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 稿中国天主教所选择的必由之路 王兆国 (1-4)以基督之爱拥抱自己的民族和社会 傅铁山 (1-6)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叶小文(2—4)宗教理论和政策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王作安(2—12)除恶反邪 去伪匡正 圣 辉(2—14)坚持正信 扫除邪恶维护社会稳定与人性尊严 傅铁山(2—18)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司马义·艾买提(3—4)净化宗教 丁光训(3—9)顺应时代 不辱使命──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的原因及其任务 陈广元(3—10)学习“三个代表”思想提…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个讲话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打着伊斯兰教旗号,歪曲和篡改伊斯兰教教义,企图借用宗教制造民族分裂和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让人们准确了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行为准则,识破宗教极端思想的宗教伪装,认清其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实质,从而做到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御。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个讲话对于我们做好当前的宗教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宗教极端思想打着伊斯兰教旗号,歪曲和篡改伊斯兰教教义,企图借用宗教制造民族分裂和煽动暴力恐怖活动,我们必须正本清源,让人们准确了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和行为准则,识破宗教极端思想的宗教伪装,认清其反人类、反社会、反宗教的实质,从而做到自觉防范和坚决抵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种思想、一种理论,要保持其蓬勃生机和持久活力,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宗教思想也不例外。在新的时空环境下,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仅是宗教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宗教思想的与时俱进,不是指宗教信仰和基本教义的改变,而是指对宗教基本教义的阐释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基督教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和伊斯兰教开展的“解经”工作,就是这方面的有益探索。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有关人士,就“宗教思想为什么要与时俱进”的问题进行笔谈,相信会让读者朋友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教是热爱和平、维护和平且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宗教。《古兰经》说 :“信道的人们啊 !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 ( 2∶2 0 8) ,又说 :“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 ( 16∶12 5 )。伊斯兰教又是主张建设和平社会的宗教 ,她用信仰的力量号召全体信士进入和平教中 ,在信士生命的每一刻 ,在他们可能涉足的每一领域中 ,无论是思维意识 ,还是行为方式都要发挥和传播伊斯兰教的和平精神 ,这种精神给社会倾注的全是安宁、和平、友好和稳定。“伊斯兰”一词本意就是和平 ,穆斯林之间祝安词“赛俩目”之意也是和平与安宁 ,穆圣命人…  相似文献   

8.
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国际理事会议,于一九八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在北京召开。到会的有来自五大洲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十三种宗教的一百二十多名代表,其中伊斯兰教的代表十一人,中国伊斯兰教有四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通过活动和祈祷来争取世界和平”,三个副题是“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生活和工作”、“宗教是冲突的根源还是解决冲突的手段”、“宗教为和平与正义教育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法的泛化、极化与工具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世界性的宗教,伊斯兰教在其历史进程中从未出现过一个明显的衰落时期,近代历史上所谓伊斯兰教的“黑暗时期”,主要是指它的政治衰落。因此,所谓当代伊斯兰复兴实际上也就是为了复兴伊斯兰教的政治活力与社会活力。本文从分析当代伊斯兰教法的三大趋势角度来审视和解读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10.
法图拉.葛兰是当代土耳其著名的伊斯兰思想家,本文通过对其著作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概括了葛兰伊斯兰思想的基本内涵。葛兰强调苏非主义是伊斯兰教的精髓,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是信仰的内化和精神与实践的兼修;葛兰指出土耳其引入的西方式现代化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现代化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葛兰坚信宽容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多元主义是土耳其社会的固有特征,宗教对话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葛兰认为土耳其应该通过共同的族源和宗教纽带强化与中亚诸国的认同,通过与西方的结盟促进土耳其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通过排斥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极端倾向为伊斯兰运动赢得新的空间。葛兰的伊斯兰思想是基于现实需要对伊斯兰教的时代解读,体现了当代土耳其伊斯兰复兴运动全新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摆林 《中国宗教》2015,(2):34-35
实现中国梦,伊斯兰教界要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发挥在促进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增进宗教内部、不同宗教间、宗教与社会的和谐,以和谐促稳定,其中宽容精神极为重要。一、用伊斯兰教的宽容促进社会和谐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追求人类团结,营造平等互助、祥和安宁的大家庭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今天,我们在美丽的珠海召开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第五次委员会议,全面总结第四届委员会会议召开以来的工作,产生新一届教务指导委员会,谋划指导委今后的重点任务,承先启后,意义深远!本次会议的宗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我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我国伊斯兰教界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我国伊斯兰教健康传承,积极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第四届委员会会议召开6年来,在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指导委全体委员的共同努力下,解经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也呈现了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伊斯兰教的团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伊斯兰教的团结观戴俊峰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精诚团结”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和重要特征之一,它倡导消除人类的一切隔阂,最终建立一个平等团结、合作互助的社会大家庭。正如《古兰经》所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进入和平之中”(2:208)。所谓“团...  相似文献   

