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三个概念因为现代文明的消极反思而紧密关联,古代性、现代性和当代性三个范畴则分别对应于三个时代的积极描述。有别于笛卡尔哲学所代表的早期现代"普遍精神"和梅洛-庞蒂哲学所代表的后期现代"个体精神",福柯哲学集中展示了当代哲学、尤其是当代法国哲学为我们所描述的"精神失落"这一"时代精神"。在围绕现代与古典之区分而展开的现代性反思的基础上,福柯哲学正面描述了当代文化的"现时性"和"物质性"维度,现代与传统之分的当代转化或者说现代性与古代性之别的当代性变迁由此获得了完美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张新京 《世界哲学》2007,(4):84-84,106
意志不坚:中西哲学进路比较及塞尔的“背景”论/方克涛,王启义著;马永康译//现代哲学,2006.5哲学与教育———或:哲学还有何用处?/罗比希著;何晓玲译//现代哲学,2006.1真理、偶然性与现代性/(德)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著;应奇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论无产阶级的反讽/维塞尔著;陈开华译//现代哲学,2006.5社会的发展趋势/(荷)冯.巴克著;王丽译//社会科学,2006.7后形而上学能否回答“良善生活”的问题?/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现代哲学,2006.5(下转第106页)(上接第84页)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与全球公民/(美)席克曼著;曾誉铭…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政治,社会现代性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治现代性的支撑,如果不解决政治现代性问题,现代性从根本上是无法建立起来的。本文从中国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启蒙现代性、经典现代性、后现代、新现代、六个角度来论述现代性的本质是政治,政治现代性在整个现代性领域当中,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现代化的建设,如果没有政治现代性的支持,最终是不可能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余玥 《世界哲学》2016,(6):21-32
20世纪后半叶,德国古典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其自我更新的运动。考察它与后形而上学的主要思想如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和后现代诸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概括这些互动工作的重要成果和意义,可以看出这一自我更新运动具有五重重要意义: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并不是一个内在封闭的传统;它并非必然是保守的国家意识形态;也不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形而上学、或只关注抽象概念的"观念论";其自我更新的关键之一,在于扎实地重返文本;其目标之一,在于通过参与诸当代讨论和解决诸当代问题,重塑现代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启蒙运动开启了现代理性的圣门,同时也确定了"在场"的哲学特质。自然,"理性"、"主体性"、"自由"等术语在"现代性"那里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合法地位。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现代性"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因此,笔者更愿意把"现代性"视为福柯意义上的"一种态度"或者思维方式。诚然,作为在批判意义上出现的"后现代"概念,笔者也把其视为一种与"现代性"对位存在的"另一种态度",即"后现代性"。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后现代性"如何在态度上批判了"现代性"以及两者在"批判"意义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后现代哲学的逻辑起点,阐述了后现代哲学的基本主张和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构建。根据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在哲学上的逻辑悖论,得出结论:后现代主义不可能发起和领导反对科学主义心理学主流地位的科学革命,也不可能将心理学统一于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范式;后现代主义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功用是提供最彻底的批判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脱域与重构:反思现代性的中国问题与哲学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反思现代性出现了本土化的"脱域"与"重构"两大特征。所谓本土的"脱域",就是中国的现代性正处在一种"时空倒错"的格局中,原本在西方依次出场的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在新全球化语境中于中国共时出场或错序出场;所谓"重构",即与全球一系列后现代特征对接的中国现代化既不是经典现代性,也不是后现代,也不是西欧"新现代"或"反思的现代性"的跨界平移,而是立足中国本土的"新现代性",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土风格的中国问题,需要我们以中国立场、全球视域来观察中国问题,建立中国新现代性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对以资本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无不体现着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可以说,当今全球化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不断扩张并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预言,马克思哲学在“现代性”问题中的天然“在场”将不断地给我们以启示。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中后期的相遇是必然的。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的批判不乏许多合理的成份,但它并未超越马克思哲学。当代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马克思是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真正先驱者。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指出:“卡尔·马克思是第一位使现代与前现代形…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哲学思潮与马克思哲学在当代情境中的理论碰撞和互动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领域。学术界对后现代哲学和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阶段,国外理论界一般认为后现代哲学的出现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超越和扬弃,国内学者则大多对后现代哲学持一种谨慎的拒斥态度,认为它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完全错误的解读;到了后期阶段,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后现代哲学思想并没有超越或扬弃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马恩列斯毛邓哲学思想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 /罗骞 //江苏社会科学,2005. 1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 /任平 //江苏社会科学, 2005. 1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致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 /徐长福 //现代哲学, 2005. 1马克思颠覆形而上学的思想历程———兼对后现代哲学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高绍君,胡满英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1马克思的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地位 /李三虎 //哲学研究, 2005. 2从“生活决定意识”看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性质 /王德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马克思对康德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