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河南戏曲音乐中的民族元素、民间元素也应该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首先从兴趣入手,让学生了解河南戏曲,掌握河南戏曲音乐的旋律特点,学习音乐创作中主题与旋律如何能够完美融合,把戏曲音乐元素融入到音乐创作与演出中,使河南戏曲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多种多样,不同体裁的音乐除了拥有自身的个性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性。戏曲音乐作为戏曲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拥有自己的特性外,还与其它体裁的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戏曲音乐与民间歌曲、戏曲音乐与佛教音乐、戏曲音乐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与说唱音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中国多种民族音乐体裁间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各体裁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戏曲艺术的灵魂,从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说,无论是其剧目结构、舞台表演,还是剧种风格,无不融会在音乐之中,因此音乐成为戏曲中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作曲家的劳动,就是把人物的内心情感、情绪外化成听觉形象,转化成一种与文学语言相对应的音乐语言.音乐能否与戏曲文学和表演完美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直接影响一个剧目,乃至一个剧种艺术呈现的高低和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4.
郭传联 《管子学刊》2013,(2):101-103
蒲松龄不仅是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对音乐的修养,既精深又面广。不仅掌握了大量的明清俗曲、戏曲音乐和词调;而且以琴为伴精晓琴法、音律,并熟谙多首乐曲的内容;尤其是多年积累乐汇丰盛,编歌写曲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5.
陕北道情是陕北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地方小戏,它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要素于一身,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小型戏曲剧种。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陕北道情以其特有的方式承载着地方民俗音乐文化风貌,记录了过去和现在的人民大众生活的样态和艺术情趣。  相似文献   

6.
戏曲音乐元素贯穿于戏曲的始终。本文从戏曲元素中的旋律、舞台艺术、审美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当代音乐中戏曲元素的应用,并通过一些具体的作品分析了当代音乐中戏曲音乐元素应用实例,以期为当代音乐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无锡道教音乐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民间音乐、苏南戏曲等元素,形成了超凡脱俗、返璞归真的艺术风格,积淀着江南人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国道教音乐长河一个不可小觑的支脉。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作为一种滋养心灵的文化形式,道教音乐同道教自身的源起、绽放、再生相依相伴,在传道慰藉、文艺中兴中,留下了波澜壮阔、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温文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52-152
一、《二泉映月》作者简介 该曲作者华彦钧,又名瞎子阿炳,他是中国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中年时因患眼疾双目失明,后半生靠乞讨卖艺为生,他把对痛苦的经历全部通过音乐来诠释。阿炳在音乐上最初源于道家音乐,而且是出于家传,大部分是非宗教性的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9.
刘艺 《美与时代》2006,(12):69-71
陕西筝曲是依附于陕西地方戏曲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的民间音乐整理、编订、创作而成的。河南筝曲的渊源主要依托于“河南曲子”。复兴之后的陕西筝派技法是通过长期的对外派筝艺的学习、继承、借鉴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表现的特点而形成的。河南筝作为长期伴奏说唱音乐与河南曲剧的乐器,所以逐渐地形成了乐器自身的表现技法,使得河南筝在戏曲腔韵艺术与微分音程的运用上,呈现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正民间道乐在艺术层面,不断吸收民间戏曲、音乐等元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格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层面,更加注重与礼俗生活的结合,成为构建当地乡土生活的重要因素,是传承地方礼俗生活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汲取民族历史文化精髓,博大精深且古老厚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地方传统戏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山东地区“民间小戏”剧种丰富,民间小戏”的存在为中国戏曲增添了多样性、层次性和延伸性,在“民间小戏”中可以追寻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遗迹。“民间小戏”与大剧种戏曲历经风雨、传承百年,众多传统经典剧目脍炙人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撑起了一方百姓之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民间礼仪音乐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大得胜》套曲、《八大套》套曲、北路梆子戏曲音乐和散曲,分别作用于不同场合的礼仪活动,基本上与我国传统儒佛文化相合。对民间鼓乐班社进行培训,正确的传承下去,是我们文化艺术部门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3.
槚山皮影是清朝末期从湘潭传入攸县槚山,将中国古代民间剪纸造型美术、传统的戏曲唱腔及民间雕刻工艺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使其具有独特的工艺美感及艺术审美价值。独特的造型特点、复杂的工艺以及古老的唱腔,在攸县地区的各种民间艺术当中,乃至中国民间造型艺术或戏曲艺术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正道乐经历了千百年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其他宗教音乐的融合,至今已形成独特的韵律风格,并长久影响了中国民族艺术审美观,可称为最地道的中国音乐。道教是中国唯一由本土生长孕育起来的宗教。道教从哲学、文化艺术、炼养功法、医学美学等方面都为中华宝贵精神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朽贡献,也圾大地影响了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难怪鲁迅先生称"中国的根柢全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艺术,不是单个个体可以完成的,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来组织演出。一个戏曲演出组织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演出质量,他们的艺术诉求也决定了对受众的情感和思想影响的程度。近年来,村社戏曲演出组织有进一步繁荣的趋势,成为新时期乡村戏曲演出的主力。戏曲演出组织把民间戏曲作为娱乐乡民、载道厚德的有效工具,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道教音乐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并不是孤立的,它与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有关情况来看,无论是道观还是民间道坛演唱演奏的道教音乐,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民间音乐发生关系。它们之间,在曲目、曲调、形式、演唱和演奏风格上都有许多相通之处,彼此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其中有很大部分可以说既是道教音乐,又是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7.
正无锡道教音乐馆开馆仪式于4月12日上午在无锡市水仙道院隆重举行,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开馆仪式并剪彩。无锡道乐吸收和融合了江南民间音乐、苏南地方戏曲,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优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地域特色,近二百年成就更为突出。2006年开始,无锡道教音乐先后被批准为无锡、江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道教音乐馆  相似文献   

18.
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道教作为我们本民族的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本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当丝毫不难理解。那么,道教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割断的密切联系,以至道教音乐由此而反映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征,也当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然而,道教音乐在哪些层面吸收或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其吸收方式和吸收动机如何?民间俗乐与宫观仙乐的矛盾是如何以宗教形式统一起来的?在迷惑中,笔者试探着从道教科仪与道乐的关系入手,在理清道乐种类的基础上,分层次对道教音乐的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道教音乐的种类按照传统的习惯,道教音乐分为由用人  相似文献   

19.
一、克里姆特绘画的中国情结 19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的哲学、科技、文化、艺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照相技术的产生使艺术家传统的模仿自然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改变.这时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品、日本的浮士绘等东方艺术作品大量出现在西方,使得西方一些大胆的艺术家开始借鉴东方的艺术观念和形式,引发了西方绘画从写实向写意的转变.德国和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诞生了象征主义的绘画流派——"分离派",它强调的是艺术的独创,追求的是强烈的艺术表现功能.作为"分离派"领军人物的克里姆特,他的绘画就受到了中国民间美术及东方绘画很大的影响,当时他对中国画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卷、轴画,戏曲人物画等.他巧妙地把欧洲绘画的人物与中国民间美术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20.
赵旭峰 《美与时代》2014,(3):140-140
作为与戏曲相结合的音乐,中国戏曲音乐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的区别,在于它体现着适应戏剧的要求,要为表现戏剧人物、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营造情感氛围服务。它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同时也是区别一个剧种与另一剧种的重要的标志。这种戏曲音乐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形式、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具有强烈的民族民间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