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7月30日是法国十八世纪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纪念日,为了表彰这位对人类文化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1984年定为“狄德罗年”。国际文化界举办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我国思想文化界同样以多种形式纪念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我国学者应邀参加了一些盛大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学术界举行关于狄德罗哲学思想的讨论会并发表了二十余篇纪念文章和学术论文,我国出版界1984年出版了一批有关狄德罗的著作。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狄德罗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法国作者安德列·比利《狄德罗传》的中译本。此外,商务印书馆还将出版法国哲学家亨利·勒费弗尔著的《狄德罗的著作与思想》和  相似文献   

2.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有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两种表现形式,它经历了一个从前者向后者转变的发展过程。十八世纪四十年代,当狄德罗刚刚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崭露头角的时候,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正处于这一转变的关键阶段。狄德罗适应时代的要求,在短短的几年内,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继续深入开展对狄德罗的研究,继承他对封建专制、宗教神学的批判精神,继承他的战斗唯物主义的珍贵遗产,这是对这位博学多才的思想巨匠的最好纪念。 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百科全书》派的首领。他的思想是十八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条件的产物,也是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的继承。在我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31日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逝世二百周年。为了表彰这位对人类文化和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1984年定为“狄德罗年”;西欧国家、东欧国家、苏联、美国、巴西、日本等都已举行或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狄德罗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位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批评家,他的《沙龙随笔》是艺术批评的范例,他把对具体绘画作品的艺术评价与艺术家的个性以及美学理论结合起来。此外,狄德罗的绘画理论著作还有《画论》和附在《1767年沙龙随笔》后面的《论手法和造作》。他的艺术批评思想建立在"真实、自然、简洁"这三条艺术美的标准上。  相似文献   

6.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对中国现代美学产生过重要影响。法国的启蒙主义运动,对几乎所有的中国著名美学家,包括不同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都起到过不同的"启蒙"作用。尤其是法国启蒙主义"百科全书派"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更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各个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美学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著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翻译与传播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梳理,通过历时分析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与传播各个阶段的特征、典型译本的译介情况以及代表性译者的概念翻译策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早期翻译呈现思想翻译传播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并彰显出翻译与思想文化传播的密切关系和互动效力.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狄德罗和达兰贝的《百科全书》及启蒙哲学的意义和影响”国际讨论会1984年10月23日到10月26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本部召开,与会的有法国、英国、苏联、民主德国、南斯拉夫、匈牙利、希腊、美国、秘鲁、尼日利亚、科威特、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亚、叙利亚、  相似文献   

9.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四川省哲学学会外国哲学史分会、四川大学哲学系于]984年5月21日~25日在成都联合召开西南地区纪念狄德罗逝世二百周年、费尔巴哈诞生一百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就狄德罗、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关子狄德罗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一些同志认为,狄德罗不仅是一位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无神论者,同时还具有较为深刻的辩证法思想,这使得他在很多地方都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机械唯物主义者。理由是:(1)狄德罗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思想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涉及到了各个方面,他提出“万象日新月异”,物质具有质的多样性和运动的普遍必然性,肯定普遍联系。在认识论中主张感觉和思维的统一,承认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他提出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的  相似文献   

10.
赵柯 《世界哲学》2023,(3):57-67
在《世界环游记补篇》中,狄德罗从欧洲社会与塔希提社会的风俗之不同出发,探讨了何谓风俗、何谓好风俗等问题。狄德罗提出,风俗是法律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法律就有什么样的风俗。其次,好风俗有赖于好法律,好法律在于精致地模仿自然法,与自然法保持一致。狄德罗表明,社会必须要有法律,且法律应辩证地迎合天性,与天性保持辩证的统一。在《补篇》中,狄德罗展现出一贯的辩证道德主义立场,是一个辩证道德主义者。通过这部著作可以再次发现,狄德罗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启蒙放荡子。  相似文献   

11.
苏联国际关系研究所出版社在去年出版了姆·阿·西林所著的的“克劳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书。在这本害中,作者就几个主要问题论述了爱尔维修的哲学观点,解剖了他的著作中的革命的哲学内容。在阐述爱尔维修的思想时,作者还把他的观点与霍尔巴赫、狄德罗的观点作了比较,也与拉吉舍夫的观点作了比较。作者首先在“导言”中分析了十八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情况,指出当时的哲学革命是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八年三月号“思想”杂誌上登載过一篇題为“狄德罗研究的近况”的文章,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关于狄德罗研究的情况作了一番介紹。我現在想繼那篇文章之后,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狄德罗研究的盛况和成果加以闡述。但为使讀者得窺全豹起見,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关于狄德罗研究的概况还要略为介紹一下,因此与上述那篇文章或不免有少許重复之处。  相似文献   

13.
“人民的古典丛书”正在不断地丰富起来,特别在关于被我们的高等教育界的传统所蔑视如此之久的18世纪法国哲学家方面。专为选录“启蒙时期”法国著作的这部丛书的第17卷最近出版了,就是霍尔巴赫男爵选集第一卷。卷首有巴莱特·夏波耐尔的序言,并附有他的评注,其引证之审慎再加上他自己的精湛的见解使这本书对那些轻信教科书,只读过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的几部小说就自以为充分认识18世纪法国思想的人们将有很多的启发。霍尔巴赫的哲学巨著“自然的体系”一书的摘录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欧洲人对于社会和文明的反思中,美洲"野蛮人"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对于约瑟夫·德·梅斯特而言,借助"野蛮人",他反驳了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布丰等启蒙思想家,强调<旧约>所载历史的真实性,论述了人的双重本性,并进而讨论了文明化的问题.通过这些论述,他试图警告法国乃至欧洲的文明社会正面临野蛮化的危险,并试图指出真正的文明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政治和法学理论,不仅成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导,而且对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乃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就开始翻译孟德斯鸠的著作,解放后陆续翻译和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侯鸿勋研究员的新作《孟德斯鸠及其启蒙思想》一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中国经典迈向西方的开端,即西方人如何第一次阅读、理解、翻译和传播《论语》。它详细地介绍和分析《论语》拉丁版本的历史过程和背景、标题、结构、排版等问题,还有它所显示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17.
张立波 《现代哲学》2007,3(2):24-32
文章从翻译的视角入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接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译介,经由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摘译、节译特别是转译值得细致考察。翻译发挥了历史规划和主体召唤的巨大作用。从对等词的选择和思想的把握等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过程的有机组成和延续。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翻译的视角入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接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译介,经由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摘译、节译特别是转译值得细致考察。翻译发挥了历史规划和主体召唤的巨大作用。从对等词的选择和思想的把握等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是晚清以来西学东渐过程的有机组成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易经在法国     
说起易经在西方的传播,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莱布尼茨对易图二进制的破译、威廉父子的翻译和介绍,以及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出发对易经的阐释。总之,值得一提的只是些德语区欧洲人的名字。另外,在欧美的书店及图书馆有关易学的橱架上,大多是英语的翻译和著述。确实,在北美大陆,尤其是随着华人在学术界的立  相似文献   

20.
二百年前法国一个“文人学者社团”在领不到国家一文钱,设不起庞大的编辑部,还不断受到围剿,搜查的情况下,以狄德罗为首的一批学者即所谓“百科全书派”,从1750年开始筹备,百折不挠,冲破重重困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工艺详解辞典》的主要正篇文字17卷,图册11卷,终于在1772年问世了。这部百科全书总共35卷,前后奋斗近三十年,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