒的灵命追求和行为规范具有重大的影响。那么,“世界”指的是什么?他的范畴有哪些?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它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陈企瑞 《天风》2014,(11):26-29
<正>经文:《哥林多前书》13章至14章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很多弟兄姊妹都很羡慕有属灵恩赐的人,认为神特别恩待这些人,圣灵的大能特别降临在这些人身上;在羡慕之余,还可能会自问:"我能追求属灵恩赐吗?我可以得着吗?如果有属灵恩赐,我该如何使用呢?如果没有,是不是意味着我就比别人的灵性低,不讨神的喜悦呢?"相信教会很多肢体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属灵恩赐呢?也许很多人会说:"讲方言、说预言、医病、赶鬼……"但属灵恩赐仅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以《大乘百法明门论》为中心,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佛学,结合人生实际,作了些观察思审。主要是想理解人生。究竟“人”是什么?“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求生?甚至强烈地要求生?我犹很不理解。但是,人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天下普遍存在的现象。无人,即无世界。使人不欲生,世界即将变成荒凉的沙漠。从天下四方八面不同的渠道,共同探索一下人生的问题,或许还是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乐捐     
小芳 《天风》2005,(4):13-13
有人问基督徒应该实行十一奉献还是乐捐?我是这样看的,乐捐并不排斥十一 奉献,而是包容了十一奉献,因此乐捐比十一奉献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最早的十一奉献记载在创世记,亚伯拉罕给麦基洗德的十一奉献,作为一种制 度被确立下来,乃是上帝通过摩西颁布的律法,"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 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利27:30),上帝设立十一奉献的目的是为了 维护圣殿所需,为了开展圣工,为了供养祭司、利未人和帮助穷人(参阅申26:12;  相似文献   

14.
佛祖言语     
《法音》2008,(4):1-1
问曰:人能以力胜人、并国、杀怨,或畋猎皮肉,所济处大;令不杀生,得何等利?答曰:得无所畏,安乐无怖。我以无害于彼,故彼亦无害于我,以是故无怖无畏。好杀之人,虽复位极人王,亦不自安;如持戒之人,单行独游,无所畏难。复次,好杀之人,有命之属皆不喜见;若不好杀,一切众生皆乐依附。复次,持戒之人命欲终时,其心安乐,无疑无悔,若生天上,若在人中,常得长寿,是为得道因缘,乃至得佛,住寿无量。复次,杀生之人,今世后世受种种身心苦痛;不杀之人,无此众难,是为大利。复次,行者思惟:我自惜命爱身,彼亦如是,与我何异?以是之故,不应杀生。复次,若人杀生者,为善人所诃、怨家所嫉,负他命故,常有怖畏,为彼所憎,死时心悔,当堕地狱,若畜生中,若出为人,常当短命。复次,假令后世无罪,不为善人所诃、怨家所嫉,尚不应故夺他命。何以故?善相之人所不应行,何况两世有罪、弊恶果报!复次,杀为罪  相似文献   

15.
你们要什么     
姚红岭 《天风》2006,(21):5-7
耶稣问门徒:“你们要什么?”要清楚我们要什么,不妨先问问自己:我可以不要什么?我可以不要什么呢?细观你现在所拥有的,你会发现,从前你拼命想要得到的很多东西,今天是你所不需要的。当我们决定告诉上帝,我要什么时,不妨先清楚我可以不要什么;当我们决定向上帝要什么时,不妨先下定决心我要为此舍弃什么!  相似文献   

16.
老子养生思想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老子养生思想的宇宙观基础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 ,老子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老子认为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并且是按照“道”的规律运动变化的。那么什么是“道”呢 ?老子说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一章》)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强为之名曰大。 (《道德经二十五章》)在老子看来 ,真正的“道”是不可以言说的 ,它在天…  相似文献   

17.
冀慎杰 《天风》2007,(21):12-13
神是万有之源(参出了3:14),他是全能的主宰。"他说有,就有;命立,就立。"(诗33:9)他能叫流泪谷变成泉源之地(诗84:6),叫坚石变为泉源(诗114:8)。他是我们救恩的泉源,智慧的泉源,活水的泉源,生命的泉源。一、救恩的泉源圣经中提到:"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赛12:3)救恩出于神(约2:9),神是救恩之源。"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来5:9—10)神有丰盛的救恩(诗130:7),他的救恩永远长存,直  相似文献   

18.
佛教与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佛教是科学之母,抑或是科学之敌?我想都不是,而更像是科学之友。记得曾有人说佛教是科学之母,此说不太好理解;但佛教也不应是科学之敌。那种认为宗教是愚昧的,只有排除宗教才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极其重要的哲学家和基督教思想家,爱留根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从“无”或“不存在”的概念对上帝的理解和思考,这种空前深刻的考量集中体现为一种辩证关系:上帝既是绝对的隐匿,又是通过自我显现的创世!如何在绝对的分裂中保证上帝的独一和完善?如何使上帝在绝对超然的隐匿之无中自我显现和创世?这既是最重要的基督教神学问题,也是形而上学关切的根本。爱留根纳通过他的神学美学给出了天才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独一真神     
经文 以赛亚书40:12a,18,25 “谁曾用手心量海水?谁能用手掌测高天?……”“你们究竟将谁比上帝,甚用什么形象与上帝比较呢?”“那圣者说:‘你们将谁比我,叫他与我相等呢?”’ 南国的两个支派曾被巴比伦俘掳了七十年,最后在波斯征服了巴比伦以后被释放回来;圣经中曾大书特书。最主要原因是他们省悟了。对上帝观念的革新是很重要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