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首富如何理财   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敛财的速度快得惊人,仅用 13年时间就积累了富敌数国的庞大资产,世界传媒常常不由自主地将其神化。那么,盖茨究竟有什么投资秘方呢 ?他又是如何打理这份巨额资产的呢 ?  一、组合投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普通美国人一样,盖茨也在进行分散风险的投资。在他微软公司股票以外的个人资产中,美国政府和各大公司的债券所占比例高达 70%,而其余部分的 50%直接贷给了私人公司, 10%投到了其他股票上, 5%则投在了商品和房地产上。   二、委托专家,不为理财劳神…  相似文献   

2.
如今,电脑进入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帮手,比尔·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已家喻户晓。这位拥有千亿美元资产的比尔·盖茨,老布什总统亲自为他颁发“国家诺贝尔技术奖”,又受到邓小平的接见,他在中国租乘“毛泽东号专列”旅行。这位世界微软技术人员心中的偶像,究竟有什么超人之处?他又是怎样和微机软件结下不解之缘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位印度裔的富豪,家住在曼谷靠近唐人街的印度街上,以经营房地产为主,兼营珠宝玉器、金融证券和酒店业等,属于泰国的巨富之一。他拥有的财产简直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他用36亿泰珠(约折合1亿元人民币)在闹市区买了一宗地产,也只是耗费了他庞大资产的小部分。就是这样一位富甲一方的大富翁,在生活中却十分节俭,从没有铺张浪费的行为和习惯,无论衣着打扮、节日庆典或是迎娶送葬等,跟普通的平民百姓毫无区别,不摆阔气,不讲排场。他的资产都用在了扩大再生产、投资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上。他有个非常能干的女儿,但他没有让可…  相似文献   

4.
在万众瞩目下,比尔·盖茨正式退休了。除美国总统外,恐怕还没哪个人的离去,会如此吸引全球目光。离开了微软,盖茨还是盖茨吗,他还能干些什么呢?这的确是个有趣的话题,对于盖茨本人而言,当然就显得更加迫切而现实。  相似文献   

5.
上海股民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调查分析法,对上海的股票投资者进行了有关投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牲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行为表现为中小投资者众多,资产组合单一等特点;经因素分析发现,影响股票投资绩效的主要维度是性格品质、能力、社会经济环境;气质是影响投资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对投资绩效没有影响。最后,文中对股票投资者提出了一些心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IT业,有3位没上完大学就跑去开公司,最后变成著名的亿万富翁的人,他们就是44岁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34岁的美国巨富迈克·戴尔和31岁的美国华人首富杨致远(成了“IT帝国”的三巨头。)盖茨:从微软神童到员工楷模盖茨生于1955年。父亲是退休律...  相似文献   

7.
在万众瞩目下,比尔·盖茨正式退休了。除美国总统外,恐怕还没哪个人的离去,会如此吸引全球目光。离开了微软,盖茨还是盖茨吗,他还能干些什么呢?这的确是个有趣的话题,对于盖茨本人而言,当然就显得更加迫切而现实。  相似文献   

8.
比尔·盖茨是一位旷世奇才,他白手起家,创造了连续多年排名世界第一的大企业微软公司。他又是一位卓越的发明家,对电脑软件的更新换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有人问到他成功之诀窍时,他直截了当地说:“主要是依靠开发创意潜能,我用人的原则,是看他能不能发掘潜在的创造力,每次我在面试求职者时,总要问一些他们为之瞠目结舌的问题,如‘你怎样才能使微软更上一层楼?’‘你有没有开发太空的计划?’或者是‘如果你在非洲丛林中面对面遇到了一头狮子,你将怎么办?’我认为,凡是能胡思乱想、天马行空、想出些新点子的人,都是富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多数朋友还被蒙在鼓里布赖恩·考夫曼,31岁,经营着一家电脑和互联网服务公司,有资产150万美元。他的致富之道是:“办一家企业。不管赚了多少,仅从中提取个人生活所必需的费用。”他的公司,1996年营业额已达620万美元,他却只要3万美元的年薪。他住的公寓,月租金700美元,仅一间卧室。社交支出极少。有一女友,两人经常和朋友们泡泡小咖啡馆,或在公园附近散步。多数友人,并不知道他富有。他平日的衣着和学生们没什么两样。坐办公室时,则穿那套1000美元的名牌西服──并没掏钱买,用的是企业使用信用卡的积分。…  相似文献   

