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水画写生是画者将自己的情思与客观物象结合在一起形成“胸中之竹”,然后运用绘画语言将“胸中之竹”表现出来,只是在这整个过程中,画者需做到在定心静观、抓住物象的“质”后再加以表现,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表现物象的“真”、“意”、“趣”.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朋友: 你好! 回信已拜读。“象上帝爱人一样地去‘爱邻人’,虽然在‘实践理性’上很难做到,但在‘纯粹理性’上却很难说有什么错。但愿你我能由知之‘易’而易行之‘难’吧!”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此话当为你我共勉! 你信上说,基督教之“原罪”说让你无法接受。你说,且不说我们这类“十等公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跛脚道人一边走来一边念叨,甄士隐听不明白,就问他:“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跛脚道人说:“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相似文献   

4.
好事和坏事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于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和统一,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矛盾着的双方互相转化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对好事和坏事的分析。事实上,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就是一直运用这个观点来分析和处理我们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跛脚道人一边走来一边念叨,甄士隐听不明白,就问他:“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跛脚道人说:“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 若要好,须是了。”跛脚道人的这一番话颇值得  相似文献   

6.
学生对素描艺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技术层面,并直接导致学生表现语言的贫乏。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应试教育的恶果,但是教学双方都有责任是不容质疑的。这就提出一个如何教与学的问题。教学是由“教”与“学”构成的统一的整体,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由其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其中质的规定性是需要贯彻在量的规定性中才能保证的。那么在素描教学中“质”包含哪些因素呢?对质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不同的素描教学观和素描学习观,对素描的“基础性”认识就会有所差别。为了适应当代美术的发展,当今很多院校教学已经开始实行多…  相似文献   

7.
决定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毛泽东同志说:“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自觉地用这一辩证法思想来武装自己,把它当作促进思想革命化和工作革命化的有力的武器。例如,王杰同志通过学习认识到,一个人要很快地成长为革命者,主要是靠本人在实际斗争中自觉地锻炼。他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加强思想改造,真正做到一心一意为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8.
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质态的过渡是在量变达到关节点、并通过序变的关节区转化为质变的过程中完成的;量变、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三个层次,只有这三个变化层次协同作用,质态过渡才能完成,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在质量互变规律中排除事物的“序”(即结构形式)和“序变”(即结构形式变化)的作用,只讲量变达到关节点引起质变,对于量变达到关节点不引起质变,或者在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探索客观规律的过程中,对质和量的认识并不是“同步地”进入研究领域。科学的认识开始总是对事物作质的规定性即定性的研究,只有当这种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事物的质有了一定认识,科学的抽象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进一步地发展到运用数学的  相似文献   

10.
陈志华 《天风》2013,(3):47-47
在圣经的翻译中,不少名词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原因很难翻译,因而采取了“音译”而非“意译”的方式,所以,读者常会不明白这些较为特殊的名词的真正含义。如《马太福音》5章22节:“只是我告诉你们: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有古卷在‘凡’字下添‘无缘无故地’五字)。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大学一九八四年下学期形式逻辑科期末考试试卷第六大题中有一道小题:所给定的参考答案是:“不正确。这个证明的论据是‘怕批评的就不是真理’从它推出‘真理不是怕批评的’,再推出‘真理是不怕批评的’。这样,就明显地看出这个论证是:‘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因为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它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所以不正确。”这“论证”是循环论证吗?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大家知道,“真理是不怕批评的,因为怕批评的就不是真理”。这是通过直言判断的变形所进行的推理,即,演绛推理中的直接推理。其基本方法是换质法和换位法。换质法的规则是:把一个直言判断的质改变而不改变其原来的意义。换位法的规则是:把一个直言判断的主项、谓项  相似文献   

