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伊斯兰建筑艺术漫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建筑是指以弘扬伊斯兰教为主要目的,其风格和形式可随宗教职能的多样化而发展变化,但始终严格遵循穆斯林基本宗教理念的各种建筑物。进而言之,伊斯兰建筑不仅仅是水泥、金属、塑木材料的排列与组合,而是深嵌在时代文化框架之中,包含着有关穆斯林民族深刻历史与宗教哲学意境的一种宗教艺术。中国伊斯兰建筑主要包括清真寺、宗教学校、苏非道堂和圣徒陵墓(内地称拱北、新疆又称麻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50余年历史,国内有回、东乡、撒拉、保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等10个少数民族信…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经验史表明,宗教的形态、趋向和功能深受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处在不断的演进之中。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的20世纪,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寻常的百年,在宗教思想史上也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就世界三大宗教而论,因时代变迁而受到冲击、引起动荡,以拥有12亿人口的伊斯兰教最为突出。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近百年间伊斯兰教的走向,似乎可以这样说:不断地以‘动”和“变”来求生存、图发展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主流思想。一、从泛伊斯兰教认同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19世纪曾被视为伊斯兰教的“黑暗时期”。“黑暗”,指的是近代…  相似文献   

3.
开拓新思路迎接新世纪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在世界宗教史上,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是后来兴起的一个新宗教。它不仅具有完整的教义思想体系和文化道德传统,而且富有深厚的哲理智慧,对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伊斯兰教于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的现代报刊起始于宗教报刊,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基督教刊物《察世俗每月统纪传》。该刊成为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从而“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1))。宗教报刊的创办改变了千百年来经院式宗教传授和少数人掌握宗教传播权力的局面,使宗教知识的传播实现了大众化、普及化,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从人际传播时代真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因此,宗教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和中国宗教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怎样认识和看待“伊斯兰威胁论”吴云贵纵观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甚为活跃的伊斯兰教十分引人注目,同其它两大宗教佛教、基督教相比,形成强烈反差。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从宗教自身寻找原因,而应当从伊斯兰教在世界许多地区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加以解释。从全球范围看,伊斯...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及特色韩中义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而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创造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伊斯兰文化包括十分庞大而丰富的内容,但总体来说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及特色韩中义中国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财富,而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创造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伊斯兰文化包括十分庞大而丰富的内容,但总体来说分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在党和国家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伊斯兰教育发展道路。一、强调宗教院校特色教育的自身定位宗教院校的特色是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一、中土宗教交流史上的一件盛事今天,"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在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阿里·埃米尔文化中心隆重拉开帷幕。这是中土两国第一次举办大型伊斯兰文化展演活动,对扩大两国伊斯兰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宗教兴衰存亡的大事,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进步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明世界的先决条件。千百年来,在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历程中,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思想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纵观伊斯兰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不难看出,伊斯兰教育的主旨就是要缔造和产生出人类最优秀的民族——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伊斯兰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造就出宗教的信士、道德的卫士、知识的修士、人生的勇士。  相似文献   

12.
贾庆林说,实践证明,解经工作是伊斯兰教工作中抓根本、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是团结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法宝,是与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斗争的利器,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创举。贾庆林希望中国伊斯兰教界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巩固和深化解经工作成果,着力加强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建设,自觉抵御三股势力分裂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国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开创中国伊斯兰教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外来宗教的地方化和民族化问题,具有普遍性意义。地方化和民族化并不改变外来宗教的质的规定性,而是为之增添地区的和民族的特色。本文从伊斯兰教的外在形式与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讨论它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进而实现其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15.
马成明 《中国宗教》2019,(10):80-81
近年来,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各宗教中国化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各界围绕宗教中国化义理、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如何实践宗教中国化之路等话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对于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是历史发展到特定时期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全球化加剧过程中社会思想相互交融的积极主动回应。2019年6月,高占福研究员和敏俊卿博士共同完成的《伊斯兰教与坚持中国化方向》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近20万字,内容上在宏观概述了我国伊斯兰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基础与实践后,从7个部分具体展开论述,包括: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历代中央政府对伊斯兰事务的管理、伊斯兰教育和思想文化的中国化、伊斯兰建筑与礼仪习俗的中国化、新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验以及新时期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显然,这是一本系统的伊斯兰教中国化论述著作,既总结历史,又立足当下,指引未来。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所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是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创新,也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各民族和睦、各宗教和顺、全社会和谐,共同繁荣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中国伊斯兰教是爱国的宗教,中国穆斯林是爱国爱教的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广大穆斯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在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进程中,中国伊斯兰教界如何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引导和鼓励全国各族穆斯林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伊斯兰教传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传。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首先是穆斯林商人们的功劳,隋唐时期,中国-阿拉伯地区的商务来往十分频繁,可以推测  相似文献   

18.
宗教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宗教所处的地域不同,其社会作用和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目前在欧美影响较大的是基督宗教,在中东和亚洲一些国家影响较大的是佛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佛、道、伊、天、基五大宗教各有千秋,和谐相处,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宗教文化。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一论断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现实性,实践性、指导性,因而立即在我国宗教界引起广泛响应。笔者认为,融入我国优秀文化,是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回族穆斯林生活禁忌刘书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禁忌。回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惯大多与伊斯兰教有关。回族在中国社会的长期发展繁衍中,其生活禁忌随之成为全民族重要而显著的民族心理素质特征之一。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尊重少...  相似文献   

20.
<正>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国便开始形成有关伊斯兰的知识体系。新中国建设宗教学学科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金宜久、吴云贵、周燮藩等前辈学人奠定了现代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学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林研究员的新书《伊斯兰文明:源起阿拉伯半岛》(以下简称《伊斯兰文明》)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学人开创的学术传统,兼顾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兼顾知识传承和问题启发,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回应新的时代问题过程中充实了中国伊斯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