14.
<正>一、引言现代伊斯兰思想重建是穆斯林思想家和学者们在受到现实问题的冲击,面对伊斯兰的信仰与穆斯林社会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陷入重重危机的情况下,反思伊斯兰思想传统,试图通过理论更新与重建,走出时代困境的历时逾百年的文化工程。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伊斯兰现代主义,带有明显“改良派”的特性:它以埃及人拉法尔·塔赫塔威(1801-1875)译介西方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为开端,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为回应伊朗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威胁,沙特社会日趋保守化并成为“纯正”伊斯兰社会的样板。2015年萨勒曼国王上台后,积极推动国家现代化转型,推行激进经济社会改革,以重塑国家。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设计师,王储穆罕默德(MBS)明确提出要抛弃“极端伊斯兰”,重返“温和伊斯兰”,为此采取了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改革措施。这一变革主要涉及由“极端伊斯兰”到“温和伊斯兰”、由宗教国家到民族国家、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三个层面重大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将重塑沙特,深刻影响沙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而且对海湾发展与稳定、伊斯兰世界发展模式转变、全球反恐和去极端化斗争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伊斯兰教背景的宗教极端思想呈发展蔓延之势,更加理论化、全球化和暴力化。中东地区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受害区和活动舞台,防范极端化,维护社会秩序成为各国共同的挑战。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思想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产生初期。公元657年,一部分人因反对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与叙利亚总  相似文献   

17.
巴哈伊教是19世纪中叶,由伊朗贵族巴哈欧拉,在伊斯兰教巴布教派基础上创立的一个独特的世界性的新兴宗教,其称谓得自巴哈欧拉之名,在中国旧称大同教。宗教的核心思想是“上帝同一,宗教同源,人类一家”。巴哈伊教虽脱胎于伊斯兰教,但在短短160余年的时间,能成为影响广泛、最为活跃的新兴世界宗教,关键在于与其它宗教相比,有其独特的现代特质,宗教的教义教规与当代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基本一致,如强调“工作就是崇拜,服务就是祈祷”的宗教理念,强调科学与理性的和谐发展,倡导世界的和平,人权的保护,男女的平等,家庭婚姻的和谐。正是因为巴哈伊教…  相似文献   

18.
哈桑·班纳是当代伊斯兰复兴组织——穆斯林兄弟会的创建者和理论导师。他强调伊斯兰信仰的内化属性,指出伊斯兰的复兴必须回归《古兰经》与圣训,并根据时代精神与社会条件对伊斯兰信仰的内在影响加以诠释,具有传承与重构的双重特征。其宗教思想是基于社会与政治现实的客观需要而对伊斯兰教进行的现实主义解读,对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阿富汗尼对宗教教条主义批判言论,认为,阿富汗尼断言那些以伊斯兰教正统派自居的宗教学者们遵循宗教教条主义的行为已经把伊斯兰教引向停滞和僵化的方向。阿富汗尼主张的泛伊斯兰主义是构建于充分发挥人类理性和智慧判断的方法论框架中,绝不是像教条主义那样机械地模仿和照搬。宗教教条主义应该对穆斯林世界中出现的腐败和落后负责。和西方殖民主义统治者一样,宗教教条主义分子是伊斯兰教的最大敌人。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的和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与和平贯穿于人类的历史。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而和平给人类带来的是安宁和幸福。人类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各种宗教也都谴责战争,提倡和平,伊斯兰教也不例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和平观。一、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伊斯兰教是一个崇尚和平、反对暴力的宗教。和平是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旨。首先,从伊斯兰教的名称来看,没有以其先知的名字来命名,也没有以其发祥地的地名来命名,伊斯兰教超越了所有这些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界限,而被命名为“伊斯兰”。“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其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