12.
质、质空间和质学原理闵家胤“质”和“量”是一对古老的范畴。迄今为止,研究质和量的学科与分枝学科已有很多。其中,专门以“量”为研究对象的数学经久不衰,发展成具有几十个分枝学科的大学问。与数学原理相对应,似乎也应有专门研究“质”的大学问,即质学原理。虽然人们强调“质”的重要性的议论,时时处处都能听到,但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中对数量的片面追求和对质量的忽视,仍然是个严重问题。本文试图批判地汲取东西方哲学当中富有启发性的思想,融汇系统科学的新发现,提出系统哲学关于质、质空间和质学原理的…  相似文献   

13.
“凡”、“凡是”的词性,颇多争议,给中学语法教学带来诸多不便。初中《语文》第二册中的语法知识短文中认为“凡是”是副词。(P 264)邢福义(1981)认为“‘凡’常常和‘是’结合成‘凡是’。‘凡是’相当于‘凡’,也是个表统指的数量代词。”黄伯荣、廖序东(1985 P 328下文凡注页码的均见黄著)主编的《现代汉语》(下册)认为:“‘每、各、某、另、别、凡、本、其他、其余’也都是指示代词。”朱德熙(1984)认为:“‘光、就、单、凡’一类副词直接在名词前头出现的句子应该看成是省略了‘是’的紧缩形式。”宋秀令(1979)认为:“凡是……就(都)”是关联词语,同“只有……才”、“无论……都”一样,  相似文献   

14.
有时修辞格间的界限不是那么好划清的。请看下面的两段话。 (1) “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 (见翦伯赞《内蒙访古》) (2) “谁道雄关似铁?任是这似铁的雄关,也有被攻破的时候;说什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我们那辽阔的疆土之上的许许多多重关要塞,从未就没有哪一座关塞真正起到过这样的作用。”(见峻青《雄关赋》) 若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仅就“设问”与“反问”这两种修辞手法而言,上述这两段话中各  相似文献   

15.
“克己复礼为仁”一章,是《论语》一书中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尤其表现在“克己”、“复礼”、“归仁”的训解上。但是,诸说多有不通,且有在逻辑上混乱之处。此章大意应该是:孔子说:“能够做到自己胜过自己,并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依礼而行就是仁。如果有一天,人人都能自觉主动地‘克己复礼’,人人亦皆受惠其中,也就会出现‘天下’之人皆以仁为价值取向、并且身体力行于仁的效果。‘为仁’应当主动自觉地从我做起,难道指望从别人开始?”颜渊问于孔子:“请问为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视、听、言、动皆依礼而行。”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会致力于老师所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第一种是为宇宙众生所定,它被书于受天使保护的仙牌中,真主早已定夺了万事万物,直至末日降临。恰如圣训所述:“真主首先创造了神笔,并对它说:‘你写吧!’它说:‘我写什么呢?真主说:‘你写每件事物的定数,直至末日降临。’”  相似文献   

17.
虚词与概念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被表现与表现的关系。任何一个概念都是通过词或词组来表达的。实词表达概念是毋庸置疑的,虚诃是否表达概念则有待研究。我认为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如副词、介词、连词和助词,一般说来,是表达概念的。对于连词,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一书中作了如下论述:“有些虚词是表达概念的。例如,虚词中的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情况之间的关系。”我是同意的。  相似文献   

18.
“充实之谓美”是孟子伦理美学命题 ,它着眼于尽心、知性 ,针对“有诸己”的主体 ,并不涉及主体以外的客体 ,因此 ,将“充实之谓美”理解为“世界上一切事物 (包括人 )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 ,以至完备 ,这就是美” ,进而认为“美是顺乎‘天性’的发展” ,似乎是值得再讨论的。  相似文献   

19.
我非常喜欢韩寒的一句话:“……既然社会上呼唤不到全才,那就只好把‘全’下面的王给去掉,做个人才……”是的,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样样精通,干什么都绰绰有余,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谁呢?没有人能够做到。那我们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业,去做个人才吧。  相似文献   

20.
刘蕻 《福建宗教》2001,(4):23-25
“法轮功”一向用“佛”而诋佛,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法轮功”的实质,让更多的佛教居士了解佛教与“法轮功。的质的区别,真正地了解佛法的内涵,笔者在此作一个粗浅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