10.
美国《时代》周刊每年都要辟出专版介绍国内的新贵或权要人物。阿诺德·诺斯罗特就是有幸进入新贵阶层的杰出人物之一。诺斯罗特曾是美国农业部的一名植物学家,他1976年退休时,年工资不过3660美元。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极不可能致富的角色,但诺斯罗特不这样认为。他33岁时就开始投资股票,当初,他对股票、证券等一无所知,但他从那经营一家旅馆的父母那里学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财技巧和耐心坚忍的品质。诺斯罗特记得在他年少时,每晚母亲都要召集家庭成员将口袋里的零钱放在桌上,然后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积攒下来。母亲的勤俭持家…  相似文献   

11.
海雕的启示     
正在院里散步,遇到老同学杨总。当年他学业未成就辍学经商,颇有盖茨的胆识,现在已是一家业绩不错的公司老板了。寒暄过后,见他垂头丧气的,一问才知最近闹心。起因是别人有一个不起眼的项目找他合作,他觉得赚不了钱,推了。那人又找到他的竞争对手合作,结果赚得钵满盆溢。“要是晓得那是棵摇钱树,说什么我也不会放弃的。”损失的利润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本来是可以拿来进行日思夜想的扩大再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彼得有一个全世界知名的爸爸,他就是“股神”巴菲特。他爸爸有的是钱,所以他是名符其实的“富二代”。彼得在19岁的时候就得到了一大笔来自于祖父的遗产,那是一个农场,他爸爸把它卖掉后,把钱变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值9万美元,这在当时算得上巨款。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底,我狠下心放弃了自己一手在洛杉矶创办的3家小公司,以普通程序员身份加入微软。前往西雅图微软总部面试时,我一路幻想着进入微软后自己和比尔·盖茨言谈甚欢的场面,当我对微软人事部的招聘经理说面试后想见盖茨一面时,他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然后告诉我根本不可能。  相似文献   

14.
比尔·盖茨离开微软公司了,但他创造的那段财富神话依旧被人们津津乐道。至今,我清晰记得比尔·盖茨的一个吸引人才的举措。高级技术官詹姆士·贵是数据传输界的天才,盖茨安排他到波士顿微软研究院工作。詹姆士·贵个性很强,不愿离开硅谷。盖茨就索性在硅谷盖了一栋很别致的小楼,  相似文献   

15.
拉里·埃利森,全球最大的专业数据库公司Oracle的拥有者,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他精力充沛,作风强硬,一张极具魅力和侵略性的脸上总是一副傲慢的神情。其实在他20年前创办Oracle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家公司会脱颖而出,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而更使许多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出身卑微的穷小子能成为当今排名世界第二的亿万富豪,身价直逼比尔·盖茨。虽然Oracle也许并不像微软或IBM那样为大众所知,但当你从自动提款机上取钱,或者在航空公司预定航班,或者将家中电脑连上Internet网,你就是在和Oracle打交道。埃利森和盖茨都是白…  相似文献   

16.
郭晓薇  贺荟中 《心理科学》2003,26(6):1121-1122
1 引言股票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行为是投资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1998年Barberis ,Shleifer,和Vishny基于代表性启发式等认知偏差提出一个解释股民过度反应行为的模型(取模型提出者的姓氏缩写 ,简称为BSV模型 )。该模型认为 ,在不知道资产价格的随机游走的规律 (即资产价格不可预测 ,宏观上看涨跌可能性各 5 0 % )的情况下 ,投资者往往根据股票收益反转的频率产生不同的认知偏见。在收益反转频率较高的时候 ,个体容易产生局部代表性启发式认知偏见 ,认为资产价格变化规律遵循“回复均值模式”(mean re vertingregime) ,在一个平均水…  相似文献   

17.
汤姆·克鲁索生于1955年,与比尔·盖茨同年出生。汤姆幼年时家境与盖茨相似,1963年,小汤姆进入里奇景小学学习,就在这里,他结识了盖茨,并一直与他保持着友谊。  相似文献   

18.
我想先讲一个著名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在就职前是通用汽车的总裁,拥有几百万通用的股票。国会在审查他做国防部长提名时发现了他的通用股票,而通用是美国最大的军火承包商之一,有议员问:“麦克纳马拉先生,你会做出对通用不利的决定吗?“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他加入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担任微软总部开发部门的高级经理。  相似文献   

20.
吉姆是英国的渔业大王。然而在此之前,他是一个破产的千万富翁。他炒股,他与人合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他还投资数万开办金矿。但是他破产了,成了一文不名的破落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