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春让  赵亚茹 《法音》2021,(11):23-27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以下简称《观经》)是一部重要的汉译大乘佛教经典,经中叙述了佛陀为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佛子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进而成就佛道之言教。这部佛经一般被认为是"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但从现有的一些文献记载中可知,该经的译者并非一人,而是由多名译者合作译出,其中还包括一位日本僧人灵仙法师。  相似文献   

2.
刘峰 《科学与无神论》2020,(3):34-36,62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开创了佛教哲学研究的新范式。该书坚持"以历史解释宗教"的原则,通过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揭示了汉译佛经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彰显了中国人对佛教文化的贡献。通过史料和思想相结合,以期最大可能地还原佛教史的真实图景和复杂面向。通过本源和流变相结合,实现了对佛教史的整体建构。通过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警醒我们要重视分析思维、科学理性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佛教在汉地传播和翻译的早期,往往依傍于道家思想和词语。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佛教词语及其词义生成的角度,试举"清净"、"守一"、"守真"、"无为"、"自然"诸词来管窥早期汉译佛经用语在汉地的产生轨迹。  相似文献   

4.
文殊菩萨     
《五台山研究》2010,(4):F0004-F0004
文殊菩萨是印度佛教中的上首菩萨。位居一切菩萨之酋,佛经称之为“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济世无穷。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的传入.文殊信仰日盛.并于唐代初期钦定山西五台山为文殊道场。  相似文献   

5.
慧光 《佛学研究》2004,(1):293-306
《顺中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论书,因文字艰涩难懂,故历来学者重视研究不够。本文对这一论书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指出了当前学者研究的成就与不足,同时也对这部论书的译者和理论问题作了探讨,认为该论是一本解释中观理论的著作,译者应是般若流支。论中有关因三相的理论,是最早的汉译佛教因明理论,在因明发展史上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杨航 《中国宗教》2018,(6):60-61
《大智度论》与中国宗派佛教思想的对比研究,对于比较中印佛学的特质,以及理解二者的相同相异,可以提供很多借鉴,对于佛教中国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继续深入探讨。一众所周知,印度没有类似中国的宗派佛教。佛陀涅槃后,印度佛教只是在传承的历史上大致形成部派佛教、中观佛教、唯识佛教以及秘密佛教各个时期。对于佛教经典,特别是在后期大乘佛教成为主流之后,各个时期的佛教都没有过多的偏倚。在印度,佛教就是遵奉佛陀教法的学说,并没有在内部形成相对独立化的“宗旨”。然而,大乘佛教理论的复杂性,导致修行者无法轻易把握所有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佛教传入我国之后,随之有大量佛教经典传入我国。为了使这些梵文经典能够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有很多国内外高僧花费了大量精力将梵文经典翻译成汉语佛经。但由于佛经常常晦涩难懂,于是就出现了很多专为佛经作注疏的高僧。经过高僧注疏之后的佛经,方便了学佛者的修学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谈佛教词语"业"向"孽"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词语"业"在汉译佛经中可指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之业,后来在中土文献中多用来偏指"恶业",宋元以后又开始逐渐被"孽"所替代,而其大量替代主要发生在明清之际.本文描写了这一嬗变过程在词义演变和词语更替上的发展轨迹,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明月 《中国宗教》2022,(1):72-73
在我国的外来宗教中,佛教是完成中国化较为彻底、成功的范例之一。佛教中国化在形式上表现为佛教经典的翻译与研习读诵、经典和教义的判释与圆教义理的阐发、佛教宗派和山门祖谱的确立等;在实质内容上则表现为佛教义理的心性化、佛教信仰的大众化、普遍化。本文中笔者将以《药师经》的翻译为视角,以探析佛经在翻译过程中佛教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一、序论:印度佛教的大乘意识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佛教学者不但面临着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化与诠释印度佛教的问题;更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扬弃,表现为中国佛教最终舍弃与吸收了小乘佛教,建构了中国大乘佛教的核心体系。但是,中国佛教大乘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是经过南北朝佛教漫长的批判与转化,伴随着印度佛典的翻译、判教...  相似文献   

11.
巨赞是中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佛教改革家之一。其佛教改革思想继承了太虚佛教革命思想的精神、主旨,及其“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核——大乘菩萨行,并注入了更多现实性因素,可谓太虚佛教革命和“人间佛教”思想的实践。它在根本上推动着佛教与人生、时代、社会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大乘菩萨道思想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般学界咸认为大乘菩萨道是在西元前后才建构起来,但有种种迹象显示,远在原始佛教时期就可见大乘菩萨道之端倪。本文欲从形成佛教的外在条件与内部因素来分析:大乘菩萨道思想在原始佛教就已有萌芽的征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宗教中国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汉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历史变迁,提炼总结出中国人对于印度佛教的两大"选择性接受"——在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抉择中选择性地接受大乘佛教,在大乘空、有、如来藏思想体系的抉择中选择性地接受如来藏思想。本文认为,这两大"选择性接受"本身,离不开汉唐经学丰厚的文化土壤。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与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之间,内在良知的德性诉求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之间,不仅透显出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意义,而且诠释着文明互鉴、多元通和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日本名古屋七寺所藏一切经和“七寺古逸经典研究会”杨曾文中日两国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随着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中国的大量佛经和佛教著作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汉译佛经和佛教著述,...  相似文献   

15.
北齐的戒杀断肉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延锋 《佛教文化》2007,(6):121-122
素食是汉传大乘佛教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佛教的独具特色,是佛教徒慈及物命、悲心济世的体现。后世一般都认为中国僧人的断肉食素之风始于梁武帝,这是不无道理的。按印度原意,“斋”在佛教中是过午不食的意思,就是时过正午之后就不再进食。如果时过正午仍然进食,就叫做“非时食”。现在把过午不食叫“持午”。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佛教在翻译佛经时曾经采用过同化与立异两种策略。同化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是早期译经家在人地两疏状况下的无奈选择;而立异于中国文化以恢复印度佛经的本义,则是译经家们在人地两熟后的理想和追求。但佛经的流行程度,却非取决于译经家的意愿和声名,而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佛教在异质文化中的适应能力与中国传统转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在译经策略上获得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佛经在佛教中极受尊崇,佛教寺院收存的经书,是寺院文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宋代《营造法式》的说法,历史上佛教寺院收存佛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壁立柜以藏经,称为"壁藏",这也是佛教寺院最常见的收存经书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转轮藏"。  相似文献   

18.
从印欧语系最显著的语言特征“是”入手,寻找出梵文佛经中在词根上、语法上、逻辑上与“是”有关的内容来讨论佛教哲学,提出利用古汉语翻译佛经,是既缺乏语法,也缺乏词汇。提出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哲学成果,从“是”的角度对佛教哲学来一次重建,为佛教哲学来一次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官方机构对佛教的监狱教诲大力支持。佛教界人士成立了各类监狱弘法社团,他们宣讲佛法,给犯人赠送佛教读物及其它物品,引导犯人诵念佛经、佛号,为监狱弘法无私奉献。佛教的监狱教诲效果显著,一些犯人用实际行动洗刷自己的罪孽,并开始信奉佛教。  相似文献   

20.
殊菩萨是大乘佛教的首席菩萨,那么,关于他的佛教经典有多少?是什么呢?按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展开》第二十一章第一节说:“佛为殊说的有4种;以殊为主体或参加问答的有8种;殊所说部分有3种;以经体裁长行或偈颂诵出的:以殊为主体的有3种;殊所说一部分的有11种、以神咒的有3种;殊未参与论议,也被提到的有42种,共计74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