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6月17日,本刊记者一行三人前往我国草业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先生家中,就任先生的科学经历、科学贡献以及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任先生对科学事业的忠诚与追求、不畏困难的勇气与顽强意志、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与睿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将采访的基本内容呈现给读者,让我们共享一位科学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16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水利专家张光斗先生,他对科学、技术以及无神论和有神论的独到见解,给了我们一定的启发。现根据采访录音整理成此文,未经本人审阅。  相似文献   

3.
朱晓东院士是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从事心脏外科临床研究与实践整整50年,在基础科研方面对血液动力学、心脏外科解剖学以及人工心脏瓣膜等有深入研究。他在国内首先研制并成功应用生物瓣膜(心包瓣)进行心脏瓣膜替换手术,并积极推动国内技术协作与学术交流,在建设中国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和专业杂志方面也作出了贡献。2006年6月15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朱晓东院士,请他谈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心脏外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看待当前的医患关系等问题。记者:您能谈谈您在心脏外科主要研究的是什么?朱院士:我是一个心脏外科医生。心脏外科领域也很广,包括…  相似文献   

4.
在寒冬已过,春意昂然的早春,《科学与无神论》杂志记者,访问了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唐有祺院士。86岁的唐院士精神矍铄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本来相约只有20分钟的采访, 唐院士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话题是从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物理化学革命谈起,不仅谈到了科学发  相似文献   

5.
怀念恩师吕澂先生高振农编者按吕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佛学家,也是我刊特聘顾问。他老先生离开我们快要九周年了,但他那音容笑貌、为人处事,还不时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他那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教育精神、忠贞不谕的爱国思想和对佛教学术事业的奉献精神,都...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佛学研究十分繁荣,专著和论文不断出版。但在众多的学者中,有一位老专家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已经是87岁的高龄,并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口述著作不缀,有许多年青人至今仍然跟随他学习佛教,这位老人就是韩镜清先生。在北京五月繁华似锦的日子里,我们在老人的住所对他进行了采访,老先生精神攫烁,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了往事……记者:韩老,据我们所知,你在上中学时就开始接触佛教,以后又跟汤用彤先生、韩清净、欧阳竟无、周叔迦等名师学习佛教,你觉得从他们那里学到的最大的收获应是什么?韩镜清:我是1912年…  相似文献   

7.
按:省政协常委、省道教协会会长张常明老道长,多年来,带领全省道众,发扬道教的优良传统,坚持走爱国爱教的道路,弘扬正信,使我省道教界和广大信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为我省的经济、文化及社会事业做出了贡献。张道长因病现在泰安住院治疗,在病榻前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张道长,您今天能带病接受采访,非常感谢。首先请您谈一谈我省道教历史及现状好吗?张常明:大家都知道道教是我们国家的古老宗教。它产生于东汉时期,历经各代相传至今。道教在唐宋时期最盛,在我们省是宋元时期最发展。道教的思想和信仰大都来源…  相似文献   

8.
眼睛越位     
"眼睛越位"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的"说法"。有一次,他回故里,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采访,在回答关于"什么是男子汉精神"问题时,发表了一番论说眼睛  相似文献   

9.
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邮电部朱高峰副部长,请他就“四科”问题,科学家与宗教问题,迷信邪教产生的根源问题和科学无神论的青少年教育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使人颇受启发。现根据采访录音与笔录整理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眼睛越位     
“眼睛越位”是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的“说法”。有一次,他回故里,接受当地电视台记者采访,在回答关于“什么是男子汉精神”问题时,发表了一番论说眼睛位置的妙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