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仓 《法音》2003,(6):7-8
各位朋友,各位领导: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年度报告中攻击西藏和其他藏区藏传佛教信仰状况,说什么“西藏严厉控制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也是没有道理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自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政府在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提高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各民族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进行普查…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5,(6)
据《人民日报》载一九八五年八月三十一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代表团团长胡启立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干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要把西藏的事情办好,必须特别重视和认真做好党对宗教的工作。藏族人民基本上是信奉佛教的,宗教在广大群众中有长期的深刻的影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同宗教影响有密切关系。在西藏,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妥善处理好宗教事务,做好党对宗教的工作,如同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一样,也具有特殊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风俗习惯 ,他们的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感情。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民族、宗教无小事”。能否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不仅是能否尊重少数民族本身的问题 ,而且也是关系到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能否巩固、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回族是在全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3,(5):30-33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是对客观过程的尊重,是对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尊重。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实现民族振兴,共建美好世界。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历史上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在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很少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有宪法和法律作保障。 ——面对宗教信仰自由被歪曲和践踏,我们主张:通过各国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更加卓有成效地实现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面对打着宗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猖撅与威胁,我们主张:国际社会共同反对破坏人类和平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面对有些国家利用宗教干涉别国内政和强权政治利用宗教问题对别国的欺压与干预,我们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以对话代替对抗。 ——面对冷战结束后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与危机,我们主张: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各宗教、各教派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 ——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我们主张: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境外宗教渗透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为重点目标。在境外针对我少数民族进行传教的非法出版物中,对中国政府经过识别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作出了毫无根据的质疑和否定,实质上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基督教前景",煽动我国民族分裂、利用宗教危害我国家安全。中国的民族识别,其理论创举和社会效果已为历史所证实,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遵循宗教自身的发展规律,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族民间宗教信仰,形成文化生态平衡、宗教生态平衡,不仅能有效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同时对保护我们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各个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并且宗教信仰的形态复杂多样,从原始宗教到我国本土的道教直至体系完备的世界性宗教,都有相当数量的信仰者。长期以来,各种形态的宗教同时并存于不同民族之中,与各民族社会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影响面广、情况复杂,因此,妥善处理少数民族宗教领域的问题,关系到众多信仰者的精神生活,关系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到广大民族地区的安定。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问题,是一个历…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构成、特性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宗教是海外华人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形式,对华人社会生活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本文根据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特定内涵与构成,分析华人传统宗教具有中华性和当地性的二重特性及其表现,并从内在和外在两个角度对影响华人传统宗教生存发展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测东南亚华人传统宗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传统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 的转折。这一转折对各种宗教都是严峻的考验,传统宗教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来调整和改善自身,否则很难在现代社会特别是急速转型的时代中发展和立足。2002年11月5日至7日,“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举行,传统道教的现代转型,成为与会的道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道教作为我国本土产生的源远流长的古老宗教,其教义思想有很多合理、积极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道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于维系民族精神,稳定民众生活…  相似文献   

9.
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国的宗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扬弃,促使自己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今,如何弘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其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 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之魂,是人类发展历史沧桑的见证与积淀。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影响深远。当代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审美情趣的提升、巨大的发展前景是数字动漫技术发展的动力,通过数字动漫技术独特的优势开展宗教文化的艺术设计创新,促进传统文化适应时代性,进行数字媒体转化,利用数字动漫技术与艺术结合对宗教文化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正在现代性危机四处弥漫的全球化时代,一方面人们身陷信仰缺失的精神恐慌和心灵危机,另一方面,各大传统宗教自身也在面临着现代文化语境中信仰体系的重建危机。这种双重危机迫使宗教走出传统信仰模式,走向更广阔的人类思想文化新天地。通过重新开显宗教核心教义精神,更新宗教传播方式和组织制度,与民族文化传统深度对话融合,并与现代文化思潮充分交流互动,建构起具有民族文化精髓和世界新文化特质的信仰体系。这可以说是传统宗教在21世纪的中国化前景,也是世界宗教的未来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13.
唐卡是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唐卡的绘画艺术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松赞干布时期,直至今日仍流行于藏族地区,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或手持经筒、口诵真言,或三步一磕、五体投地,绕寺朝拜的队伍首尾相连……在西藏,外来的游客总会被藏民这种虔诚的宗教信仰所感动。而这里的僧人和信教群众则常常感念,近年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日趋规范,政府对宗教工作投入日益加大,正让人们的正常宗教活动变得更安全、更有序、更有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都是全局性工作","要  相似文献   

15.
蒲长春 《中国宗教》2018,(10):18-20
第一。在宗教工作的定位上。提出了宗教工作重要性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1951年5月毛泽东曾指示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等同志,在西藏应首先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他还特别提出要重视研究宗教。  相似文献   

16.
吉宏忠 《中国宗教》2014,(10):47-49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宗教不仅仅是信仰的载体,更是民族精神文化的凝聚。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精华,多融合于道教。无论在古代的"三教"中,还是在现代的"五大宗教"中,道教都堪称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旗帜之一,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道教的发展经历了鼎盛,也经历了衰落。特别是近代以来,道教与传统文化"同呼吸、共命运",承受了巨大的冲击。在欧风美雨甚至是全盘西化的影响下,传统的学问和道德都被质疑,甚至是被推翻。  相似文献   

17.
宗教世俗化是宗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华侨华人传统宗教世俗化的主要表现是:传统宗教信仰内容的淡化;宗教崇拜形式的简单化和现代化;传统宗教的伦理化和当地化等.华侨华人传统宗教的世俗化与非世俗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宗教仍将继续在华侨华人宗教文化中居主流地位,继续成为海外华侨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标志和民族文化认同、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59年开始的西藏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反映了西藏僧俗人民的愿望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奠定了基础。民主改革前的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不到人口5%的政府、贵族、寺庙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几乎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几乎没有生产资料,没有人身自由,被领主当成牲畜般奴役。其中寺庙占有生产资料的比重高达39.5%,剥削量达65-80%。而且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和贵族收人的一半又用于供养寺庙和佛事活动,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华,主张和平、宽容、进步和发展。当今社会,尊重文化多样性,将传统的宗教文化资源转化为总体性社会和谐的资源,共建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85,(5)
据新华社七月十七日电近几年来,宗教信仰在西藏得到恢复。西藏政府和人民为修复古迹,恢复宗教活动,正在做出积极努力。自从一九八○年西藏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以来,政府投资三千万元,用以修复寺庙,仅修复藏族宗教领袖达赖喇嘛的冬宫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